学术投稿

初议小儿“脱被征”

梁文旺

关键词:小儿, 脱被征, 中医
摘要:“脱被征”是指由于多因素、多病因引起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经常脱离被褥覆盖的现象.“脱被征”是小儿的一种行为结果,文献未有记载,本文首次提出.传统有“蹬被”、“踢被”等俗称,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司空见惯,因此多数家长认为是正常生理行为,部分人虽然认为是不好行为,会引起小儿受凉,也曾有人想用一些法子,控制和纠正脱被,如用“睡袋”、“蹬被报警器”、“防蹬被”等,但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很少有人认为它是病态行为,更很少有人去研究此行为之前因后果.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毛郁金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毛郁金中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提取分离毛郁金石油醚部位脂溶性成分,以甲酯化方法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样品A鉴定出20个成分,占总量的86.19%,主要成分为:1,2,3,4,4a,5,6,8a-八氢-4a,8-二甲基-2-(1-甲乙基)-萘(13.37%)、6-乙基-4,5,6,7-四氢化-3,6-二甲基-5-异丙基-苯并呋喃(13.00%)、β-榄香烯(9.35%)、δ-毕澄茄烯(8.82%);样品B鉴定出1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43.26%,主要成分为:(E,E)-10-(1-甲基亚乙基)-3,7-环癸二烯-1-酮(17.40%)、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7.77%)、7-十八(碳)烯酸(3.26%).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毛郁金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蒋秀珍;黄艳;林霄;柴玲;赖茂祥;刘布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灸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现代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由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患者日间瞌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严重者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者:潘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79例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79例,给予口服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5~8个疗程的治疗,并随访1个月,治愈41例,显效24例,显愈率82.28%.结论: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黎胜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2例

    目的:探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42例,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并通过检测肝、肾功能来评价贴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42例中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89±1.70分、1.78±0.66分,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温阳止痛散贴敷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全有效.

    作者:黄为阳;覃永健;冷文婷;黄在英;钟江;黄云淑;张衍;罗秋红;甘世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外用治疗烧烫伤的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医学界按照烧伤的原因将烧伤分为以下几种: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放射性烧伤等.对不同烧伤的治疗与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也陆陆续续、有计划地开展了有关烧伤医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论从设备还是技术方面,烧伤治疗水平均取得了迅速发展[1].中医学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烧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医理论认为烧伤是火毒入侵人体所致,火热伤阴,导致阴阳失调,伤及腑脏,蕴毒腐肉.中医治疗以清热养阴解毒、收敛止痛、祛腐生肌为原则.近年来随着中医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中药外用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吴德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慢性腹泻是指每日排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溏薄,排出量大于200 g,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反复腹泻[1].病因复杂,病程长,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效果一般.笔者近年来以中医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卫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初议小儿“脱被征”

    “脱被征”是指由于多因素、多病因引起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经常脱离被褥覆盖的现象.“脱被征”是小儿的一种行为结果,文献未有记载,本文首次提出.传统有“蹬被”、“踢被”等俗称,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司空见惯,因此多数家长认为是正常生理行为,部分人虽然认为是不好行为,会引起小儿受凉,也曾有人想用一些法子,控制和纠正脱被,如用“睡袋”、“蹬被报警器”、“防蹬被”等,但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很少有人认为它是病态行为,更很少有人去研究此行为之前因后果.

    作者:梁文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对照组予脑复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DL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粘度、血沉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天威;唐农;赵清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健脾理气化饮方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胸腔闭式引流后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理气化饮方.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疗效、Karnofsky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5.8%,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方法:采集4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SSR检测数据,与28例健康志愿者SSR检测数据相比较,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规律.结果: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病灶侧和病灶对侧SSR潜伏期显著延长,病灶侧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反射弧除有中枢的抑制外,可能还存在传入的障碍.

    作者:胡湘;何玉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近况

    高泌乳素血症(HP)是指外周血中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继而引起的闭经、溢乳、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多发生在女性.中医学无此病名,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辨证分期论治、专方验方、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等治疗本病,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阻止其证候转变、提高西药疗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凌云;孙妍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风热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银栀汤,对照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板蓝根颗粒;疗程为3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作者:钟云青;王秀峰;刘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用HAMD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PANSS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及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总有效率舒肝解郁胶囊组为60.0%,舍曲林组为63.3%,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与舍曲林相当,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韦群武;蒙晓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颗粒联合非司米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单用米非司酮)和治疗组81例(血府逐瘀颗粒联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减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清P、FSH、LH及E2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FSH、LH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③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调节激素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荣;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电针治疗.主穴(患侧):腰突穴;配穴(患侧):病变腰椎节段夹脊穴,环跳、秩边.隔天1次,每周六、日休患,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腰痛评分(JOA)及目测类比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汪再舫主任医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可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究其原因,中医归纳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本文探讨的外感发热,是指人体感受六淫或疫毒邪气所致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是机体抵御疾病、正邪博弈的反应.汪再舫为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汪再舫主任医师每年诊治外感发热患者无数,屡见屡效,已形成对外感发热治疗的系统经验,吾有幸跟师学习,特将恩师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及辨证论治经验加以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鹤;刘亚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结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结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23例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转氨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水平.

    作者:覃武海;陆石俊;刘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0.0677~270.8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7%(n=6).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质量控制.

    作者:严赟;张赟赟;罗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三虎教授运用专方治疗乳腺肿瘤类疾病的经验

    广西名中医、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王三虎教授,学养深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对治疗乳腺肿瘤类疾病有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成为王教授在柳州市中医院的第四期“师带徒”活动中的两名徒弟之一,耳濡目染,感受颇深,现将其治疗乳腺肿瘤类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邢晓娟;王志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日,早晚饭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黄芪50 g,太子参20 g,白术15 g,当归6 g,陈皮6 g,升麻6 g,柴胡6g,炙甘草9g.两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疗效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勇华;张学宁;刘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