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在房颤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吴清武;陈杰;岳军艳;窦文广

关键词:CT数据, 3D打印技术, 房颤消融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治疗中应用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行房颤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在术前行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3D打印技术者有32例,记为观察组,行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者有28例,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消融治疗中应用基于CT数据的3D打印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花费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缺铁性贫血对凝血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缺铁性贫血对凝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并发缺铁性贫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未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止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5.33±17.08)U/L、r-谷氨酰基转移酶(78.86±20.74)U/L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缺铁性贫血后可增加对凝血和肝功能的损伤.

    作者:程苗;李佳;张淼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布桂嗪、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8%、10.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疗法可作为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方案,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武百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营口市2012-2017年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营口市艾滋病(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加强AIDS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2-2017年营口市登记在册的781例HIV/艾滋病患者中,以鲅鱼圈区及大石桥市总人数多,且感染率/患病率逐年高,至2017年登记人数有所减少.(2)6年内死亡人数共84例,总死亡率10.76%;死亡率从2014年开始明显上升,至2017年有所下降,其中大石桥市的死亡率高.(3)男495例,女286例,男女之比为1.73:1,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40.97%).(4)患者职业主要有商业服务230例(29.45%)、交通运输189例(24.20%)及待业人员119例(15.24%).(5)患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患病率与文化程度成正比.(6)传染途径主要包括同性传播359例(45.97%)、异性传播192例(24.58%)、注射毒品132例(16.90%).结论:针对本市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有效掌握有多次输血史者、性生活混乱者、静脉药瘾史者及男同性恋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信息,并给予定期检查、重点防控,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宣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存江;刘丽丽;高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饮片验收入库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中药饮片验收入库的常见质量问题有发霉、虫蛀、品种不符、掺伪掺假、炮制不当、水分超标、杂质超标等.为了有效改善临床药用饮片的质量,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应严格控制入库检测标准及进货渠道,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检测与验收水平,规范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并制定中药饮片标准化养护管理制度,提高中药饮片的周转速度,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提高药品疗效.

    作者:唐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转录因子(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aO2、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F-kB、PCT、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恢复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徐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9例和PCA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SAD、FPSA、TPSA水平和FPSA/T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11.91±2.86)、(35.14±9.17)、0.85(0.09,1.18),FPSA/TPSA比值结果为0.14(0.01,0.23);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分别为(3.15±0.33)、(15.42±5.81)、0.18(0.01,0.32),FPSA/TPSA比值结果为0.21(0.02,0.4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FPSA、TPSA、PSAD水平均明显s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其FPSA/TPSA比值则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前列腺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血清PSA水平与FPSA/TPSA比值联合筛查的方法,以提升诊断的实际效果.

    作者:程进波;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全身麻醉前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法)、48 h内的镇痛满意度(HPOI量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的HPOI得分为(6.65±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镇痛满意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韩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CAG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PLT、HG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0%(33/44),高于对照组的63.64%(28/44),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优于单纯CAG化疗方案治疗效果,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萌;陈清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

    作者:孟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注射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症状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中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贾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IL-6、hs-CRP、TNF-ɑ;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gM、白蛋白/球蛋白(A/G)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③采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④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TNF-ɑ、IgM、A/G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群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康复治疗有利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庆;刘晔;孟松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寻常银屑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寻常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00%),CD8+、IL-22、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银屑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药学指导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药学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药学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生命质量评分.

    作者:贺迪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结合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宣教对首胎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结合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宣教对首胎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首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妊娠期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结合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会阴侧切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医护小组家庭访视结合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宣教有助于降低首胎孕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母婴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国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命质量、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生命质量量表(QOL-C30)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89.80%(44/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调查量表评分为(91.67±6.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2±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可有效改善癌痛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贾继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输尿管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0.63%(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利于预后.

    作者:吴旭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TBIL、ALB、ALT、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01.62±20.61)mL少于对照组(365.28±26.74)mL,住院时间(8.16±2.98)d短于对照组(12.33±3.41)d,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TBIL(17.69±1.34)μmmol/L、ALB(56.31±2.47)g/L水平高于对照组(15.26±1.25)μmmol/L、(43.26±2.41)g/L,ALT(25.69±3.22)U/L、AST(10.64±1.98)U/L低于对照组(30.26±3.17)U/L、(15.26±2.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肝切除术效果,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杨飞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开苦降和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2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嗳气、胃痛、胸痛、反酸及烧心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相比,辛开苦降和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青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加巴喷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顽固性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加巴喷丁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顽固性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血液透析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患者每周维持2~3次规律血液透析,每月灌流2次,对照组采取每日口服纳曲酮50 mg治疗,研究组采取每晚口服100 mg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瘙痒面积、瘙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瘙痒面积、瘙痒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45%(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皮肤瘙痒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优于纳曲酮治疗疗效.

    作者:王晶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