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赤勇
目的:通过观察癌痛消胶囊调节小鼠荷H22移植性肝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53和p21ras的表达作用,以探讨该药抑制肿瘤的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雄性小白鼠60只,按随机区组分为6组(A-F组);A-E组每鼠均于前肢右腋皮下接种0.2ml H22肿瘤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ml),接种24h后按体重给药.A组、B组、C组分别给予大、中、小剂量的癌痛消胶囊,D组予康赛迪胶囊,E组予生理盐水,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用药10天,停药24h,称重并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计算出肿瘤生长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细胞中VEGF,p53,p21ras,VHL的表达程度.F组予饲料及水分正常饲养.结果:A,B,C,D组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中以A组的抑瘤作用明显(P<0.05或P<0.01).造模各组动物的肝癌细胞中均见VEGF,p53和p21ras的阳性染色,但阳性表达程度不同,与B,C,E组比较,癌痛消胶囊大剂量组和康赛迪胶囊组均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中VEGF,p53和p21ras的阳性表达(P<0.05或P<0.01).结论:癌痛消胶囊对小鼠H22移植性肝癌有抑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可能与下调VEGF,p53和p21ras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庆高;韦艾凌;徐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全瓜蒌15g 白芍15g 蒲公英15g制半夏10g 郁金10g 柴胡10g黄连6g 甘草6g性质功效清热燥湿、理气和胃剂.清热燥湿,祛痰消痞,理气和胃,柔肝止痛.
作者:李桂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面神经疾患之一.2001年11月-2004年11月我们采用穴位埋药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排除慢性中耳炎、乳突炎等所造成)9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锋;宣海龙;吴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结膜炎是眼睛轻度结膜充血、有异物感和少量分泌物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反复迁延、不易治愈的常见眼病.笔者运用鱼腥草加板蓝根针剂氧射雾化治疗该病47例,并设氯霉素眼液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我院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赤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胸椎小关节的解剖关系的微小改变(如错位1-3mm)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胸背部疼痛、胸闷、胸胁部疼痛、心悸、胃脘痛、呼吸异常等.近十几年来,有关该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自1996年至今我们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该症20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仲海;黄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与理气化痰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52例,理气化痰组52例,两组均辅以必要的西医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在改善缺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补肾活血组显效率(67.3%)高于理气化痰组(46.15%)(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法在慢性肺心病治疗中疗效较好.
作者:罗婷;张瑶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补肾活血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配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用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作者:凌春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1年1月-2004年8月对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嵌插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和足外侧的疼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的单味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复方水提液对实验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将10月龄SD大鼠采用去卵巢术造模后,随机分成术后灌服补骨脂高剂量水提液组、灌服补骨脂低剂量水提液组、灌服补骨脂复方水提液组和灌服冷开水组(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2周处死大鼠,各组随机取4只大鼠的肝脏送检,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各组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高剂量水提液组大鼠组织学观察可见部分区域的肝细胞出现混浊肿胀和脂肪变性,个别区域可见部分肝细胞坏死.其余三组大鼠肝细胞未见异常改变.结论:服用较高剂量的补骨脂水提液可对实验大鼠的肝细胞造成一定程度损伤,而等剂量补骨脂在复方中与其它中药配伍合煎后的水提液,未见对肝脏造成明显的影响,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作者:邓平香;徐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褐斑是发生在面部的临床常见色素沉着病,多分布在鼻梁、颧面及前额处.笔者多年来,应用血府逐瘀汤内服,加以中药外敷,治疗此病110例,获效良好,兹介绍如下.
作者:庞翠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盆瘀饮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对照组、盆瘀饮低剂量组和盆瘀饮高剂量组,通过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盆瘀饮的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盆瘀饮对二甲苯致耳廓炎性水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抑制醋酸致炎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盆瘀饮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抑制炎性水肿的作用.
作者:杨美春;李林;李莉;陈贤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葶苈子8g 苏子8g 炙麻黄5g桑白皮10g 杏仁8g 槟榔8g鱼腥草15g 陈皮6g 地龙10g蝉蜕5g 桃仁6g 丹参10g性质功效止咳平喘类方剂.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平喘.
作者:张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风后抑郁症(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40%-50%之间[1].抑郁症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和性别无相关性[2].其症状在中风后6个月-2年内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风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方面的恢复[3].现代医学多采用西药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进行治疗,都因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患者难以忍受而放弃治疗[4].除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外,中医药治疗PSD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和疗效,现将200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邱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奠基著作,关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瘀血病证的辨证论治极为丰富,其从风、寒、痰、湿、热、七情、气虚、血虚、虚劳、外伤等方面对致瘀之因进行论述,而治疗以下瘀血汤类七个方为主,它们是: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本文分析这些方的用药特点.
作者:徐冬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前、后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均使LVM和LVMI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血塞通能促进左心室肥厚的逆转.
作者:黄培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斑区是眼视功能的重要区域,因其结构特殊,一旦黄斑区外伤出血,则吸收较为困难,可造成视力严重损害.1996年起,我科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外伤性黄斑区出血3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昌;叶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难以治愈.2003年2月-2004年4月,我们用水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该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善明;张雪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