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液熏洗在痔术后的应用

赵生花

关键词:中药液, 熏洗, 痔术后, 科手术治疗, 术后应用, 临床资料, 患者, 创口愈合, 混合痔, 总结, 肛肠, 病程
摘要: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100例痔患者术后应用中药液熏洗,以促进创口愈合,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0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24~65岁;病程2个月至10年.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内充气CT对直肠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价值

    为探讨直肠内充气CT对直肠癌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回顾分析1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直肠内充气CT表现,评价直肠内充气CT对直肠癌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显示,直肠内充气CT患者直肠及乙状结肠充分扩张,包绕直肠周围的脂肪密度结构,与相对较高密度的肠壁及极低密度的肠腔对比清晰.直肠内充气CT对直肠癌TNM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4.6%(88/104),T分期的准确率为90.4%(94/104),N分期的准确牢为86.5%(90/104),M分期的准确率为98.1% (102/104).结果表明,直肠内充气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并能获得清晰的直肠系膜影像学特征.直肠内充气CT与TNM病理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是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判断临床分期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同喜;何亚光;彭联明;袁亮;李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纵向直肠黏膜缝扎加悬挂硬化固定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采用纵向直肠黏膜缝扎加悬挂硬化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5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强;杨建梁;茹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经腹膜外骶前置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为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经腹膜外骶前置管引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835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采用经腹膜外骶前置管引流,观察其临床效果,并统计引流量.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引流量:第1天90~350ml,第2天40-110ml,第3天后10~20ml.本组发生吻合口漏15例,其中13例经引流管及直肠置管冲洗引流后痊愈.结果表明,直肠癌保肛术后经腹膜外骶前置管引流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预防盆腔积液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相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呼吸训练、音乐疗法、排便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鞋表(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h、48h、3d、7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十预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方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内镜手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护理体会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可能,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选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它们创伤大,费用高,患者痛苦大.

    作者:陈丽珍;王昌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原因分析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的原因,回顾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资料,对50例患者术后水肿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肿原因为外痔未处理或切除不彻底11例,结扎点过多8例,未行减压处理或减压不够8例,局麻4例,缝合张力过大5例,V形切口太短或太窄3例,术中反复刺激过多3例,排便用力1例,结扎线在齿状线以下1例,结扎皮肤过多2例,坐浴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1例,未处理内痔1例,感染1例,结扎痔核脱出嵌顿1例.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主要与外痔未处理或切除不彻底、结扎点过多、未行减压处理或减压不够有关.

    作者:张孟林;谢守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肛门括约肌的生理功能与神经分布

    肛门括约肌位于直肠下段,环绕肛管,其分为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及联合纵肌共同组成肛管直肠环的主要部分,在肛门节制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鑫;梁小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62例临床观察

    目前,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已被作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金标准.2003~2010年,我院遵循TME手术原则实施直肠癌根治术6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宁;王世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便秘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便秘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导单囊肛管直肠功能测定仪对3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知阈值、直肠大耐受量和肛管一直肠抑制阈值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舒张压降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直肠大耐受量及肛管-直肠抑制阈值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盆底失迟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

    作者:姜楠;秦元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端结肠外置处理结直肠破裂13例疗效分析

    我科采用近端结肠外置处理结直肠破裂13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20~86岁.其中外伤性结直肠破裂6例,非外伤性结直肠破裂7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患者中腹部闭合伤2例,开放伤4例.

    作者:赵猛;刘海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内镜手术治疗81例大肠广基息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大肠息肉分有蒂和广基两类,有蒂息肉无论大小,均可采用传统内镜下圈套电切除术予以摘除,直径<0.5cm的广基息肉可采用热活检钳电凝、氩气喷凝或微波烧灼等治疗,但亚蒂及广基的大息肉,特别是侧方延伸的肿瘤,以上方法则不能彻底切除,或易出血,发生肠穿孔.

    作者:傅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32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疗效,采用此方法治疗直肠阴道瘘患者32例,术中患者取截石位,分2层或3层分别修补直肠黏膜、直肠阴道隔和阴道黏膜,注意确保缝合后无张力.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不损伤括约肌、复发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伍发时;欧国维;黄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用溃疡散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观察

    为有效地预防及减轻混合痔术后肛缘切口水肿,我们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外用溃疡散,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江;庞晓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和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选择120例根据罗马Ⅲ标准确诊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即莫沙必利5mg/次,3次/d,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2次/d,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2片/次,3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2次/d.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总疗效及患者腹痛腹胀、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等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显示,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 vs 76.7%,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率(P<0.01)、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改善率(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

    作者:何桦波;王绍臣;徐静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五羟色胺及其受体在慢传输型便秘中的研究进展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以往研究曾分别从电生理学、组织学和胃肠神经内分泌学等方面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樊平;李在峰;李红;史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阴道分娩会阴Ⅲ~Ⅳ度裂伤原因分析及缝合修复对阴道、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为提高阴道分娩会阴Ⅲ~Ⅳ度裂伤的诊治水平,及探讨缝合修复对阴道、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对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15例会阴Ⅲ~Ⅳ度裂伤的原因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组巨大儿(体重≥4000g)2例,急产2例,胎儿即将娩出时产妇不合作1例,会阴瘢痕3例,会阴体较短、发育薄弱3例,会阴体过长伴肥厚l例,胎佗不正以持续性枕后位娩出2例,外阴未完全扩张助产人员急于让胎儿娩出在官底部加压1例.且经产妇多于初产妇.给予严格消毒、止血、缝合后阴道及肛门直肠功能均恢复良好.结果表明,减少产生会阴裂伤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对阴道及肛门直肠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秀英;尚秀娟;吕九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选择78例肠镜检查确诊的UC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同时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均以4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6/38),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IL-6和IL-8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果表明,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UC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IL-8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周欣;邓静雯;黄国栋;沈丽娟;余淑娇;黄媛华;黄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10例临床分析

    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直肠癌根治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笔者回顾分析10例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展宇;王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技术推广以来,患者的保肛率、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术后局部复发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直肠癌灶侵犯深达全层、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切缘周边阳性的患者,盆腔或局部复发的机会仍然比较大.

    作者:李希全;邵国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通过调整XELOX方案用法,对36例老年(年龄≥65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卡培他滨每次1250mg/m2,2次/d,d17,d15-21,口服;奥沙利铂65mg/m2静脉滴注2h,d1,d15;28d为一周期.结果表明,36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41.7%(15/36).临床获益率为72.2% (26/3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多为Ⅰ、Ⅱ度.结果表明,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闫峰;潘洁;张景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