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ZZ型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82例临床观察

田成平

关键词:痔, 肛肠治疗仪, 临床观察
摘要:为探讨ZZ型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2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本组混合痔患者18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随访3~24个月,无复发.无大出血、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ZZ型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对4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4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创口愈合时间25~38 d,平均30.5 d.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及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安全有效,一次性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和外形.

    作者:袁可;余文芳;宋雷英;裴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百克瑞纱布创面敷料换药对肛瘘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

    为评价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百克瑞)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别应用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试验组)和红油膏纱布(对照组)换药,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创缘反应、创面渗出、肉芽组织新鲜度、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和治疗费用,并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创缘反应、创面渗出在2次换药后优于对照组(P<0.05),肉芽组织新鲜度评分换药5次后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为(22.03±5.91)d,对照组为(26.2±6.07)d(P<0.05).每个患者平均总治疗费用试验组比对照组低514元.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百克瑞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1.25~2 cm.结果表明,百克瑞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减轻创缘反应、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改善肉芽组织新鲜度,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安全性高.

    作者:李国栋;寇玉明;张书信;荆涛;贾山;秦澎湃;黄晋江;马鑫;陈志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便秘151例

    2012~2013年,我们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便秘患者1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102例;年龄20~8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均经电子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查排除肛门直肠器质性病变.治疗方法:采用南京伟思公司生产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原理,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习观察腹部肌群和肛门外括约肌在治疗仪屏幕上所显示的曲线意义,反复进行缩肛、静息、模拟排便动作训练,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运动规律.

    作者:张志龙;王海云;赵万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局部封闭加生物反馈治疗痔术后慢性肛门疼痛7例

    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局部封闭加生物反馈及心理暗示综合治疗混合痔术后慢性肛门疼痛患者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46~65岁,平均53岁;病程4个月至1年.5例有手术前肛门胀痛不适症状,均是手术后肛门出现反复疼痛不适,经过药物治疗无效而就诊.检查:体形均较瘦,精神不佳,失眠多梦,脾气烦躁,情绪不稳,顾虑重重,话语较多.肛门检查:手术创面恢复正常,肛门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检未发现肿物,偶能触及局部疼痛,但症状轻微,定位不清.辅助检查:7例常规检查均无异常.本组7例均通过疼痛点药物封闭加生物反馈及心理暗示治疗.

    作者:朱天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断管过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断管过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断管过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0±2.3)d,对照组为(22±2.5)d,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94.1%,对照组治愈率88.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断管过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轻对肛门功能的损伤.

    作者:甘从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切口外剥加内痔选择性高频电刀剔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重度混合痔53例

    为观察小切口外剥加内痔选择性高频电刀剔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将10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外剥加内痔选择性高频电刀剔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2.5%(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加内痔选择性高频电刀剔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王克虎;张瑾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温肾健脾汤内服加中药灌肠治疗虚性溃疡性结肠炎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温肾健脾汤内服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虚性溃疡性结肠炎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病程1个月至10年,1个月至2年者45例,2年以上至5年者15例,5年以上至10年者4例.经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轻度病变者(肠黏膜轻度充血)32例,中度病变者(肠黏膜充血明显、血管纹理欠清晰)27例,重度病变者(肠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形成)5例.均符合中医辨证中的虚证表现.偏阳虚者:大便带白色黏液,量较多,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舌淡胖大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偏气虚者:排便无力,肛门坠胀不适,倦怠乏力,气短自汗,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偏血虚者:脓血色淡,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唇甲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偏阴虚者:大便带黏液色偏黄,口干咽燥,头晕眼花,舌红少苔,脉细数.

    作者:李云霞;白克运;王本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直肠阴道瘘合并前庭大腺囊肿1例

    患者女,24岁.自诉左侧阴唇旁硬结,阴道排气伴少量粪便溢出,局部无红肿疼痛,不伴发热、恶寒等不适.既往体健,未婚未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居中,外观无畸形,距离阴道口边缘约3 cm偏左侧可见一明显凹陷,周围可见少量粪水,可扪及会阴体处长约4 cm的硬结,从阴道口左侧斜行通向肛门1点位.肛门指诊:1点位距离肛管边缘约3cm可扪及一硬结.入院诊断:低位直肠阴道瘘(肛管阴道瘘).

    作者:张成;余萍;陈敏;黄德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22例

    2004~2012年,我们收治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37~80岁,平均48.5岁.肛周脓肿发病后出现坏死性筋膜炎时间1~3d5例,4~7 d 14例,8d以上3例.其中脓肿未及时切开者18例,已切开或自行溃破者4例.伴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肺心病、白血病等基础疾病6例.临床表现:寒战、高热、乏力、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局部症状:肛周疼痛,皮肤漫肿,色晦暗,阴囊或女性阴唇肿大甚至溃烂,腹壁肿块触之绵软有握雪感.辅助检查:WBC (13.2~29.4)×109/L,中性粒细胞80%~96%.

    作者:王胜文;胡选亚;杨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肛肠病疼痛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肛肠疾病中的疼痛主要是指以肛管、直肠、结肠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以肛门疼痛为主.了解肛肠疾病疼痛形成的原因,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1 疼痛的表现1)不同疾病可出现不同性质的疼痛,其表现也有所不同.肛裂、血栓外痔、肛窦炎可有局部刺痛;肛瘘、肛周脓肿可见肛门周围肿胀疼痛(其中脓肿部位不同,所产生的肿痛程度不同,其伴随症状也不尽相同);炎性外痔可出现肛缘皮肤的肿痛;混合痔嵌顿可出现肛门剧烈疼痛;肛门坠痛主要见于直肠炎、直肠黏膜内脱垂;肛窦炎肛门坠痛时轻时重.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分析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将108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保留LCA组69例及不保留LCA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末端回肠造口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108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末端回肠造口、吻合口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安全可行,可以有效保障近端结肠血运,减少行末端回肠造口的机会,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王力;唐彬;毛岳峰;张全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黄柏液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复方黄柏液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将肛隐窝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低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另取复方黄柏液50 ml加1000 ml水用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冲洗,每日2次;对照1组采用1∶3000 PP液坐浴,甲硝唑加庆大霉素低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2组采用复方黄柏液低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均观察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80.0%)及总有效率(96.0%)均明显优于对照2组(64.0%和88.0%)和对照1组(56.0%和76.0%),P值均<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低位保留灌肠外加超声雾化熏洗治疗肛隐窝炎疗效确切.

    作者:秦小红;王珍斌;石元龙;洪旭雯;罗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改良式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观察和评价改良式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93例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主灶切开与次灶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主灶切开引流术治疗.对患者定期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近期复发率(6个月以内)明显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换药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两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评分呈下降趋势.两组均未出现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结果表明,改良式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有良好的效果,能减轻患者术后换药时的疼痛,缩短愈合时间,降低近期复发率.

    作者:杜建清;申旭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粪嵌塞25例临床分析

    2014年1~12月,笔者收治粪嵌塞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0~98岁;病程3~14 d.直肠指诊可扪及结石样或胶泥样粪块,肛门直肠镜检查可见大量粪块.25例患者主诉为肛门部坠胀不适10例,腹泻6例,经常有少量稀粪便或黏液从肛门中流出、肛门失禁者4例,下腹痛、腹胀者4例,小便不畅、排尿困难者1例.

    作者:蒋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直肠前突发病机制及治疗

    直肠前突(rectocele,RC)又名直肠膨出[1],实际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疝,多合并其它类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及肛门疾病.对直肠前突的治疗,症状较轻者建议其先行保守治疗,若严格规范的保守治疗不见缓解者,则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1].

    作者:陈小朝;杨向东;贺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36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将72例高位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及肛门功能状况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安全,效果好.

    作者:秦朝阳;刘显宾;郑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术配合加压缝合皮桥治疗环状混合痔79例

    为观察外剥内扎术配合加压缝合皮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1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加压缝合法处理环状混合痔皮桥上的赘皮组织,其中有17.7%的患者术后皮桥上残留皮赘,一次手术切除,治愈率为100%,无肛管狭窄或肛门失禁等后遗症.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如皮肤残留的赘皮组织较多,采用横行切除、对合切口全层缝合法处理,其中有45.3%的患者术后皮桥上残留皮赘,一次手术切除,治愈率为100%,术后出现轻度肛管狭窄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术配合加压缝合皮桥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

    作者:保勇;胡新亚;杨三选;张成靖;黄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田振国治疗阳虚型便秘的经验

    田振国是国家级名中医,多年来潜心研究便秘的中医药诊治,自拟通便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为阳虚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病位虽主要在大肠,但与各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关于便秘的认识非常繁杂,曾在《内经》中有“大便难”、“便不利”之称,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之分,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之说.金元时期,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素问·五脏别论》说:“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作者:董云飞;田振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肛周小细胞癌1例

    患者女,45岁.因“肛周脓肿术后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肛旁肿痛不适,在当地以“肛周脓肿”施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创口溃烂流液不愈合.门诊以“肛周脓肿术后”收住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无腹痛便血史,无明显体重减轻.查体:截石位肛缘7~11点可见5 cm×7 cm大小创面,表面凹凸不平,中央部分坏死,呈暗灰色,有少量分泌物,局部红肿明显,质坚硬,肉芽组织脆,易出血.

    作者:陈勇;韦俊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肛肠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今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的进展做一综述.1 疼痛原因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组织由脊神经支配,皮下神经末梢分布密集,感觉十分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缺血使代谢产物堆积而使疼痛加重.手术切除了病变组织,形成开放性创面,加之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手术刺激,使肛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排便时对创面的刺激可引发撕伤性的剧痛,此种疼痛又可加剧患者的恐惧心理,导致恶性循环[1].

    作者:袁秋霞;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