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珍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宫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扩宫颈时、宫内操作时、苏醒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观察两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子宫疼痛程度.结果:从麻醉诱导后开始至宫内操作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效果.
作者:朱虹;陈继超;房杨;荣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情况评分、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情况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各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压控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武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腹部闪罐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肥胖症患者119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予以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闪罐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肥胖度(A)、体脂百分率(F%)、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F%、BMI、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FINS、F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3.39%(2/5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腹部闪罐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可起到有效减肥作用,改善患者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潘研;赵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S)检测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MRI与TVCDS检查.统计患者的临床分期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联合TVCDS检查和分别单独检查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准确度.结果:病理分期结果为0期2例,Ⅰa期3例、Ⅰb期22例、Ⅱa期20例、Ⅱb期14例、Ⅲa期3例及Ⅲb期3例.MRI联合TVCDS检查的准确度明显高于MRI和TVCDS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TVCDS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分期准确性,且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姜喜锋;徐红卫;汪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经直肠超声电导中药透入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及性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IPSS评分、TPV及IIEF-5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平均尿流率及大尿流率明显升高,且除IPSS评分外两组间其余各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优于直肠超声电导中药透入治疗,且能改善患者前列腺和性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书珍;杨辉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椎板后路减压术大鼠模型中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建立脊椎后路减压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生理盐水组、氨甲环酸25 mg/ml组、氨甲环酸50 mg/ml组和氨甲环酸100 mg/ml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后1天、3天和7天行为学和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氨甲环酸100 mg/ml组术后术后1天、3天和7天的运动能力恢复指标均低于其他各组,氨甲环酸100 mg/ml组术后术后1天、3天和7天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较其他各组均延长,而除术后1天外,波幅较其他各组均降低.结论:高浓度氨甲环酸对椎板后路减压术大鼠模型的体感诱发电位可产生延长潜伏期和降低波幅的负面影响.
作者:刘洋;段显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辅助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 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15.38%VS 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峰;刘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观察两组彩超检查时的增强强度(EI)、增强密度(ED)和灰阶中位数值(GS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BUA、TG、EI、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异常,同时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提升临床血液净化效果.
作者: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h、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4 h开始,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
作者:赵宏升;潘吉勇;宋小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运动功能(GMFM量表)及综合能力(PEDI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PEDI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综合能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戚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实施库房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对500个品种、1300个包装规格的中药饮片实施传统库房管理模式,将其作为对照组;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500个品种、1300个包装规格的中药饮片实施制、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品出入库时间、养护时间、质量监控效果、有效使用面积以及药品损耗等情况.结果:两种管理模式,观察组的药品出入库时间和养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质量监控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使用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药品损耗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包装中药饮片管理中实施制、人、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药品质量,缩短查找和养护时间,降低药品损耗.
作者:傅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ELISA和TRUST检测,并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联合TRUST和单项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与特异度;统计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结果: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率为75.64%(59/78).ELISA联合TRUST法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明显大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迪;王秋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氧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0例.甲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予以普通吸氧,乙组应用面罩-球囊预氧合后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丙组予以无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丁组应用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就四组患者预氧合前后以及插管后即刻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插管后腹胀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预氧合前,甲、乙、丙、丁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氧合后,乙、丙、丁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甲组,而乙、丙、丁组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后即刻,乙、丙、丁组均高于甲组,丙、丁组高于乙组,丁组高于丙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丁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方式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吴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初步建立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ADA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根据健康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从大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筛选出表观健康成年人2416人,并按性别各分成6个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使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ADA水平.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大连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ADA的水平在不同性别和部分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参考值范围分为四组,20~29岁组为10~20 U/L,30~49岁组10~19 U/L,50~59岁组为9~20 U/L,≥60岁组为11~24 U/L;女性分三组,20~49岁组为10~21 U/L,50~59组为10~22 U/L,≥60岁组为12~25 U/L.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大连地区20岁以上表观健康成年人ADA的参考值范围,可以供本地区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参考.
作者:刘彤;杨建敏;马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MMSE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QOL-AD)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QOL-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郊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张世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检查的547例女性临床资料,对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穿刺活检.计算彩超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547例女性中经彩超初步筛查出189例(34.55%)乳腺异常患者,其中良性疾病183例,可疑乳腺癌6例;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为91.74%,敏感度为96.20%,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水平、自尊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改良根治术,但对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
作者:司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连附子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黄连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91/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8%(11/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附子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丛国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ELISA、TPPA和TRUST三种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ELISA法、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TRUST法(P<0.05);ELISA法、TPPA法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高于TRUST法(P<0.05),ELISA与TPPA法敏感性和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特异性明显低于TPPA检测(P<0.05).结论:ELISA和TPPA检测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均优于TRUST检测方法,而ELISA和TPPA的检验效果相差不大.
作者:邢智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钾、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血压,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水平升高,UA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两组BMI、FBG、HbA1c水平及GFR、收缩压、舒张压略有下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福辛普利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