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护理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吕慧娇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时间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对胸膜和肺部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比较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对胸膜和肺部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93例胸膜和肺部病变患者,均行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以CT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除气胸外,床旁超声检查对胸膜和肺部病变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超声对胸腔积液、肺不张的检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床旁超声对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水肿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结论:床旁超声检查对胸膜和肺部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优于胸部X线检查.

    作者:张士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级翻身护理预防ICU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级翻身护理预防ICU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分级翻身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翻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皮肤压红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5.22%;观察组患者皮肤压红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翻身护理预防ICU患者压疮的效果优于传统翻身护理效果.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FT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腹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学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免疫学指标(球蛋白IgA、IgM、IgG)及术后1年、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IL-6、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3年的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相较开腹肝癌切除术能明显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大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输尿管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0.63%(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利于预后.

    作者:吴旭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良好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方静静;董百灵;高香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群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康复治疗有利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庆;刘晔;孟松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的NHISS及Fugl-Meyer评分、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NHISS及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万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药学指导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药学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药学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

    作者:贺迪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和生命质量(EQ-5D量表),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6个月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EQ-5D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两组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预警性护理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魏艳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共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前列地尔和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胱抑素C(CysC)水平,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升高,而TIMP-1和CysC水平大幅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福辛普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清MMP-9、TIMP-1和CysC水平,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

    作者:蔡凡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开苦降和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2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嗳气、胃痛、胸痛、反酸及烧心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相比,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菖蒲郁金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菖蒲郁金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脑脊液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脑脊液S100-β蛋白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菖蒲郁金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及保护神经功能,降低脑脊液S100-β蛋白及sVCAM-1的表达水平.

    作者:张素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参芪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参芪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诱排日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诱排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H、E2、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LH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58.14%(2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88%(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参芪胶囊治疗PCOS患者,可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提高妊娠率.

    作者:任艳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9例和PCA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SAD、FPSA、TPSA水平和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11.91±2.86)、(35.14±9.17)、0.85(0.09,1.18),FPSA/TPSA比值结果为0.14(0.01,0.23);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3.15±0.33)、(15.42±5.81)、0.18(0.01,0.32),FPSA/TPSA比值结果为0.21(0.02,0.4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均明显s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其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前列腺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血清PSA水平与FPSA/TPSA比值联合筛查的方法,以提升诊断的实际效果.

    作者:程进波;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TBIL、ALB、ALT、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01.62±20.61)mL少于对照组(365.28±26.74)mL,住院时间(8.16±2.98)d短于对照组(12.33±3.41)d,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TBIL(17.69±1.34)μmmol/L、ALB(56.31±2.47)g/L水平高于对照组(15.26±1.25)μmmol/L、(43.26±2.41)g/L,ALT(25.69±3.22)U/L、AST(10.64±1.98)U/L低于对照组(30.26±3.17)U/L、(15.26±2.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肝切除术效果,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杨飞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牙周翻瓣术,观察组给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的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牙周袋深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牙周袋深度、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优于牙周翻瓣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广华;刘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循环质控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循环质控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4例给予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环质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进度(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出院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出院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0.78%(16/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6%(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质控护理能有效促进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晓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在房颤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治疗中应用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行房颤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术前行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3D打印技术者有32例,记为观察组,行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者有28例,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消融治疗中应用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花费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清武;陈杰;岳军艳;窦文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34例.A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氯吡格雷(50 mg/d)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血小板聚集率(IPA)、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7.06%,均明显高于A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B、C组的IPA和GMP-140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IPA和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无不良反应,与C组的5.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MACE发生,与A组的8.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联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红燕;罗松平;林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