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韩霞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镇痛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全身麻醉前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法)、48 h内的镇痛满意度(HPOI量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的HPOI得分为(6.65±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镇痛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牙周翻瓣术,观察组给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的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牙周袋深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牙周袋深度、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优于牙周翻瓣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广华;刘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CAG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PLT、HG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0%(33/44),高于对照组的63.64%(28/4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优于单纯CAG化疗方案治疗效果,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萌;陈清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TBIL、ALB、ALT、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01.62±20.61)mL少于对照组(365.28±26.74)mL,住院时间(8.16±2.98)d短于对照组(12.33±3.41)d,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TBIL(17.69±1.34)μmmol/L、ALB(56.31±2.47)g/L水平高于对照组(15.26±1.25)μmmol/L、(43.26±2.41)g/L,ALT(25.69±3.22)U/L、AST(10.64±1.98)U/L低于对照组(30.26±3.17)U/L、(15.26±2.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肝切除术效果,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杨飞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34例.A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氯吡格雷(50 mg/d)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血小板聚集率(IP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7.06%,均明显高于A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B、C组的IPA和GMP-140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IPA和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无不良反应,与C组的5.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MACE发生,与A组的8.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红燕;罗松平;林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吡美莫司乳膏联合红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联合红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9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皮损面积、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37.50%)高于对照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皮损面积、IgE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红斑、丘疹、脱屑、瘙痒等症状积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美莫司乳膏联合红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皮损面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IgE水平,增强抗炎作用.

    作者:关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药学指导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药学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药学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

    作者:贺迪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盐酸舍曲林联合平衡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平衡针灸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8名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针灸治疗.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判定,比较两组HAMD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治疗后1、2、4和6月,两组HAMD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有效率为88.24%(3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8/34),与对照组的26.47%(9/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平衡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效果更好,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叶育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238例,其中159例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含中转剖宫产30例),79例产妇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产褥感染、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大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择期剖宫产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

    作者:衣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及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cy、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炎症情况,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郑新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喘可治与布地奈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喘可治与布地奈德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气促、喘憋、湿啰音或哮鸣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每分钟通气量(VE)、肺泡通气量(VA)、大通气量(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喘可治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优于布地奈德治疗效果.

    作者:王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病情(Mayo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Ma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的效果优于单纯柳氮磺吡啶治疗效果.

    作者:亚冰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采血患者9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晕针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78%(42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6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中度晕针和总晕针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2%(442/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2%(38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且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营口市2012-2017年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营口市艾滋病(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加强AIDS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2-2017年营口市登记在册的781例HIV/艾滋病患者中,以鲅鱼圈区及大石桥市总人数多,且感染率/患病率逐年高,至2017年登记人数有所减少.(2)6年内死亡人数共84例,总死亡率10.76%;死亡率从2014年开始明显上升,至2017年有所下降,其中大石桥市的死亡率高.(3)男495例,女286例,男女之比为1.73:1,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40.97%).(4)患者职业主要有商业服务230例(29.45%)、交通运输189例(24.20%)及待业人员119例(15.24%).(5)患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患病率与文化程度成正比.(6)传染途径主要包括同性传播359例(45.97%)、异性传播192例(24.58%)、注射毒品132例(16.90%).结论:针对本市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有效掌握有多次输血史者、性生活混乱者、静脉药瘾史者及男同性恋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信息,并给予定期检查、重点防控,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宣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存江;刘丽丽;高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9例和PCA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SAD、FPSA、TPSA水平和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11.91±2.86)、(35.14±9.17)、0.85(0.09,1.18),FPSA/TPSA比值结果为0.14(0.01,0.23);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3.15±0.33)、(15.42±5.81)、0.18(0.01,0.32),FPSA/TPSA比值结果为0.21(0.02,0.4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均明显s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其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前列腺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血清PSA水平与FPSA/TPSA比值联合筛查的方法,以提升诊断的实际效果.

    作者:程进波;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

    作者:孟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奶量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37/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奶量及体质量增长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金二丽;邱卓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输尿管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0.63%(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利于预后.

    作者:吴旭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转录因子(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aO2、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F-kB、PCT、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恢复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徐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FMA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作者:陈良慈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和生命质量(EQ-5D量表),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6个月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EQ-5D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两组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魏艳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