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18例疗效观察

谭迅;陈宇;郑绍鹏;杨超丽

关键词:直肠脱垂, 三联疗法, 疗效
摘要:为探讨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对18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三联疗法(直肠黏膜缝缩术、直肠周围三间隙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结果显示,18例患者中,痊愈17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4.4%,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2~3年,复发1例(5.6%),予1、3、5、7、11点位直肠黏膜下层消痔灵注射后痊愈.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疗效显著.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地奥司明片和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血栓性外痔83例疗效观察

    我科应用地奥司明片口服和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坐浴治疗血栓性外痔83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3例患者中,男50例,女33例;年龄25~65岁,平均45.0岁;病程3~14d,平均7d.治疗方法:口服地奥司明片(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g/片),每天1次,前4天每次3片,以后每次2片.便后用金玄痔科熏洗散(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熏洗坐浴,每次1袋,每次30min,每天2次.7d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83例临床体会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183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83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7~28d,平均11d.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或形成肛瘘,无感染或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王凤记;王敬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肛门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肛门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肛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术中配合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前30min心率、血压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中配合程度及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肛门病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程度,稳定生命体征,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其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平;李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特殊病理类型直肠癌2例

    [病例1]患者男,71岁.因“大便带血,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入院.患者诉每日排便2次,质稀不成形,大便带血,血色暗红,血量不多,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纳眠可,小便正常,近来无明显体质量减轻.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替米沙坦控制,血压平稳,弟弟有直肠癌病史.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外观大致正常,指诊7cm内肠腔未触及异常肿物,退指指套无染血,肛镜下未见明显异常.曾于外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直肠癌?

    作者:呼园园;管仲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18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三联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对18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三联疗法(直肠黏膜缝缩术、直肠周围三间隙注射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结果显示,18例患者中,痊愈17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4.4%,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2~3年,复发1例(5.6%),予1、3、5、7、11点位直肠黏膜下层消痔灵注射后痊愈.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疗效显著.

    作者:谭迅;陈宇;郑绍鹏;杨超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液熏洗坐浴治疗血栓性外痔40例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液熏洗坐浴治疗血栓性外痔4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1岁.治疗方法:应用中药液熏洗坐浴.中药组方为苦参、地榆、五倍子、黄柏、大黄、乳香、没药、蒲公英、金银花、龙胆草,各20g.上药水煎取液熏洗坐浴,每次1剂,每天2次,每次20min,10d为一疗程.

    作者:姚文俊;雷泽善;王琼;王文雅;孙梦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拟方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自拟方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将1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将患者进行分型(热秘型、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阳虚型、肝郁型),并采用自拟中药方分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及停药4周后的总体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4周后及停药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拟方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疗效较持久.

    作者:张义;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将40例老年CF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丸(每次9g,每天1~2次),观察组口服乳果糖(每次15ml,每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胀、腹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麻仁丸相比,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CFC更方便,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早期急性嵌顿痔124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早期急性嵌顿痔的疗效,对124例早期急性嵌顿痔患者于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对外痔予剥扎切除,内痔予1∶1消痔灵注射液黏膜及黏膜下层注射.结果显示,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后约5min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肛门坠胀疼痛缓解或消失,肛门水肿逐渐消退,痔核萎缩,向肛内退缩.发病12~48h的患者痔黏膜无糜烂、坏死,治疗效果更好.术后6h以后肛门疼痛:0级18例,Ⅰ级61例,Ⅱ级45例.平均治愈时间8.6d.术后尿潴留3例,补充治疗8例.本组治愈121例,好转3例,有效率为100.0%.结果表明,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能够完全满足急性嵌顿痔手术麻醉要求,局部麻醉下手术治疗早期急性嵌顿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山;李海亮;谢川;田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肛周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

    手术切口愈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手术切口快速愈合,瘢痕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声誉.但是临床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如何降低不良因素对创面的影响,促进创面的愈合,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现将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曾庆阳;杨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苦参洗剂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为探讨复方苦参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研究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检测不同含量的复方苦参洗剂(936mg/ml、468mg/ml、234mg/ml、117mg/ml、58.5mg/ml)、炉甘石洗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洗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强(平均抑菌圈都在10~14mm之间,均为中敏).与炉甘石洗剂原液相比,复方苦参洗剂原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更好,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相当,P >0.05.炉甘石洗剂原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与58.5mg/ml浓度的复方苦参洗剂的作用相当,P>0.05.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炉甘石洗剂.

    作者:左进;赵景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用于痔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

    为探讨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用于痔术后的镇痛效果,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术中给予括约肌侧切,并在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B组给予亚甲蓝局部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及排便时疼痛情况,同时观察A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A组术后6h、24h、48h及术后首次换药和排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 <0.05.A组自控静脉镇痛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可有效减轻痔术后疼痛,而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石光炳;龙承勇;龙明群;张博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栓与柳氮磺吡啶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对比美沙拉嗪栓与柳氮磺吡啶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10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美沙拉嗪栓纳肛,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栓纳肛.结果显示,(1)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0.05.(2)各症状疗效:治疗组在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方面总有效率(93.8%、95.7%和9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9.6%、76.6%和72.7%),P<0.05.(3)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P <0.05.(4)复发: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美沙拉嗪栓纳肛治疗UC的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栓,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聂胜林;侯来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黄柏液外用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术后创面愈合较慢.我科应用复方黄柏液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进行换药,与常规换药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复方黄柏液换药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2~70岁,平均30.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1~72岁,平均3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马爱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肿止痛软坚外洗方熏洗坐浴防治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应用消肿止痛软坚外洗方熏洗坐浴防治肛门病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其与高锰酸钾溶液和以黄柏、苦参等为主的中药方剂熏洗坐浴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0例痔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20例,女280例;年龄19~66岁,平均44.5岁;病程1~10年,平均5.5年;混合痔210例,肛裂160例,外痔140例,肛瘘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组、对照2组,各200例.

    作者:邓泽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为通过观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肠道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p.)、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和拟杆菌(Bacteroidaceae)的变化情况,分析肠道菌群的改变在结直肠癌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收集正常健康人粪便标本60份、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粪便标本各60份,应用平板活菌计数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粪便标本中各种菌群的数量,同时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应用显色法检测D-乳糖和内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比正常健康人少,P <0.05或P<0.01;粪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比正常健康人多,P <0.05或P<0.01.结肠癌患者术后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P<0.05或P<0.01;粪肠球菌、拟杆菌数量进一步增多,P<0.05或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D-乳糖、内毒素含量比正常健康人高,P<0.01,手术后其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作者:谢凤;张楠;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味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85例

    2004~2011年,我科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8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18~55岁,平均45.0岁;病程1个月至5年,平均2.4年.治疗方法:加味葛根芩连汤方药组成为葛根30g,黄连10g,黄芩10g,红藤30g,败酱草15g,白头翁10g,木香10g,槟榔10g,白芍10g,甘草10g.上药水煎取汁150ml保留灌肠.灌完后卧床休息1h,4h内尽量不排便,每天灌肠1次,10d为一疗程.如果病情需要,间隔5d可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作者:汪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RH O'Regan胶圈套扎术治疗Ⅰ~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探讨CRH O'Regan胶圈套扎术治疗Ⅰ~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对行CRH O'Regan胶圈套扎术治疗的12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Ⅰ~Ⅲ期内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Ⅰ期内痔有效27例(96.4%,27/28),Ⅱ期内痔有效58例(92.1%,58/63),Ⅲ期内痔有效25例(69.4%,25/36),总有效率为86.6%(110/127).术后明显疼痛15例,早期出血22例,并发血栓3例,无尿潴留及感染发生.结果表明,CRH O'Regan胶圈套扎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Ⅰ~Ⅲ期内痔安全有效,且快速、不需麻醉、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峰;陈小岚;刘民生;盛光;马翔;孙军;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16~70岁,平均38.5岁;病程3~15d.术前均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明确脓腔范围及深度,并了解内口位置.其中,低位肌间脓肿4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0例,肛门直肠后间隙脓肿合并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高位肌间脓肿4例,肛门直肠后间隙脓肿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4例.

    作者: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观察

    为比较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一期根治术或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的162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其中行一期根治术治疗106例(观察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56例(对照组),并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治愈101例(95.28%),发生肛瘘5例(4.72%);对照组治愈19例(33.93%),发生肛瘘37例(66.07%).观察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随访和二次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观察组术后发生肛瘘主要是由于内口定位不准确所致.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防止术后形成肛瘘有较明显的效果,对内口定位清楚的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谢永俊;常家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