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赵宏升;潘吉勇;宋小海

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h、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4 h开始,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在儿科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风险防范管理联合连续排班制度(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采用自制量表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防范管理联合APN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韩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 持续状态的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患儿接受地西泮等综合治疗方案无效后,观察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对照组鼻饲100 mg/L水合氯醛溶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108/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85/11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抽搐、头痛、发热、惊厥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效果确切,可快速控制惊厥、抽搐症状,有助于降低患儿治疗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连新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家子乡麻疹死亡病例分析和适龄儿童含麻疹 成份疫苗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分析三家子乡麻疹死亡病例,调查三家子乡麻疹疫情,统计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情况.方法:对三家子乡麻疹病例进行调查,统计麻疹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对三家子乡8个月至4周岁儿童的MCV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2015年,三家子乡共有2例麻疹病例,其中1例麻疹病例死亡.三家子乡12~17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低,25~36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高,差异明显(P<0.05);18~24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低,37~48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高,差异明显(P<0.05);MCV2接种率明显低于MCV1(P<0.05).结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合并有并发症.针对本地MCV2接种率较低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可通过缩短预防接种周期,加强卫生宣传等方式,减少麻疹易感人员和麻疹发病率.

    作者:马振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情况评分、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情况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各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压控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武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 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B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观察两组彩超检查时的增强强度(EI)、增强密度(ED)和灰阶中位数值(GS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BUA、TG、EI、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谢异常,同时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提升临床血液净化效果.

    作者:梁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3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面步行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机器步行训练.采用LEMS和WISCI II量表分别评估两组训练前后的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LEM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12周后,两组WISCI II分级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WISCI I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康复机器步行训练可明显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效果优于地面步行训练效果.

    作者:余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 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常规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治疗中断者,降低肝损伤程度.

    作者:石淑华;曲静华;邹广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检查的547例女性临床资料,对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穿刺活检.计算彩超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547例女性中经彩超初步筛查出189例(34.55%)乳腺异常患者,其中良性疾病183例,可疑乳腺癌6例;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为91.74%,敏感度为96.20%,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影响(附86例分析)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运动功能(GMFM量表)及综合能力(PEDI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PEDI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综合能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戚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 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预氧合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氧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20例.甲组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予以普通吸氧,乙组应用面罩-球囊预氧合后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丙组予以无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丁组应用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高达90%时进行气管插管,就四组患者预氧合前后以及插管后即刻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插管后腹胀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预氧合前,甲、乙、丙、丁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氧合后,乙、丙、丁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高于甲组,而乙、丙、丁组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后即刻,乙、丙、丁组均高于甲组,丙、丁组高于乙组,丁组高于丙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丁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充气面罩-有创呼吸机预氧合方式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急救插管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吴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症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 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循症护理对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症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SAS和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实施循症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况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杨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8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例,按照门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他克莫司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环磷酰胺治疗基础上,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环磷酰胺治疗疗效.

    作者:毛菲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根据患者子宫形态、假妊娠囊、胚囊、附件包块大小、回声区情况将患者分为Ⅰ型(宫外胚囊型)7例、Ⅱ型(宫旁包块型)35例、Ⅲ型(包块积液型)32例和Ⅳ型(腹腔积液型)9例.比较各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包块大小、破裂长度、暗区范围和出血量.结果:分型序号越高,其破裂长度、暗区范围、包块直径和出血量均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记鹏;杨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 渴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渴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Hz、100%运动阈值)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伪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进行假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每周5次,跟踪随访时间截止至第8周.收集并比较患者填写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和每日抽烟数量,运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予以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尼古丁渴求度依赖自评表得分和吸烟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尼古丁的渴求度.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蛋白尿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钾、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血压,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水平升高,UA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两组BMI、FBG、HbA1c水平及GFR、收缩压、舒张压略有下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福辛普利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宫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扩宫颈时、宫内操作时、苏醒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观察两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子宫疼痛程度.结果:从麻醉诱导后开始至宫内操作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效果.

    作者:朱虹;陈继超;房杨;荣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30例 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5例,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7.69%(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明显,可缩短患者治疗和恢复的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邢力;王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h、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4 h开始,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

    作者:赵宏升;潘吉勇;宋小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水平、自尊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改良根治术,但对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

    作者:司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 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每组26例.对比两组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缩短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马丹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