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安;谢小兰;朱建红
为探讨保留肛垫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本研究对比分析采用保留肛垫外痔组织切除方法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男32例,女3例;年龄21~58岁.对照组男28例,女7例;年龄2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海燕;乌荣格根;王占华;王爱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对照组予思密达口服或保留灌肠、抗病毒药静脉滴注等,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7例,有效3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6例.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为3~5d,平均3.5d;对照组疗程为5~7d,平均5.6d.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乾坤肠康灌肠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余永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归芪通舒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麻仁丸口服(每次6g,每天3次),两组均以7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何建华;刘永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者女,22岁.因“肛旁肿物伴周期性疼痛1年”入院.患者每到经期肛旁肿物增大且疼痛明显,经期结束1周后疼痛自然缓解,肿物缩小.患者3年前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腹部查体未触及明显肿块.肛门指检:截石位肛缘12至1点位会阴侧切处可见一肿物,大小约2.5cm×1.5cm,质硬,较固定,边界欠清晰,压痛明显;直肠及肛管黏膜完整,未触及硬结及凹陷.阴道指诊示阴道壁黏膜完整.肛周彩超示肛门与外阴之间有几个实质性的包块回声,较大一个约14mm×10mm,内呈均匀低回声,未见血流信号.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未见异常.血清CA125正常.入院诊断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运红;胡红专;孙艺;黄绍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环氧化酶-2(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放疗的增敏作用,本研究应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塞来昔布组)、C组(放疗组)和D组(塞来昔布+放疗组).观察各组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B、C、D组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干预后期移植瘤瘤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小于A组,P<0.05;而D组移植瘤瘤体质量和体积显著小于B、C组,P<0.05.结果表明,塞来昔布不仅能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而且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尚立娜;马鸿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位肛周脓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先切开引流,待脓肿好转形成瘘道后再予以切开,或一次切开结合挂线法.其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处理不当可引起肛门畸形,影响肛门正常功能.近年来,我院对4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直肠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自动痔套扎术(RPH)治疗Ⅱ、Ⅲ期内痔的疗效,对2011~2012年行RPH治疗的94例Ⅱ、Ⅲ期内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收治的53例患者单纯行RPH治疗,共使用胶圈168个,术中胶圈脱落6个(3.57%),术后早期(术后2d内)胶圈脱落4个(2.38%),总脱落率为5.95%,治愈47例(88.68%);2012年收治的41例患者行RPH治疗,并于术中在套扎点处注射高渗盐水,共使用胶圈135个,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早期胶圈脱落,治愈41例(100%).随访半年,9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RPH治疗痔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患者痛苦轻微,易于接受.套扎点处注射高渗盐水可有效防止胶圈过早脱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喻小红;黄保民;伍美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术中给予结肠灌洗的40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于术前肠道准备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40例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观察组手术效果良好37例,欠佳3例(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手术效果良好38例,欠佳2例(切口感染1例,肠瘘1例).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3天肠蠕动频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第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应用术中结肠灌洗法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可达到与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相同的疗效,证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灌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王春辉;王慧;任斌;金鹏;赵鲁刚;段全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75例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西药口服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次,每天3次,复方谷氨酰胺胶囊3粒/次,每天3次;B组为中药灌肠组,采用自拟中药液100ml保留灌肠;C组为中西药联合组,西药口服加中药灌肠同时进行,剂量和方法同A、B组.3组均治疗30d.结果显示,A组与B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为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胜文;王晓平;桑原锋;艾世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蹄铁型肛瘘是一种复杂性肛瘘,大多数是由肛管后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后深间隙或直肠后间隙扩散至双侧坐骨直肠窝或骨盆直肠间隙而形成,也可由前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前深间隙向左右两侧扩散形成.我们采用主管切开、支管旷置、近主管端缝合术治疗蹄铁型肛瘘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柳玲;林林;梁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2009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3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46.0岁;病程2~36年;混合痔20例(其内痔Ⅲ期15例,Ⅳ期5例),内痔16例(Ⅲ期11例,Ⅳ期5例).均有药物治疗史,均无痔硬化剂注射治疗史,12例有痔手术切除治疗史.
作者:谭晓;谭龙泉;张明高;肖克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法为电子结肠镜检查者行肠道准备的清肠效果,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47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127例采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120例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法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患者的依从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患者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法为电子结肠镜检查者行肠道准备操作简便,清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徐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结直肠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中药治疗此病具有独特的疗效.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应用自拟直肠炎方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42.0岁;病程1个月至15年,平均7.5年.病变区肠段主要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隐痛,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表面附有黏液,肛门坠胀不适等.粪便常规检查多潜血阳性.电子结肠镜检查多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或紊乱,可见散在出血点,未见其他占位性病变.
作者:冯祥荣;祝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PH操作简单,治疗痔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但随着PPH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如何避免及更有效地无创松解PPH术后直肠狭窄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6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行PPH治疗痔患者1036例,随访1~2年,成功随访803例,经肛门指诊确诊直肠狭窄23例.现将23例痔PPH术后发生直肠狭窄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本腾;赵燕;苏学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将576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8例.观察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剧烈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和PPH治疗重度内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TST明显优于PPH.
作者:王剑峰;于广秋;郭旭;徐孟;闫序波;孙旭;赵德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外Paget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容易误诊误治,我院误诊肛周Paget病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70岁.因“肛周出现新生物伴潮湿、瘙痒6个月余”于2010年9月21日入院.患者有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手术史伴骨转移病史1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无消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肛门周围皮肤颜色加深,潮湿,可见散在分布丘疹状、蕈状新生物,直径0.5~1.5cm不等,质脆,易出血.肛门指检:进指7cm未扪及直肠包块,指套无血染.胸部X线片和腹部B超检查未见转移灶.
作者:贾承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低位肛瘘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3~5cm),临床为常见.由于低位肛瘘常规手术创口分级为Ⅱ类切口,手术中常不予以缝合,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较长,常伴随有创面疼痛、瘙痒、渗液过多等临床症状.为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我们应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换药,经观察发现,其可促进创面愈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华校琨;万伟萍;刘庆圣;赵明明;吴丹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DEX)的效果,将2011年7~9月于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 0.4μg/kg,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中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用量及七氟烷浓度.结果显示,T0、T3时两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MAP和HR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老年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DEX可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醉药使用浓度,提高患者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宋希斌;姜万维;李成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痔是指肛垫的异常移位或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改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原因并不完全明了,一般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及认为其与遗传、饮食及地理环境等有关的理论.妊娠期女性腹内压力增加及激素水平升高,故孕妇易患痔病.国外文献报道,有25%~30%的孕妇患有痔病,到妊娠后期甚至有高达85%孕妇受此困扰[1,2].
作者:戴秋安;谢小兰;朱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肛管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占0.4%~2.1%[1].重度直肠脱垂可致会阴部神经受损,产生肛门失禁、直肠溃疡和坏死等症状[2].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3],目前认为其主要与解剖因素、盆底组织薄弱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长期腹内压增加有关.其治疗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有经腹与经会阴两种途径.本文就直肠脱垂的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作者:余洪艳;韦俊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