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结肠镜术中的应用比较

周斌福;倪艳乐;朱晓清

关键词:地佐辛, 丙泊酚, 纤维结肠镜, 药物剂量
摘要:为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术的临床效果,将择期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麻醉用药:A组为0.05mg/kg地佐辛+丙泊酚;B组为0.075mg/kg地佐辛+丙泊酚;C组为0.1mg/kg地佐辛+丙泊酚.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镇痛评级、术后15min VAS评分、停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B、C两组患者的术后15min VAS评分、丙泊酚总用量、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降幅均显著小于A组(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在停药后10~25min的镇静程度较低(P<0.05),离院时间较短(P<0.05).结果表明,0.075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术麻醉及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骶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直肠癌是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占主导地位,其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为提高直肠癌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直肠癌骶前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4例患者资料,分析发生原凼,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行直肠癌骶前切除术68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

    作者:韦富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肠镜检查及治疗致疝气急性嵌顿临床分析

    肠镜检查或治疗后发生疝气急性嵌顿情况比较少见.10年来,我科发生7例,现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对21243例患者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和治疗,其中18123例行肠镜检查,术前采用甘露醇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清洁肠道;834例采用灌肠或灌肠加小剂量泻药口服行肠道准备;2286例行肠镜下治疗,均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清洁肠道.

    作者:方晓明;邓德昌;柯海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天津市人民医院1980~2009年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

    为探讨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的变迁情况,本研究统计天津市人民医院1980~2009年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共7585例,对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住院人数逐年递增;中位发病年龄由1980~1984年的52.0岁上升至2005~2009年的64.0岁;青年人(<40岁)结直肠癌比例由1980~1984年的18.9%下降至2005~2009年的3.1%;直肠癌比例由89.5%降至65.7%,结肠癌比例由10.5%升至34.3%;病理类型仍以腺癌为主(87.5%);从术式选择分析,直肠癌前切除术所占比例显著上升(由19.3%升至37.2%),Miles术比例下降(由66.8%降至24.3%).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逐年增加,发病年龄趋于老龄化,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发病部位仍以直肠为主,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保肛手术比例逐年扩大.

    作者:赵丽中;韩洪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加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加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采用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89例,术后采用中药坐浴.结果显示,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2±6.7)min,平均住院时间(4.4±2.0)d.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需用镇静药或止痛药11例;术后大便带血18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止血,其余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好转;术后第3天肛门皮瓣水肿14例.随访1个月至2年,平均8.6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发生.结果表明,PPH加中药坐浴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疗效肯定,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谢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位切口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

    对于陈旧性肛裂,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时切断内括约肌的位置目前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应在肛裂原位切断,有人认为应在侧位切断,也有人认为应在截石位5点或7点切断.近两年,我科采用后位切口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15~70岁.裂口位置:多数仅位于截石位6点,少数同时位于截石位6、12点,个别仅位于截石位12点或6、12点以外的位置.合并肛乳头肥大10例,合并痔13例.

    作者:徐本剑;徐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PPH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18~69岁,平均41岁;病程0.5~30年,平均7.3年;Ⅲ期内痔20例,Ⅳ期内痔16例;9例有外剥内扎手术史.治疗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扩肛、肛门指诊了解痔核大小、分布、脱垂情况.置入肛管扩张器并缝线固定,取出内芯,插入肛镜缝扎器.用2-0Prolene尼龙线在距齿状线上3~6cm处做直肠黏膜下荷包缝合,取出肛镜缝扎器,确保缝合黏膜完整且无遗漏.

    作者:赵建鑫;江茂伟;崔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局部封闭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以局部封闭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回顾235例肛周湿疹患者资料,其中110例采用中药熏洗加外敷药物治疗(对照组),1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13例,有效12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125/125);对照组痊愈45例,有效5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7.3%(96/11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6例(4.8%),对照组复发33例(30.0%),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刘纪炎;韩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56例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56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个月至78岁.肛周皮下及低位肌间隙脓肿35例,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21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消毒肛周及直肠后,食指伸入肛内,摸清脓肿部位及范围,在肛门镜下观察有无原发内口,肛隐窝有无红肿、凹陷性硬结、溢脓等,然后确定切口位置.

    作者:樊平;史伟;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沙拉嗪钠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奥沙拉嗪钠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比分析单纯口服奥沙拉嗪钠(A组,27例)、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B组,29例)、奥沙拉嗪钠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C组,30例)和奥沙拉嗪钠口服联合中药复合方保留灌肠(D组,112例)四种方法治疗UC的疗效.结果显示,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21/27)、75.9%(22/29)、96.7%(29/30)和95.5%(107/112),复发率分别为25.9%(7/27)、41.4%(12/29)、3.3%(1/30)和5.4%(6/112).经统计学分析,C、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P均<0.05;C组与D组之间、A组与B组之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奥沙拉嗪钠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或中药复合方保留灌肠治疗UC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金茂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位悬吊、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高位悬吊、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资料,其中50例采用高位悬吊、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痔核脱落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排便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高位悬吊、外剥内扎,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孟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中药方坐浴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为观察自制中药方坐浴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160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自制中药方坐浴(治疗组),一组应用温水坐浴(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创面均愈合.但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制中药方坐浴可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减轻创口疼痛.

    作者:顾俊;龚建明;罗志渊;范建明;徐琴;须海丰;杜燕红;乔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沉痛悼念著名肛肠病学家任学道先生

    著名肛肠病学家、我师任学道先生于2011年9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噩耗传来,甚为悲痛.任学道先生,原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熊本市肛肠病医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肛肠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任学道先生1943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1965年10月毕业于西安市卫校,分配至西安市中医医院痔瘘科工作.1975年3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进修.1985年调至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肛肠科并任科主任.1990年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肛肠病医院院长.

    作者: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比较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Miles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组和Dixon术(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组,各4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Dixon术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Miles术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Miles术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Miles术和Dixon术都足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方法,但Dixon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作者:高智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结肠镜术中的应用比较

    为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术的临床效果,将择期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麻醉用药:A组为0.05mg/kg地佐辛+丙泊酚;B组为0.075mg/kg地佐辛+丙泊酚;C组为0.1mg/kg地佐辛+丙泊酚.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镇痛评级、术后15min VAS评分、停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B、C两组患者的术后15min VAS评分、丙泊酚总用量、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降幅均显著小于A组(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在停药后10~25min的镇静程度较低(P<0.05),离院时间较短(P<0.05).结果表明,0.075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术麻醉及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周斌福;倪艳乐;朱晓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坐浴治疗肛周尖锐湿疣21例

    肛周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复发,为预防其复发,多采用中药液坐浴干预.受此启发,笔者直接采用中药液坐浴治疗肛周尖锐湿疣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46岁,平均25.7岁;初诊者9例,术后复发者12例.本组患者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

    作者:刘百羽;齐光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家庭延伸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为探讨家庭延伸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将7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山造口专科护理小组负责进行家庭延伸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及抑郁情况调查,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家庭延伸护理能显著降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施小锋;陈苏红;陆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生物蛋白胶填塞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可行性探讨

    为探讨生物蛋白胶填塞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可行性,对4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行一期手术彻底清理病灶后深部瘘管腔隙生长缓慢、管腔较深难愈者,给予生物蛋白胶填充处理,待其自行生长愈合.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中,4例发生胶体外溢,1例发生感染,其余35例(87.5%)均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生物蛋白胶填充深部瘘管腔隙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

    作者:张玉茹;于洪顺;王敏;田颖;王艳芳;田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中失血量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

    为探讨术中失血量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收集8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失血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化疗情况,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等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71±24)ml,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227±19)ml,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失血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化疗情况与术后远处转移相关,P<0.05;术中失血量<250ml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术中失血量≥250m1患者,P<0.05.结果表明,术中失血量是一个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失血少,预后好,反之术中出血多,则预后差.

    作者:李建胜;张新根;俞美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润肠通便汤加减治疗便秘260例

    我科采用自拟润肠通便汤加减治疗便秘2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0例患者中,男126例,女134例;年龄21~73岁,平均47岁;病程3~6个月47例,6个月至1年66例,1~5年51例,5~10年50例,10年以上46例.治疗方法:采用自拟润肠通便汤加减治疗,基础方为生地黄20g,玄参15g,麦冬15g,当归15g,桃仁8g,地榆15g,生首乌20g,火麻仁20g,瓜蒌仁15g,枳壳15g,炒谷芽15g,阴虚者加天冬、知母,津液亏损肠枯者加郁李仁、柏子仁,气滞者加莱菔子、厚朴,便血鲜红者加地榆、槐角、三七.

    作者:窦红云;窦修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联合加味止痛如神汤口服防治肛门病术后疼痛的效果

    为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联合加味止痛如神汤口服防治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采用此疗法对168例肛门病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组),并与未用任何药物干预的15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93例.有效7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4%(167/168);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31例,无效112例,总有效率为26.3%(40/15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治疗组个别患者有轻微恶心之外,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联合加味止痛如神汤口服防治肛门病术后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福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