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治疗痔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黄宇峰;干安建

关键词:痔, 地奥司明, 麝香痔疮栓
摘要:为比较地奥司明片、麝香痔疮栓联合应用与各自单独应用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痔急性发作9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AX组)治疗40例;口服地奥司明片(A组)治疗25例:麝香痔疮栓纳肛(X组)治疗25例,分别比较治疗3、7d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3d后达到显效的AX组为33例(82.5%),A组15例(60.0%),X组12例(48.0%);7d后达到显效的AX组为37例(92.5%),A组18例(72.0%),X组16例(64.0%).AX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X组(P <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治疗痔急性发作优于单独用药,无不良反应.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切高挂加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8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低切高挂加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对5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内口处主管切开引流或挂线,远端主管、支管及内口肛管直肠环以上行主管、支管旷置或引流治疗.结果显示,治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18.6d,无复发.结果表明,低切高挂加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操作简单,痛苦小,疗程短,瘢痕小,肛门功能保护良好.

    作者:郭翠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直肠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为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将6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的心率(HR)慢、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对肛门松弛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用于直肠癌手术效果满意,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壳聚糖凝胶治疗痔疮60例

    我们采用壳聚糖凝胶治疗痔疮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0~56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其中内痔37例,混合痔23例.60例在接受治疗期间没有合并其他用药.治疗方法:壳聚糖凝胶为沈阳博大精益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3g/支.均采用肛门局部给药.通过给药器将壳聚糖凝胶经肛门给药,每日1支,7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显效31例,有效16例;治愈率21.7%,显效率73.3%,总有效率100%.

    作者:肖明;李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

    我科采用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7岁;病程3~25年.其中合并肛乳头肥大2例,肛裂5例.治疗方法:行PPH治疗.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扩肛,固定肛管扩张器,在缝扎器引导下于齿状线上3~4cm处行黏膜下层荷包缝合.荷包缝针自出针点原位进针,缝线全部潜行于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共缝合4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固定.适度牵拉荷包线,收紧吻合器达安全刻度后击发,并保持关闭状态1min,逆时针旋开吻合器,并退出,不可强行取出.若遇阻力可将吻合器与肛管扩张器一并取出,避免撕裂吻合口.若出血可行8字缝合止血.

    作者:吉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宣教与出院后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与出院后进行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将2007~2012年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 5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由专门护理小组给予院内健康宣教,并于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46.7%;干预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与出院后进行持续随访对预防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作者:颜丹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分离、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等.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讨论如下.1 术后出血1.1 原因分析术后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是PPH手术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根据出血的来源可分为渗血和活动性出血;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渗血一般量较少,不需特殊处理,多数可以自行终止,严重者予以压迫止血即可;活动性出血多较凶猛,出血量多,需紧急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处理.

    作者:贾小强;李东冰;蔡亭;李权;谢振年;曹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治疗痔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为比较地奥司明片、麝香痔疮栓联合应用与各自单独应用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痔急性发作9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AX组)治疗40例;口服地奥司明片(A组)治疗25例:麝香痔疮栓纳肛(X组)治疗25例,分别比较治疗3、7d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3d后达到显效的AX组为33例(82.5%),A组15例(60.0%),X组12例(48.0%);7d后达到显效的AX组为37例(92.5%),A组18例(72.0%),X组16例(64.0%).AX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X组(P <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联合麝香痔疮栓治疗痔急性发作优于单独用药,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宇峰;干安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镇痛方法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为分析研究临床不同镇痛方法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求环状混合痔术后有效镇痛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按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帕瑞昔布加亚甲蓝加太宁软膏进行镇痛,B组采用亚甲蓝镇痛,C组采用太宁软膏镇痛.对3组患者的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同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和停药后并发症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组患者在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综合使用多模式镇痛和超前镇痛,有效地缓解了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停药后患者的肛门括约肌痉挛程度轻,并发症得到明显的缓解,症状基本消失,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与括约肌痉挛有关,超前镇痛加多模式镇痛在减轻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孙余挺;黄芙;周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为肛肠科常见病证之一,中医称为“脏毒”、“肛痈”、“悬痈”、“坐马痈”等,属疮疡范畴.本病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肛门肿痛,溃破流脓,发热,排便甚至排尿发生困难.由于肛周脓肿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后会遗留肛瘘,故对肛周脓肿的处理正确与否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梅笑玲;高善语;迟春华;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PH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采用PPH治疗重度痔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手术时间10~50min,平均22min.术后肛门疼痛62例,出血52例,肛门坠胀不适66例,轻度吻合口狭窄2例,无肠瘘、直肠阴道瘘、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果表明,PPH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肛门疼痛、出血、坠胀不适等.通过仔细的手术操作和积极有效的预防,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劳玲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直肠异物梗阻致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1例

    患者男,40岁.因肛内异物10h入院.患者于10h前因大便带鲜血,便后滴血而自行向肛内塞入一玻璃瓶,半小时后出现腹胀、腹痛,肛门不能排气排便,并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有戊型肝炎病史1个月,在家自用中药内服治疗(具体不详),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检查:神志清,痛苦貌,腹部膨隆,无明显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一),叩诊明显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活跃,左右下腹部腹腔穿刺未抽出液体,肛内进指7cm于肠腔内触及一玻璃瓶底部,玻璃瓶外径约5cm,进指9cm不能触及瓶上缘,退出手指,指套带鲜血.血常规示:WBC 15.3×109/L,NE% 88.5,LY% 10.0,Hb179g/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于明庆;王妍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段结扎、胶管埋入、高渗葡萄糖液局部注射治疗高龄重度直肠脱垂2例

    我们采用分段结扎、胶管埋入、高渗葡萄糖液局部注射治疗2例高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86岁.因肛门肿物脱出2年余,以重度直肠脱垂收住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肿物脱出,脱出物鲜红,呈筒状,分泌物较多,以排便用力时为甚,肿物脱出后需用手还纳,或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大便间断带血,色鲜红,便后肛门坠胀不适.无畏寒、发热、心慌、气短及其他不适.曾在某院诊断为Ⅲ度直肠脱垂,建议其行PPH,遭患者拒绝.

    作者:叶龙生;孙流星;董惠;祁生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局麻下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200例

    我们采用局麻下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2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120例;年龄30~76岁,平均53岁;病程5~31年,平均12年.所有病例术前均经排粪造影证实为直肠黏膜内脱垂.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1%利多卡因于肛缘4点行对称“爪”形局部麻醉.器械为上海医疗器械厂国产可换头PPH吻合器.

    作者:赵刚;代应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对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相关研究

    为研究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口服对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龄前儿童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2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两组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hl细胞(IFN-γ)和Th2细胞(IL-4)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著缓解率为54.8%、无效率为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hl细胞和Thl/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整肠道微生态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蒋圣灿;汪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2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外剥内扎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93例;年龄19~73岁,平均46.2岁;病程2~31年.治疗方法:腰俞穴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扩肛,充分暴露各个痔核,观察痔核分布情况.用1∶1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各个痔核,至内痔黏膜苍白隆起为度;选择内痔痔核较大的混合痔,作V形切口剥离外痔核至齿状线上0.5cm,内痔基底部作8字贯穿缝扎,去除1/3残端,并对合外痔皮肤;选择内痔痔核较小的混合痔行肛门成形术:提起混合痔外痔皮肤隆起部位,作一长约1.0cm的放射状切口,上端至齿状线,下端至外痔外侧缘0.5cm,牵开切口两侧皮肤,潜行剥离皮下组织并切除;用小弯钳钳夹外痔皮肤,钳夹方向与肛缘方向一致,于弯钳底部切除残余外痔皮肤后,用1-0号肠线行间断缝合.

    作者:喻世万;罗超兰;周毅;邓开智;冷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为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应川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15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和CA19-9水平,同时对结直肠癌与患者肿瘤病理分期进行诊断,并分析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5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和CA19-9水平与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均有明显相关性.分化程度越高,血清CEA和CA19-9水平越低:TNM分期越晚,血清CEA和CA19-9水平越高.结果表明,血清CEA和CA19-9检测有助于对结直肠癌的分期诊断.

    作者:赵丽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9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9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90例中,治愈64例,有效26例,治愈率71.1%,有效率100%,无创口大出血、肛门失禁、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吻合口感染及肠穿孔等并发症.结果表明,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住院治疗时间短,手术简单、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魏荣辉;刘宗荣;李志询;彭文;龚颖生;邵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拒检率调查

    为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的拒检率,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措施,提高粪便检测及肛 门指诊检查的依从性,以便对大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现代人群的生活质量.对2011年度单位体检人群体检项目的检测情况进行基线调查,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各单位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检查依从性很低,拒检率很高,分别为11.51%~71.72%和28.28%~88.49%;20.31%~65.79%和34.21%~79.69%.结果表明.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是发现大肠疾病基础、经济、易被接受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易被体检人群忽视和拒检的体检项目,应引起体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改进对策,提高体检人群粪便检测的依从性,降低其拒检率.

    作者:徐厚兰;危静;刘民杰;蒋瑜;耿桂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段横行结扎、注射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痔512例

    我们采用分段横行结扎、消痔灵注射加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松解术治疗环状痔5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0例,女192例;年龄19~78岁,其中30~55岁多为408例.病程<1年40例,1~5年135例,6~10年115例,11~20年187例,20年以上35例.其中环状内痔183例,环状混合痔329例.症见便血125例,痔核脱出自行还纳214例,需用手还纳76例,痔水肿嵌顿45例,肛门疼痛31例,肛周潮湿不洁12例,肛门瘙痒9例.曾经采用保守治疗者112例,手术治疗者53例,未作任何处理者347例.

    作者:姬中清;姬后君;张宝庭;宋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规范化护理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作用

    为观察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作用,将68例Miles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由专门护理小组根据Miles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人工肛门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64.7%;干预组发生人工肛门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Miles手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菊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