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安;梅笑玲
为探讨急诊手术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86例环状嵌顿痔患者资料,其中44例先急诊手术,术后予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观察组),42例先予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5d,再予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和出血情况.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和出血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急诊手术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强;邱光明;周明珠;黄国锋;陈洪敏;林秀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一期切开排脓、二期肛瘘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肛门疼痛、创面渗出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创面渗出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肯定.
作者:沙喜;张晟;闵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肠通贴贴敷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因对敷贴过敏致4例患者退出试验,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肠通贴(四磨汤加减)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19.14±7.12)h和(28.91±6.60)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分别为(34.61±13.95)h和(49.32±16.69)h,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70.85±28.81)h和(100.21±25.66)h,住院时间分别为(9.73±4.73)d和(11.39±5.10)d,住院费用分别为(9 190.82±4 462.13)元和(10 863.76±5 678.33)元.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果表明,穴位按摩联合肠通贴贴敷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能避免口服汤剂的苦味和灌肠的不便,而且操作简单、易学.此法彰显了简、便、廉的中医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玉英;朱炜;倪桂娥;杨慧华;刘雪峰;陈建华;王建中;李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多以探针检查和从外口注射亚甲蓝液法判定内口及瘘管走行.但效果欠佳,支管容易漏诊,常致内口处理不到位,从而导致术后复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对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明确内口及瘘管走行,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建勇;赵景文;毛刚;谢军;甄彦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采用芪黄肠康液灌肠加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经肠镜检查确诊.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4~78岁;病变部位:直肠26例,左半结肠19例,全结肠15例.60例均为活动期,活动度Ⅰ~Ⅴ度不等.治疗方法:1)芪黄肠康液灌肠.芪黄肠康液由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市钟山医院监制.应用CDH-1000A型肠道治疗仪进行灌肠.
作者:朱文松;吴爱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对比三种差异性TST手术治疗痔的近、远期疗效,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TST治疗的92例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低位吻合(A组,吻合口距离齿状线1.5~2.0 cm)36例,高位吻合(B组,吻合口距离齿状线3.5~4.0 cm)31例,高位吻合联合聚桂醇硬化注射(C组,高位吻合后吻合口上方及痔核注射聚桂醇)25例,对比三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20 d内)、短期疗效(半年内)和中远期疗效(2年以上).结果显示,1)近、远期疗效: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半年,三组患者均无复发;术后2年随访,A组(5.5%)、C组(4.0%)远期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16.1%),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1)肛门疼痛.三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肛门坠胀.A组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19.5%)明显高于B组(9.7%)、C组(8.0%),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便血.A组(11.1%)和B组(12.9 %)术后便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0),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相比,高位吻合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痔效果好.低位吻合虽然近期并发症相对较高,但其远期疗效较好,对于脱垂较重、经济能力有限、耐受力较强者,可行此术式.对于脱出症状严重,且无明显出血的痔患者,行单纯高位吻合即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临床效果、手术并发症及经济承受力三方面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术式.
作者:顾建华;王金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分为出口梗阻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和混合型便秘.STC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症状逐渐加重,一部分重度患者终须行手术治疗.其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现今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发现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平滑肌及肠神经递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Cajal间质细胞的病变等有关[2].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特异性跨膜转运水的蛋白家族,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而且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孔道特异蛋白质家族,到目前为止发现有13个家族成员(AQP0~AQP12),不同的AQPs在组织中的分布不同.本文参阅国内外近年来众多有关AQPs及STC治疗机制的文献,并结合中医学为临床基础,分析STC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方法,介绍AQPs家族的分子结构、分类、分布情况以及与便秘的关系.
作者:赵刚;迟玉花;逄承健;于萌;乔永法;张瑶;邸爱婷;王丹丹;高海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中医综合疗法(自拟苦柏汤联合康妇消炎栓及如意金黄散)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将184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苦柏汤局部熏洗(每天2次),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塞肛(每天1次),肛周清洗后用如意金黄散肛周局部外敷(每天2次);对照组温盐水清洗肛周局部后,外敷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每天2次).10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间隔1周.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8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4%(89/92).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70%(77/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拟苦柏汤联合康妇消炎栓及如意金黄散治疗肛周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总结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65例直肠前突患者资料,其中中度直肠前突行PPH,重度直肠前突行阴道后壁修补联合PPH.结果显示,本组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5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1~50 ml,平均28 ml;住院时间5~9 d,平均7d.术后下腹不适及胀痛8例,2~3 d自行缓解;尿潴留10例,予导尿处理;肛门会阴部疼痛15例,使用止痛药物后缓解;肛门渗血2例,予局部填塞止血材料后停止.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后遗症.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直肠前突选择不同术式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许媛慧;李志;刘钧宁;辛学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临床为常见病、多发病.肛窦开口向上,呈漏斗状,容易积存不洁之物而引起感染,进一步引发肛乳头炎及肛乳头肥大,是肛管直肠部位感染性疾病的原发灶.此病属中医“脏毒”范畴,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性食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下注,浊气内生,热毒蕴结,下注魄门所致;或因大肠积热,干硬粪便损伤肛管染毒,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为本病[1].此病由于症状不同轻重不一易被忽视,约有80%的肛门直肠疾病与此病有关.目前尚无一种专门针对于肛窦炎的临床用药,笔者搜集了近10年来治疗肛窦炎的相关报道,多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特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子轩;孙玉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应用自拟黄连油纱换药,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出血情况明显减轻,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对比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自拟黄连油纱换药与康复新液换药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扬;岳昕;戴红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女,26岁.因“肛内肿物脱出1h”入院.患者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内肿物脱出,伴血便,血色暗红,点滴而下,伴坠胀不适、便后不爽,里急后重;无腹痛、腹泻、腹胀,无恶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患者G1P0.30周妊娠.专科检查:肛外见一肿物,约12 cm× 10 cm×13 cm大小,菜花样,肿块表面见渗血,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取活体组织送检,手法还纳包块;予抗感染、止血、营养补液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有无腹痛、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情况,每6h监测1次胎心音,予胎儿及其附属物B超检查等对症处理.病理报告示:管状腺瘤.
作者:杨兴勇;黄光华;谢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保守治疗效果差,传统手术操作难度大、患者疼痛明显、复发率高.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例,女57例;年龄35~75岁,平均(53.5±14.5)岁;病程2~25年,平均(9.7±7.5)年.均排除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其中单纯直肠黏膜内脱垂53例,合并直肠前突7例.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混合痔.
作者:巫秀义;张栋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研究回顾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1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本文就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男95例,女73例;年龄33~78岁,平均(48.5±2.3)岁;Dukes分期:A期26例,B期75例,C期47例,D期20例;手术方式:Dixon术121例,Park术47例;吻合方式:手工吻合25例,吻合器吻合143例;吻合口位置:吻合口距肛缘≥5 cm者143例,<5 cm者25例.
作者:贾英田;李五生;余腾江;徐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肠粘连或腹腔粘连所致,多见于腹部手术后,发病率占各类肠梗阻的40%~60%,其中大多数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笔者采用大肠水疗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甘肃省天祝县人民医院肛肠科共收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患者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均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等表现;体检发现腹部有肠梗阻体征,腹部立位X线片、B超均提示肠梗阻;均无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近3个月内未行肠道手术.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作者:符发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因“肛旁红肿疼痛1d”于2014年10月28日12:12就诊,急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当天凌晨2:00曾于外院就诊,行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疼痛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专科检查:肛缘红肿,以3~6点位及11点位为甚,皮温高,触痛明显,皮下未扪及波动感.指诊:肛门松紧适度,直肠壁胀满,触痛明显,肛管及直肠下段未扪及明显凹陷、硬结,指套退出无血染、脓染.
作者:周策;杜勇军;刘世茹;黄德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便血4年余”入院.入院诊断:1)混合痔;2)直肠黏膜内脱垂;3)肛乳头肥大.患者既往史无特殊,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确定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后,于腰腧穴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患者取左侧卧位,2%利多卡因15 ml+生理盐水5 ml行腰腧穴麻醉,腰腧穴周围组织无肿胀,边回抽边注射,无回血,注射10 ml后停止注射,观察2 min,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心电监护示心率76次/min左右,血压116/70 mmHg左右,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SPO2 98%,继续注射剩余药物.手术顺利,术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心电监护提示生命体征波动不大,手术时间20 min.术毕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肛内置凡士林纱条,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作者:邹彪;祝然然;杨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回顾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资料,统计患者1,2,3年生存率,分析3年生存率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60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58/60)、88.3%(53/60)和75.0%(45/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3年生存率与肺转移灶数目(1个或≥2个)、肺转移灶位置(单/双侧)、原发肿瘤是否根治性切除、肺转移灶治疗方法(手术或化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肺转移时间、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无关,P>0.05.结果表明,肺转移灶多、双侧者,以及结直肠癌原发肿瘤未根治性切除者预后差,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行R0手术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元华;王昕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疼痛、肛门狭窄、肛门坠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传敏;尹少平;苏松盛;何进达;曾成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自拟肠易激汤口服配合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将98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空腹口服蒙脱石散(每次6 g,每天3次),进餐时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天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肠易激汤口服及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每次30 min,每天早晚各1次.2周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5.31%(32/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12例(24.49%),治疗组复发2例(4.0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肠易激汤口服配合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较好.
作者:卢宏福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