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1年直肠癌发病趋势分析

蒋俊杰;陈建国;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朱健

关键词:直肠癌, 发病率, 趋势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1年直肠癌发病变化趋势,为制定直肠癌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启东市1972~2011年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计算直肠癌的粗发病率(CR)、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CASR)、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WASR)及其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对直肠癌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检验.结果显示,1972~2011年启东市直肠癌发病3925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73/10万、4.02/10万和6.37/10万.其中男性直肠癌发病1924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67/10万、4.27/10万和6.86/10万,女性直肠癌发病2001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80/10万、3.81/10万和5.97/10万.40年间直肠癌发病的CR、CASR、WASR的PC分别为335.89%、54.69%与71.92%,APC分别为5.00%(t=12.924,P=0.000)、2.10%(t=5.823,P=0.000)、2.36%(t=6.132,P=0.000).结果表明,启东市40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为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将8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均很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升高,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蔡亚娜;吴海英;杨东;许家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给药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直肠黏膜迅速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一种给药方法.按其给药方法可分为栓剂塞入、保留灌肠和直肠点滴.按其药物组成又可分为西药直肠给药(分为单纯西药和配合西药口服)、中药直肠给药(分为中药辩证、中药专方专药、配合中药口服)和中西医结合直肠给药[1].直肠给药应用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就直肠给药的历史渊源、作用机制和特点、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其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罗林山;宋太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皮下神经离断术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三点式”微创皮下神经离断术切口及微创器械游离肛周皮下神经末梢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5岁,平均(37.0±11.5)岁;病史2~20年.

    作者:白清华;于文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9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随机分为A、B两组,各47例.A组行丝线虚挂侧支选择性缝合术治疗,B组行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术后第3天疼痛情况、第7天创面分泌物情况、术后1个月括约肌功能及术后6个月肛门指诊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且B组术后第3天肛门疼痛评分、第7天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1个月括约肌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肛门指诊情况评分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果表明,丝线虚挂侧支选择性缝合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近期疗效相当,但后者术后痛苦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损害小,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波;郭新明;郑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黏膜横向缝合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直肠黏膜横向缝合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1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直肠黏膜横向缝合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0.5%),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术后1周、1个月时排便通畅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个月时排便通畅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横向缝合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徐晓炜;徐焱;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1年直肠癌发病趋势分析

    为了研究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1年直肠癌发病变化趋势,为制定直肠癌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启东市1972~2011年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计算直肠癌的粗发病率(CR)、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CASR)、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WASR)及其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对直肠癌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检验.结果显示,1972~2011年启东市直肠癌发病3925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73/10万、4.02/10万和6.37/10万.其中男性直肠癌发病1924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67/10万、4.27/10万和6.86/10万,女性直肠癌发病2001例,CR、CASR和WASR分别为8.80/10万、3.81/10万和5.97/10万.40年间直肠癌发病的CR、CASR、WASR的PC分别为335.89%、54.69%与71.92%,APC分别为5.00%(t=12.924,P=0.000)、2.10%(t=5.823,P=0.000)、2.36%(t=6.132,P=0.000).结果表明,启东市40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作者:蒋俊杰;陈建国;张永辉;陈永胜;丁璐璐;朱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中医左进治疗肛裂病临证经验研究

    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名中医左进治疗肛裂病的临证经验,本研究将112例诊断为肛裂病并经左进主任医师治疗的患者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对其证候、立法、处方、用药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显示,112例肛裂病患者出现证候多为血热肠燥证(67次,59.8%)、阴虚津亏证(58次,51.8%)、血虚津亏证(42次,37.5%)、脾虚气陷证(13次,11.6%);治疗上以泄热通便、养阴凉血(67次),养阴生津、润肠通便(58次),补血养阴、润肠通便(42次),健脾温中、固脱止血(16次)为主要立法;处方多以凉血地黄汤加麻仁丸、增液汤、润肠汤、归脾汤等加减化裁;用药次数多的依次是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火麻仁、黄柏、麦冬、赤芍、地榆、苦杏仁、大黄、当归、天花粉、枳实、厚朴和黄芪等.结果表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客观地反映名中医左进治疗肛裂病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治疗肛裂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甄熙奎;吴世铖;郭有雷;贺彩东;李立;杨宏武;左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肛门手术多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复合骶管阻滞,虽然方法简单,但因患儿身心发育不成熟,不易取得其配合.七氟醚是新型吸入麻醉药,可用于小儿吸入全麻的诱导和维持.本研究对比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在小儿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磊;程良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病因、病理及诊治概况

    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是先天性肿瘤,位于骶骨的下端,直肠和骶骨及尾骨之间,占全部畸胎瘤的41.8%~47.4%[1],发病男女之比为1∶20.SCT多为良性,但有恶变的危险,尤以实性恶变率较高.本文就成人SCT病因病机及诊治概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艳;张燕生;韩宝;李倩蕾;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诊疗近况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是一种以侵犯筋膜为主,累及皮肤、皮下组织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883年法国皮肤科医师Fournier首先报道5例该类患者,并称之为“Fournier综合征”;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肤、皮下组织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死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后渐被广泛应用.本病属祖国医学“烂疔”、“陷症”范畴.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大肠癌148例临床分析

    2007年9月至2014年9月,我科共行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148例,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8例患者中,男70例,女78例;年龄25~91岁,平均71.2岁;右半结肠癌29例,横结肠癌13例,左半结肠癌32例,乙状结肠癌21例,高位直肠癌18例,低位直肠癌26例,肛管癌3例,大肠多源性癌6例.大便习惯改变75例.首次就诊:以痔病就诊12例,以急性肠梗阻就诊18例,以重度贫血就诊12例,以全身浮肿就诊2例,以腹部包块就诊15例,以腹痛就诊15例,以黑便就诊9例.合并糖尿病23例.

    作者:张林;刘艳;尚斌南;王乾执;吴利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肛瘘癌变1例

    患者男,62岁.因“肛旁肿物增生伴流脓水反复发作20余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专科检查:肛周结缔组织增生,右侧距肛缘约4 cm处可见一约8 cm×10 cm大小肿物,内中空缺如,表面破损不全,凹凸不平,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肛门内并向后延伸未及顶端,指诊直肠末端可触及柔软包块,指套无血染.肛镜检查:直肠末端黏膜充血、隆起,未见明显内口.

    作者:逄承健;于萌;赵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肠瘘的治疗进展

    肠瘘(intestinal fistula)多发生于手术后,临床特点为内稳态失衡及严重感染.据报道,手术后肠瘘占所有肠瘘的75%~85%[1,2],是腹部外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肠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肠瘘治疗理念的转变肠瘘一开始先在吻合处出现小裂隙,消化液外溢,局部形成感染灶,引流不畅的情况下感染灶会变为较大的积液池;随着感染物质及消化液的腐蚀,小裂隙周围肠管瘘口扩大或吻合口破裂,大量消化液会进入腹腔,造成严重感染,从而出现全身症状[3].

    作者:徐晓波;马文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

    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对113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13例患者中,局部复发38例(33.6%),远处转移75例(66.4%);肝转移36例(31.9%),肺转移16例(14.2%),腹膜种植转移12例(10.6%),其他转移11例(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与原发肿瘤部位、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术后以远处转移为主要的复发转移方式,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更多见,结肠癌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以远处转移为主要的复发转移类型.

    作者:谈利;颜登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痛病房管理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无痛病房管理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19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给予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无痛病房管理能够明显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司皓;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骶管麻醉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骶管麻醉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于骶管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660例肛肠疾病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显示,麻醉镇痛效果Ⅰ级613例(93.1%),Ⅱ级21例(3.1%),Ⅲ级9例(1.5%),Ⅳ级17例(2.8%).结果表明,骶管麻醉操作简便,安全,麻醉镇痛作用基本可满足肛肠疾病手术需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文俊;滕好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效果,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穴位按摩、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清水熏洗坐浴,每天1次,10 d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坠胀感、肛门潮湿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创口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坠胀感、肛门潮湿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坐浴可减轻肛肠病术后创口疼痛、水肿等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为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进行一般检查和MRI检查,将术前一般检查结果及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瘘管在T1WI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像和T2WI抑脂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脓肿则表现为马蹄型或不规则型,在T1WI像上为低信号,T2WI像上为高信号;肛瘘的内口表现为点状强化或者直肠肛门内括约肌的连续性中断.术前一般检查对于肛瘘内口的位置以及主管和支管走行方向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3%(35/58)、65.5%(38/58)和53.4%(31/58);而MRI对于肛瘘内口的位置以及主管和支管走行方向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3%(46/58)、100%(58/58)和94.8%(55/58).MRI对于复杂性肛瘘内口的位置以及主管和支管走行方向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术前一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表明,术前MRI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管位置和支管的走向,与手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极高的术前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西强;李会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凝血酶、双腔尿管用于治疗痔术后出血1例

    患者男,46岁.因“肛门肿物疼痛反复发作8年,加重3d”入院.入院诊断为“混合痔(外痔炎性水肿、内痔嵌顿)”.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4年12月1日在腰麻下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术后第9天上午10时,患者换药后自觉肛门内发热,并有少量鲜血溢出,予凝血酶500 U加生理盐水40 ml灌肠,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患者自觉腹胀、肠鸣及肛门欲便窘迫感.下午14时30分,患者再诉肛门坠胀、欲便感,四肢乏力,头晕心慌,出汗.

    作者:康明瑞;梅笑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紫草油纱条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换药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为探讨紫草油纱条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换药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将60例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应用紫草油纱条(紫草油组)、湿润烧伤膏纱条(湿润烧伤膏组)、凡士林油纱条(对照组)对术后创面进行换药,每天1次.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创面肉芽组织成长程度,检测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的数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3、7、14天紫草油组和湿润烧伤膏组创面肉芽组织成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紫草油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4天紫草油组和湿润烧伤膏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紫草油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紫草油纱条换药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其促愈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毛细血管生长实现的.

    作者:李学成;高秀玲;刘志涛;初姜利;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