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发年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保守治疗效果差,传统手术操作难度大、患者疼痛明显、复发率高.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例,女57例;年龄35~75岁,平均(53.5±14.5)岁;病程2~25年,平均(9.7±7.5)年.均排除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其中单纯直肠黏膜内脱垂53例,合并直肠前突7例.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混合痔.
作者:巫秀义;张栋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一期切开排脓、二期肛瘘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肛门疼痛、创面渗出量、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创面渗出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肯定.
作者:沙喜;张晟;闵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改良Milligan-Morgan术和R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分别采用改良Milligan-Morgan术(MM组)和RPH(RPH组)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1)总体疗效:两组治愈率(均为94.7%)和复发率(均为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术后并发症:RPH组术后肛门疼痛、下腹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MM组,P<0.05;两组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感、便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创面愈合时间:RPH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MM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MM组,P<0.05.4)RPH组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MM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Milligan Morgan术和RPH治疗环状混合痔总体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RPH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术后恢复快,但费用稍高,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作者:李晖;张吟秋;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疼痛、肛门狭窄、肛门坠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传敏;尹少平;苏松盛;何进达;曾成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多以探针检查和从外口注射亚甲蓝液法判定内口及瘘管走行.但效果欠佳,支管容易漏诊,常致内口处理不到位,从而导致术后复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对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明确内口及瘘管走行,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建勇;赵景文;毛刚;谢军;甄彦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对比三种差异性TST手术治疗痔的近、远期疗效,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TST治疗的92例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低位吻合(A组,吻合口距离齿状线1.5~2.0 cm)36例,高位吻合(B组,吻合口距离齿状线3.5~4.0 cm)31例,高位吻合联合聚桂醇硬化注射(C组,高位吻合后吻合口上方及痔核注射聚桂醇)25例,对比三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20 d内)、短期疗效(半年内)和中远期疗效(2年以上).结果显示,1)近、远期疗效: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半年,三组患者均无复发;术后2年随访,A组(5.5%)、C组(4.0%)远期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16.1%),P<0.05;但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1)肛门疼痛.三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肛门坠胀.A组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19.5%)明显高于B组(9.7%)、C组(8.0%),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便血.A组(11.1%)和B组(12.9 %)术后便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0),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相比,高位吻合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痔效果好.低位吻合虽然近期并发症相对较高,但其远期疗效较好,对于脱垂较重、经济能力有限、耐受力较强者,可行此术式.对于脱出症状严重,且无明显出血的痔患者,行单纯高位吻合即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临床效果、手术并发症及经济承受力三方面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术式.
作者:顾建华;王金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热水坐浴联合多部位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76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对肛管高压区、直肠下段两个部位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予热水坐浴;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每天电刺激2次,每次20 min,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58%(81/38),对照组为60.53%(23/38),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后试验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用力程度、肛门及骶后疼痛及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结果表明,热水坐浴联合多部位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一般的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王誉淼;王绍臣;苗建;刘磊;崔忠康;许彦军;蔡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因“肛旁红肿疼痛1d”于2014年10月28日12:12就诊,急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当天凌晨2:00曾于外院就诊,行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缓解,疼痛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专科检查:肛缘红肿,以3~6点位及11点位为甚,皮温高,触痛明显,皮下未扪及波动感.指诊:肛门松紧适度,直肠壁胀满,触痛明显,肛管及直肠下段未扪及明显凹陷、硬结,指套退出无血染、脓染.
作者:周策;杜勇军;刘世茹;黄德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回顾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资料,统计患者1,2,3年生存率,分析3年生存率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60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58/60)、88.3%(53/60)和75.0%(45/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3年生存率与肺转移灶数目(1个或≥2个)、肺转移灶位置(单/双侧)、原发肿瘤是否根治性切除、肺转移灶治疗方法(手术或化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肺转移时间、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无关,P>0.05.结果表明,肺转移灶多、双侧者,以及结直肠癌原发肿瘤未根治性切除者预后差,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行R0手术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元华;王昕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女,26岁.因“肛内肿物脱出1h”入院.患者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内肿物脱出,伴血便,血色暗红,点滴而下,伴坠胀不适、便后不爽,里急后重;无腹痛、腹泻、腹胀,无恶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患者G1P0.30周妊娠.专科检查:肛外见一肿物,约12 cm× 10 cm×13 cm大小,菜花样,肿块表面见渗血,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取活体组织送检,手法还纳包块;予抗感染、止血、营养补液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有无腹痛、阴道异常流血、流液情况,每6h监测1次胎心音,予胎儿及其附属物B超检查等对症处理.病理报告示:管状腺瘤.
作者:杨兴勇;黄光华;谢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老年Ⅰ、Ⅱ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81例老年Ⅰ、Ⅱ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行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行内痔套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术后14d,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且治疗组在改善术后便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感症状及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以及减少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老年Ⅰ、Ⅱ期内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波;吴晓晶;杨云;梁同义;葛志明;范娴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分为出口梗阻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和混合型便秘.STC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症状逐渐加重,一部分重度患者终须行手术治疗.其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现今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发现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平滑肌及肠神经递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Cajal间质细胞的病变等有关[2].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特异性跨膜转运水的蛋白家族,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而且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孔道特异蛋白质家族,到目前为止发现有13个家族成员(AQP0~AQP12),不同的AQPs在组织中的分布不同.本文参阅国内外近年来众多有关AQPs及STC治疗机制的文献,并结合中医学为临床基础,分析STC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方法,介绍AQPs家族的分子结构、分类、分布情况以及与便秘的关系.
作者:赵刚;迟玉花;逄承健;于萌;乔永法;张瑶;邸爱婷;王丹丹;高海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者女,36岁.因“大便排出困难2年”于2014年8月7日入院.入院症见:大便排出费力,7~10d一次,伴肛门坠胀不适及肛门堵塞感,长时间不排便自觉恶心,需以开塞露灌肠辅助排便,时感脐周疼痛不适,小腹坠胀,纳眠可,小便排出不畅.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后位见手术瘢痕,指诊:肛门括约功能正常,直肠中下段未触及可疑赘生物.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年,曾于2012年6月行PPH,同年8月行肛周赘生物切除术.入院诊断:便秘(气滞型);西医诊断:便秘.
作者:赵冬安;梅笑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总结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65例直肠前突患者资料,其中中度直肠前突行PPH,重度直肠前突行阴道后壁修补联合PPH.结果显示,本组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5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1~50 ml,平均28 ml;住院时间5~9 d,平均7d.术后下腹不适及胀痛8例,2~3 d自行缓解;尿潴留10例,予导尿处理;肛门会阴部疼痛15例,使用止痛药物后缓解;肛门渗血2例,予局部填塞止血材料后停止.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后遗症.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直肠前突选择不同术式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许媛慧;李志;刘钧宁;辛学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指导性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将12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指导性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心理、饮食等方面,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均很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住院期间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指导性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兆荣;周静;怀静;刘莎莎;杜书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肠粘连或腹腔粘连所致,多见于腹部手术后,发病率占各类肠梗阻的40%~60%,其中大多数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笔者采用大肠水疗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甘肃省天祝县人民医院肛肠科共收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患者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均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等表现;体检发现腹部有肠梗阻体征,腹部立位X线片、B超均提示肠梗阻;均无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近3个月内未行肠道手术.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作者:符发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超声刀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13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分别给予超声刀痔切除术(观察组)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术后继发性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继发性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感、肛缘水肿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果表明,超声刀用于混合痔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少,而且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维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自拟肠易激汤口服配合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将98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空腹口服蒙脱石散(每次6 g,每天3次),进餐时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天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肠易激汤口服及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每次30 min,每天早晚各1次.2周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5.31%(32/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12例(24.49%),治疗组复发2例(4.0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肠易激汤口服配合神阙穴离子导入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较好.
作者:卢宏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UC合并营养不良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药粥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C3、C4、CD4+、CD8+、CD4+/CD8+、LgA、LgM、L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C3、C4、CD4+、CD8+、CD4+/CD8+、LgA、LgM、L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饮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UC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能够改善其免疫状况.
作者:郝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观察多切口并浮线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此法治疗的4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观察组)疗效,并与26例采用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宽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切口并浮线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治愈率高,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辉;闫守月;闫秋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