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黎向锋;郑茂斌;丘元;雷智坚
阳痿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在男性科门诊中性功能障碍患者约占1/3,其中阳痿又占大多数.阳痿病因复杂,既有生理上的原因,又有心理因素;既有器质性病变,又有功能性改变.治疗上笔者主张身心兼治.2003年6月-2004年6月,笔者用自拟疏肝活血补肾汤治疗功能性阳痿,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德干;朱尹夫;何永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苦瓜精粉对高血糖动物模型的降低血糖作用.方法:实验采用四氧嘧啶复制高血糖动物模型,观察苦瓜精粉对血糖的影响.苦瓜精粉高、中、低剂量组按3.0g/kg、1.5g/kg、0.75g/kg 3个剂量灌胃给药(ig),每天1次,连续3周,每周测定血糖值1次.结果:第1周血糖值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自身前后比较,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第2周血糖值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降低;第3周血糖值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降低血糖作用以中剂量组给药后第1周为佳,与用药前比较血糖降低52.76%,与模型组比较血糖降低47.25%.结论:苦瓜精粉有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
作者:谢金鲜;李爱媛;周芳;梁炜杰;韦月琼;李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经治疗进入愈合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治疗组予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维持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每2周随诊1次,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随诊,观察随诊复发病例数,疗程结束后有效、镜下复发、Hp阳性例数.结果:治疗组随诊复发率16.7%(4/24),对照组25.0%(6/24),(P>0.05);治疗组有效率70.8%(17/24),对照组62.5%(15/24),(P>0.05);治疗组镜下复发率20.8%(5/24),对照组29.2%,(P>0.05).治疗组Hp阳性率12.5%(3/24),明显低于对照组41.7%(10/24),(P<0.05).结论: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PU复发有较好疗效.
作者:唐梅文;罗伟生;李桂贤;黄勇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分期治疗.观察组120例早期加用缪刺法,余治疗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面神经炎早期加用缪刺法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占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损伤,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治疗护理,但仍留有某些功能残缺,如偏瘫、失语、失忆等,尤其是偏瘫,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并且由于恢复时间长,常产生自卑、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特别是康复护理,对患者日后的劳动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紫黄膏油纱与雷佛奴尔药水纱布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客观评价紫黄膏油纱治疗开放性创伤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从而证实其在抗感染方面的功效.方法:将开放性创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敷药后1周、3周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在消肿、止痛和创面修复愈合方面治疗组对于证候的改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紫黄膏油纱是治疗开放性创伤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江燕;张明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易发生疼痛、肠蠕动减慢、肌肉痉挛、心肺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我院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取得满意效,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尹桂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用自拟健脾饮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RRTI诊断标准的60例门诊及住院患儿,接就诊先后分成两组.两组均按常规对症对因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自拟方健脾饮口服,对照组20例加用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均治疗3个月,随访1年.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25%、90.0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饮具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对RRTI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泽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茴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萘为内标,测定八角茴香油中茴香脑的含量.结果:茴香脑在4.12-32.9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8%,RSD=1.09%.结论:气相色谱内标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茴香油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黄智波;刘布鸣;梁凯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面神经麻痹即面瘫,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气血不足,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风痰夹瘀,流窜经络,经络瘀滞,筋脉失养而成.属寒者多为感冒受风寒因素而发病,一般情况较轻;属热者多见于感冒流行之际,是感染病毒或炎症波及所致,一般病情较重.临床上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两大类,两者在病因和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区别.
作者:徐贤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确立阿魏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阿魏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每因素选取三水平进行实验.结果:阿魏酸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浸泡40min、每次提取2h、共提取3次.结论:阿魏酸的提取可参照此工艺条件进行.
作者:吴洪文;邱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绞股蓝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和机理.方法:用高脂乳剂灌胃小白鼠造成小鼠高血脂模型,连续40天给予不同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观察其对高血脂小鼠TC、TG、LDLC、HDL-C、SOD、MDA水平和小鼠体重的影响.结果:大、小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均能提高高血脂小鼠的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降低高血脂小鼠体重,对血脂(TC、TG、LDL-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HDL-C有升高作用.结论:复方绞股蓝胶囊有调节高血脂小鼠脂质紊乱作用.
作者:王树桂;潘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王妃口服液系本院纯中药制剂,广泛运用于妇科月经不调、痛经等证.该制剂临床治愈率高,治疗范围广,副作用小,服用安全方便.现将近年来治疗痛经150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军;钟友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益气养阴生津之功.虽药不过三味,然于临床加味应用可治疗多种疾病,疗效堪称满意,因此其应用极为广泛.笔者积二十多年之应用体会,兹述要于下.
作者:区显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补气化瘀法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擅长之治法,笔者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该法应用于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恶露不绝、痛经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振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胫腓骨下段不稳定性骨折多为低能量的旋转暴力或高能量的挤压力引起.该段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软组织覆盖少,局部血运差,如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既有可能破坏骨折局部的内环境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又增加了骨外露和骨感染的机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96年1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跟骨牵引配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46例,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源;黎向锋;郑茂斌;丘元;雷智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或间歇发作,但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证候群.在日常胃肠病门诊中,IBS约占20%-40%.笔者根据脏腑经络相关原理,以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IB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张正;陈尚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入选患者均按心衰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中药汤剂口服,15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定,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玉兰;黄大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饭汤子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饭汤子对CCl4、D-半乳糖胺引起的小鼠肝损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的抑制作用,以赖氏法测定ALT、AST的活性水平.结果:饭汤子大小剂量(20.0g./kg,10.0g/kg)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的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对D-半乳糖胺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的升高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饭汤子对CCl4、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韦松基;郑作文;庞字舟;谢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女性不孕症的患者逐年增加,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而输卵管病变是女性不孕症中常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患者的30%-40%,在生育年龄各段的妇女中均有发生.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予以报道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凤军;姜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