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 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吴冰

关键词:危重患者, 插管, 脉搏血氧饱和度, 预氧合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氧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0例.甲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予以普通吸氧,乙组应用面罩-球囊预氧合后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丙组予以无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丁组应用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就四组患者预氧合前后以及插管后即刻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插管后腹胀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预氧合前,甲、乙、丙、丁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氧合后,乙、丙、丁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甲组,而乙、丙、丁组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后即刻,乙、丙、丁组均高于甲组,丙、丁组高于乙组,丁组高于丙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丁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方式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对变应性鼻炎施以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氯雷他定片与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4%;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各项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可有效改善和缓解鼻部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朱金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水平、自尊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改良根治术,但对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

    作者:司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RI联合经阴道彩超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 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S)检测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MRI与TVCDS检查.统计患者的临床分期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联合TVCDS检查和分别单独检查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准确度.结果:病理分期结果为0期2例,Ⅰa期3例、Ⅰb期22例、Ⅱa期20例、Ⅱb期14例、Ⅲa期3例及Ⅲb期3例.MRI联合TVCDS检查的准确度明显高于MRI和TVCDS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TVCDS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分期准确性,且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姜喜锋;徐红卫;汪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 渴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渴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Hz、100%运动阈值)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伪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进行假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每周5次,跟踪随访时间截止至第8周.收集并比较患者填写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和每日抽烟数量,运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予以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得分和吸烟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尼古丁的渴求度.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影响(附86例分析)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运动功能(GMFM量表)及综合能力(PEDI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PEDI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综合能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戚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存在出生缺陷胎儿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时间孕期畸形检出率;统计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出生缺陷漏诊率前三位和不同超声孕检次数的检出率.结果:20~24周胎儿的畸形检出率高,位居前五位的出生缺陷类型是心血管畸形、多发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肢体畸形,出生缺陷漏诊率高的前三位是骨骼系统畸形、颌面及耳部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超声孕检次数为3次及以上者的出生缺陷检出率明显高于1次和2次者(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出生缺陷检出率.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初次心肌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次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运动次数、吸烟、早餐情况、饮酒及睡眠时间是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运动次数、吸烟和饮酒是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运动、吸烟和饮酒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万妮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宫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扩宫颈时、宫内操作时、苏醒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观察两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子宫疼痛程度.结果:从麻醉诱导后开始至宫内操作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效果.

    作者:朱虹;陈继超;房杨;荣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氨甲环酸对椎板后路减压术中体感诱发 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椎板后路减压术大鼠模型中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建立脊椎后路减压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生理盐水组、氨甲环酸25 mg/ml组、氨甲环酸50 mg/ml组和氨甲环酸100 mg/ml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后1天、3天和7天行为学和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氨甲环酸100 mg/ml组术后术后1天、3天和7天的运动能力恢复指标均低于其他各组,氨甲环酸100 mg/ml组术后术后1天、3天和7天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较其他各组均延长,而除术后1天外,波幅较其他各组均降低.结论:高浓度氨甲环酸对椎板后路减压术大鼠模型的体感诱发电位可产生延长潜伏期和降低波幅的负面影响.

    作者:刘洋;段显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52例 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辅助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 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15.38%VS 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峰;刘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 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观察两组彩超检查时的增强强度(EI)、增强密度(ED)和灰阶中位数值(GS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BUA、TG、EI、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异常,同时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提升临床血液净化效果.

    作者: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拉鲁肽联合腹部闪罐治疗肥胖症 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腹部闪罐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肥胖症患者119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予以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闪罐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肥胖度(A)、体脂百分率(F%)、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F%、BMI、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FINS、F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3.39%(2/5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腹部闪罐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可起到有效减肥作用,改善患者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潘研;赵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ELISA、TPPA和TRUST三种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ELISA法、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TRUST法(P<0.05);ELISA法、TPPA法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高于TRUST法(P<0.05),ELISA与TPPA法敏感性和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特异性明显低于TPPA检测(P<0.05).结论:ELISA和TPPA检测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均优于TRUST检测方法,而ELISA和TPPA的检验效果相差不大.

    作者:邢智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部关节 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腕部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1例RA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同期61例经临床排除RA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两组的腕部关节.比较两组关节积液、骨质侵蚀、滑膜增厚、血流信号检出率和造影前后滑膜厚度,并分析1例RA患者腕部关节滑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关节积液、骨质侵蚀、滑膜增厚和血流信号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滑膜厚度较造影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检测可清晰显现RA患者腕部关节的滑膜、关节腔积液及血流等情况,故在类风湿关节炎腕部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庄艳芳;庄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 近视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0例(240只眼睛)假性近视患儿,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9/105)(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100/1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8%(76/105)(P<0.01).结论: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假性近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视力水平,减少出现真性近视的可能,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燕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在儿科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采用自制量表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韩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70例的疗效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泛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34/35)、77.14%(27/3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2.86%(1/35),远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阿昔洛韦治疗基础上,使用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作者:张庆田;贺迎霞;杜军;赵敏;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D-二聚体联合细胞免疫标志物检测在早期 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生存率要远高于进展期胃癌,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是提高G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EGC患者体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因此D-D可以作为EGC诊断的预警指标;EGC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EG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进而判断GC的良恶性质,因此细胞免疫可作为EGC诊断的辅助手段.本文就D-D联合细胞免疫在EGC诊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陆雪;刘春雷;关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头晕情况(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头晕情况、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芦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cytologic test,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颈TCT检查的592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宫颈活检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和各类病变细胞形态.结果:SCC、HSIL、LSIL、ASC-H和ASC-US病变细胞的形态均具有典型特征,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1.05%.结论: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