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英
目的:观察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前、后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均使LVM和LVMI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加用血塞通能促进左心室肥厚的逆转.
作者:黄培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奠基著作,关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瘀血病证的辨证论治极为丰富,其从风、寒、痰、湿、热、七情、气虚、血虚、虚劳、外伤等方面对致瘀之因进行论述,而治疗以下瘀血汤类七个方为主,它们是: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本文分析这些方的用药特点.
作者:徐冬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给予中药浸泡双足,对照组40例采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卓宁;刘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1年1月-2004年8月对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嵌插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罗兆琚(1895.3-1945.8),晚年号篁竺老人,广西柳州市人.其精研针灸,曾长期在广西桂林、柳州、鹿寨、雒容、金城江等地行医传术.深得当时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的钦佩和赏识,曾于1935年被邀于江苏无锡中国针灸研究社和针灸讲习所担任研究股主任兼编辑股副主任、讲习所讲师兼训育处主任、针灸杂志社编辑等职.1937年因抗战爆发,罗氏避乱返乡.此后一直在柳州行医治病,培养后学.罗氏一生笃信针灸,苦心钻研,诊务授课之余,笔耕不辍,编撰了<实用针灸指要>、<中国针灸学配穴精义>、<儿科推拿辑要>等十几部针灸著作,为针灸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作者:林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结膜炎是眼睛轻度结膜充血、有异物感和少量分泌物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反复迁延、不易治愈的常见眼病.笔者运用鱼腥草加板蓝根针剂氧射雾化治疗该病47例,并设氯霉素眼液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儿童常见的骨骺损伤,既往多采用折顶、挤按等手法整复,复位效果不十分理想[1,2].近年来笔者采用双夹板整复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义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胸椎小关节的解剖关系的微小改变(如错位1-3mm)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胸背部疼痛、胸闷、胸胁部疼痛、心悸、胃脘痛、呼吸异常等.近十几年来,有关该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自1996年至今我们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该症20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仲海;黄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斑区是眼视功能的重要区域,因其结构特殊,一旦黄斑区外伤出血,则吸收较为困难,可造成视力严重损害.1996年起,我科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外伤性黄斑区出血3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昌;叶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化瘀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补益肝肾合化瘀通络的中药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眩晕停片和西比灵胶囊治疗,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冶愈1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肝肾虚和血瘀论治眩晕疗效确切.
作者:刘天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促进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共108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急诊行Grosse-kemp fixation钉(GK钉)髓内固定后,观察组给予口服促进骨折愈合中药接骨紫金丹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疗效.结果:两组在弃拐下地行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骨折愈合评定和在拆除固定后骨折再发生或畸型率随访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GK钉固定治疗的胫腓骨骨折加服接骨紫金丹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作用显著.
作者:梁芝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与理气化痰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52例,理气化痰组52例,两组均辅以必要的西医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在改善缺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补肾活血组显效率(67.3%)高于理气化痰组(46.15%)(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法在慢性肺心病治疗中疗效较好.
作者:罗婷;张瑶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褐斑是发生在面部的临床常见色素沉着病,多分布在鼻梁、颧面及前额处.笔者多年来,应用血府逐瘀汤内服,加以中药外敷,治疗此病110例,获效良好,兹介绍如下.
作者:庞翠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药物流产是近年来较常用的一种抗早孕疗法,具有安全、简便、对子宫创伤小及有效性比较肯定的特点.不适之处是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甚至会发生不全流产及大出血.笔者用本院中药制剂消结安(汤剂)对134例药物流产后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用消结安组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龚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面神经疾患之一.2001年11月-2004年11月我们采用穴位埋药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排除慢性中耳炎、乳突炎等所造成)9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锋;宣海龙;吴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全虫.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临床用量不宜过大[1-3].笔者临床喜用蜈蚣治疗各种痛症,常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景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难以治愈.2003年2月-2004年4月,我们用水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该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善明;张雪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全瓜蒌15g 白芍15g 蒲公英15g制半夏10g 郁金10g 柴胡10g黄连6g 甘草6g性质功效清热燥湿、理气和胃剂.清热燥湿,祛痰消痞,理气和胃,柔肝止痛.
作者:李桂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我院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赤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