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联合细胞免疫标志物检测在早期 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陆雪;刘春雷;关晓辉

关键词:胃癌, 早期胃癌, D-二聚体, 细胞免疫, 标志物
摘要: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生存率要远高于进展期胃癌,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是提高G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EGC患者体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因此D-D可以作为EGC诊断的预警指标;EGC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EG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进而判断GC的良恶性质,因此细胞免疫可作为EGC诊断的辅助手段.本文就D-D联合细胞免疫在EGC诊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 质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72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植入的IOL不同将其分为620H组(球面IOL)和970C组(非球面IOL).比较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术后6个月瞳孔6 mm的高阶像差、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和高阶像差包括四阶球差(Z4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和四阶彗差(Z7、Z8).结果:970C组Z40、RMS4、RMSh均明显低于620H组,在6.3°、4.0°视角的CS及GS均明显大于620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术.

    作者:郭平;李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ELISA、TPPA和TRUST三种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ELISA法、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TRUST法(P<0.05);ELISA法、TPPA法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高于TRUST法(P<0.05),ELISA与TPPA法敏感性和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特异性明显低于TPPA检测(P<0.05).结论:ELISA和TPPA检测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均优于TRUST检测方法,而ELISA和TPPA的检验效果相差不大.

    作者:邢智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70例的疗效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泛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34/35)、77.14%(27/3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2.86%(1/35),远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阿昔洛韦治疗基础上,使用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作者:张庆田;贺迎霞;杜军;赵敏;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2014-2016年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近年来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肺炎链球菌检出结果,用WHONET 5.6对其进行科室分布、样本类型、检出季节性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肺炎链球菌的检出株数逐年来呈递增的趋势,检出科室以儿科高,其次是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近三年儿科检出的株数分别占检出总数的61.0%、72.6%、77.2%,呼吸内科占3.7%、5.7%、7.1%.检出菌株多来自痰标本,其次是血液.近三年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居前几位的抗生素分别是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分别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低,仅由2014年的1.2%逐年增长到2016年的6.1%.结论:该医院检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而对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相对较高.

    作者:蒋久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蛋白尿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钾、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血压,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水平升高,UA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两组BMI、FBG、HbA1c水平及GFR、收缩压、舒张压略有下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福辛普利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黄连附子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黄连附子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黄连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91/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8%(11/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附子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丛国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腺苷脱氨酶 参考值范围建立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初步建立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ADA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根据健康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从大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筛选出表观健康成年人2416人,并按性别各分成6个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使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ADA水平.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ADA的水平在不同性别和部分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参考值范围分为四组,20~29岁组为10~20 U/L,30~49岁组10~19 U/L,50~59岁组为9~20 U/L,≥60岁组为11~24 U/L;女性分三组,20~49岁组为10~21 U/L,50~59组为10~22 U/L,≥60岁组为12~25 U/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大连地区20岁以上表观健康成年人ADA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供本地区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参考.

    作者:刘彤;杨建敏;马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论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机制以及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穴位敷贴、针灸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坐浴等.实际上,中医外治法的操作方法简单且有助于血液循环,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无耐药性以及抗药性.

    作者:韩俊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 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行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各5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感、并发症及术后2年的疝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感和并发症(阴囊肿胀、腹胀、继发鞘膜积液)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年疝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感和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

    作者:郭健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 近视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0例(240只眼睛)假性近视患儿,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9/105)(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100/1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8%(76/105)(P<0.01).结论: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假性近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视力水平,减少出现真性近视的可能,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燕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 持续状态的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患儿接受地西泮等综合治疗方案无效后,观察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对照组鼻饲100 mg/L水合氯醛溶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108/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85/11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抽搐、头痛、发热、惊厥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效果确切,可快速控制惊厥、抽搐症状,有助于降低患儿治疗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连新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DE联合STIC技术检测对孕早期胎儿 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联合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检测对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孕妇及其胎儿的临床资料,均经尸体解剖及追踪随访确诊.孕妇均行2DE、STIC检查,对比2DE、STIC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结果:2DE与STIC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E和STI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E联合STIC技术检测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高于2DE和STIC单项检测,在孕早期胎儿畸形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焦方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52例 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辅助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 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15.38%VS 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峰;刘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ELISA和TRUST检测,并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联合TRUST和单项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与特异度;统计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结果: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率为75.64%(59/78).ELISA联合TRUST法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明显大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迪;王秋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在儿科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采用自制量表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韩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临床疗效予以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手术切口、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效果优于开腹取石术治疗效果.

    作者:孙贵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cytologic test,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颈TCT检查的592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宫颈活检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和各类病变细胞形态.结果:SCC、HSIL、LSIL、ASC-H和ASC-US病变细胞的形态均具有典型特征,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1.05%.结论: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家子乡麻疹死亡病例分析和适龄儿童含麻疹 成份疫苗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分析三家子乡麻疹死亡病例,调查三家子乡麻疹疫情,统计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情况.方法:对三家子乡麻疹病例进行调查,统计麻疹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对三家子乡8个月至4周岁儿童的MCV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2015年,三家子乡共有2例麻疹病例,其中1例麻疹病例死亡.三家子乡12~17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低,25~36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高,差异明显(P<0.05);18~24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低,37~48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高,差异明显(P<0.05);MCV2接种率明显低于MCV1(P<0.05).结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合并有并发症.针对本地MCV2接种率较低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可通过缩短预防接种周期,加强卫生宣传等方式,减少麻疹易感人员和麻疹发病率.

    作者:马振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8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例,按照门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他克莫司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环磷酰胺治疗基础上,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环磷酰胺治疗疗效.

    作者:毛菲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面步行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机器步行训练.采用LEMS和WISCI II量表分别评估两组训练前后的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LEM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12周后,两组WISCI II分级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WISCI I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可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效果优于地面步行训练效果.

    作者:余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