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玲;张小元;赵高斯
为探讨痔痛宁软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术后并发疼痛、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痔痛宁软膏纳肛,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均每天2次.结果显示,在止痛方面,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1.7%),P <0.05;在消肿方面,治疗组显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应用痔痛宁软膏的止痛、消肿疗效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作者:张增强;韩松;毛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利用成人电子肠镜在钛夹辅助下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的疗效,采用此方法治疗小儿大肠巨大息肉27例(27枚).结果显示,27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未发生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利用成人电子肠镜在金属钛夹辅助下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可靠,在无条件用小儿肠镜的地区谨慎使用成人肠镜切除小儿大肠巨大息肉是可行的.
作者:荆巧玲;周力;田强;张玉英;王成君;丰义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男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影响,痔瘘术中需要把阴囊固定上提,传统的固定方法是让患者自己用手固定阴囊,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1)不卫生、不雅观;(2)患者一只手输液,另一只手配合手术,两手活动同时受限,会加重身体、心理上的负担;(3)患者由于紧张,用力过度,还有可能造成阴囊瘀血.我科研制了一种实用性的男性会阴固定贴,经2000例患者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会阴固定贴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霞;韦欣;孙昱;黄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肛肠疾病手术后大出血是肛肠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正确分析引起出血的原因,在发生术后出血时才能及时作出诊断,给予有效治疗.回顾分析9例肛肠病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等,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华;朱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比较经骶尾部入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和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疗效,回顾采用这两种术式治疗的78例患者资料,其中40例行经骶尾部入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38例行经骶尾部入路耻骨直肠肌切断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率及术后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切除术组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切断术组(76.3%),P<0.05.结果表明,经骶尾部入路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和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近期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远期疗效切除术明显优于切断术.
作者:赵文召;杨俊川;高春芳;赵元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回顾分析2009~2011年我院行Delorme手术治疗的16例直肠脱垂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3~8d,平均6.5d.术后肛门狭窄1例,排便困难1例.术后随访1~2年,复发1例.术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Delorme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
作者:洪洙;李会晨;张锡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吻合器非对称性可选择性切除术(ASR)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科应用ASR治疗混合痔50例.结果显示,50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为2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d.术后均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ASR治疗混合痔治愈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智宇;许国城;林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观察多模式镇痛在肛门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拟于连续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下手术治疗的25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E 5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术毕不进行任何镇痛处理;B组术毕于肛周3、6、9点注射亚甲蓝混合液;C组术前静脉滴注特耐40mg;D组术前静脉滴注特耐40mg,术毕进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E组术前静脉滴注特耐40mg,术毕进行耐乐品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比观察5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及首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A组各时刻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4组,B、C组各时刻VAS评分明显高于D、E组,P <0.05;B、C组间各时刻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间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首次换药时D组VAS评分明显高于E组,P<0.05.B组有3例出现局部灼痛感;D组有2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呕吐;其余各组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单一镇痛模式,并且特耐复合耐乐品PCEA对患者术后运动痛更具有优势.
作者:马兴燕;张维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应用复方荆芥熏洗剂、肛泰软膏和肛泰栓防治450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50例患者中,男315例,女135例;年龄17~82岁,平均49.5岁;病程3d至25年.治疗方法:先用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坐浴,然后用肛泰栓纳肛,肛泰软膏外涂.复方荆芥熏洗剂药物组成为荆芥120g,防风120g,透骨草300g,生川乌90g,蛤蟆草300g,苦参120g.
作者:袁岩平;李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痔病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是肛肠疾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对于痔的治疗,主要有内服、外治、手术、物理疗法等.但对于重度痔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痔,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对痔的病因病理认识的不断发展,有关痔的手术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将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痔的手术方法总结如下.1 痔环切术痔环切术主要适用于环形突出的内痔或混合痔,由于完全切除了痔核,故术后复发率低,但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出血多[1],且10%~13%的患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很少使用.
作者:林素珍;李洁;贺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综合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对109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组),观察其疗效,并与同期102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的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创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可减轻混合痔术后创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王成敬;张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总结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回顾32例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的环状嵌顿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指导、详细了解合并症、肠道准备,术中心理护理,术后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创口及并发症观察处理等,并就护理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均能以信任、放心的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2d.术后无大出血、感染、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成功随访28例,均无复发.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安全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在患者治疗康复中起积极作用.
作者:徐晓利;蒋进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将150例ST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莫沙比利口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27例,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9.3%(52/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复发情况:对有效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7%(18/70),对照组复发率为67.3%(35/5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小麦纤维素联合莫沙比利口服治疗STC疗效肯定,服用方便,无腹痛、腹泻及药物性依赖等副作用,患者易接受,而且复发率低,可作为STC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钱雄杰;曹红波;刘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比较青年与中老年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回顾2002年12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420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其分为青年(≤40岁)组(50例)和中老年(>40岁)组(37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构成、肠梗阻发生率、治疗方法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有无家族史、疼痛出血发生率、病程、误诊情况、肿瘤部位、肠镜分型、组织学分型、Dukes分期、预后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相比,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有家族史者多,好发于直肠,以浸润性生长为主,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高,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上应提高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警惕性,早期诊断,争取行根治性手术.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心理干预在肛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50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24h、48h 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24h及第一次排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肛裂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谭群英;张金恩;杨粉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肛门括约肌微创修复术治疗肛门不完全失禁的疗效,回顾分析采用该法治疗的50例肛门不完全失禁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49例手术成功,1例失败,治愈率98.0%.术后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均恢复正常.结果表明,肛门括约肌微创修复术治疗肛门不完全失禁患者创伤小,术后效果好,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清华;王琥;夏淙瑶;于文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01~2011年,我科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11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8d至6个月,发病前均有腹泻史.治疗方法:采用仰卧位,由护士手扶固定患儿膝关节处,使臀部不能随意活动.在脓肿部位行浸润麻醉,将脓肿切开,排净脓液后,清除腔内坏死组织,左手食指触及内口,右手持圆形探针自切口向内口探入.
作者:张玉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应用该法治疗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40min,平均3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7d,平均5d.随访2~4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后遗症,肛门外观基本平整.结果表明,PPH结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可望成为环状混合痔手术的佳选择.
作者:胡玉超;仲超祥;江飞;杨杰;毛善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挂线治疗PPH术后直肠狭窄的疗效,将2007年7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PPH术后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一组予手术挂线(观察组),一组予纵切横缝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复发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原发性大出血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与纵切横缝术治疗PPH术后直肠狭窄相比,挂线疗法操作更简单,耗时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所需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强;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效果,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36例通过胰岛素泵给予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观察组),32例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待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应用胰岛素泵控制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安全有效,而且可以较快地达到降糖效果,缩短待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重;陈海明;陈福佳;赵凡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