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褐斑急性乳蛾丹毒痹证儿童异位性皮炎

关键词:黄褐斑, 急性乳蛾, 丹毒, 痹证
摘要: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药科学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分类排序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的护理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理.笔者自2000年5月-2003年4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韦彩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免煎中药颗粒,每日1剂,以200ml开水冲后分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大黄(庶虫)虫丸,每次6g,每日2次.两组根据不同病情加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或强力宁等.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HA,LN,ⅣC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HBV血清标志物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采用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寿宁;黄彬;朱永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壮药咽喉灵饮片

    制作方法与服用方法先将救必应生药材去除表皮木栓层,切成10mm ×10mm× 5mm小块晒干备用.其余药材切片加12倍水量,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滤液,浓缩至140ml(1ml相当于0.5g原药材);取上清液,加入备用的救必应药材浸泡,继续浓缩至近干,取出低温干燥后经灭菌、分装而成.每袋8g.用时每次2片,每日3-5次,泡开水或含服,5天为一疗程.

    作者:庞声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为主治疗退行性脊柱炎42例

    目的:观察以补肾活血汤为主综合治疗退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退行性脊柱炎分为肾虚型、风寒湿痹型、瘀血阻滞型三个证型,运用补肾活血汤为主加减,配合间歇牵引、中药外敷,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42例临床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以补肾活血汤为主治疗退行性脊柱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邹崇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0例

    报道:自2003年5月以来,用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0例,疗效满意.5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以丹参饮加味治疗:丹参30g,檀香6g(后下),砂仁6g(后下),延胡索10g,甘草5g,海螵蛸15g,玉竹10g.

    作者:邓生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部分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综述

    随着中草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不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较大.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较多的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中草药作一综述如下,以期引起医学工作者对中草药肝毒性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甘典辉;邓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多次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进行性衰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化,VD患者也逐渐增多.它不仅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此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因此几乎世界各国的老年病研究机构均将其列为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在我国已将其纳入九五国家攻关课题.

    作者:唐农;王庆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6例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属于中医石淋,砂淋,血淋范畴.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以电针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杨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50例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笔者自1998年来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颈椎牵引、特定电磁波(以下简称神灯)治疗颈椎病患者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松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内服自拟二黄丹参白术汤合西药静脉治疗;对照组用西药静脉治疗和常规西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愈率76%,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好转44例,无效6例,治愈率0,总有效率88%.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黄丹参白术汤结合西药静脉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良好.

    作者:许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黄褐斑急性乳蛾丹毒痹证儿童异位性皮炎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为主结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372例

    笔者自2002年8月-2003年8月采用慧康公司研制的MZ-ESWL-108A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结合中药排石,共治疗泌尿系结石37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利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针刀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4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痛或腰臀部疼痛的疾病,此病多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也可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近两年来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该病4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药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清幽消痞益胃方

    性质功效和解剂(调和肠胃剂).益气健脾,和中开痞.主治病证HP相关性胃炎.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饭后饱胀明显;或胃脘隐痛、胀痛,纳呆食少;或嗳气吞酸、口苦,大便不畅;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等.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寒热错杂型.

    作者:蓝青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康Ⅱ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乳腺康Ⅱ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性激素的影响,揭示乳腺康Ⅱ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雌性大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三苯氧胺(TAM)组、乳腺康Ⅱ号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肉注射造模.乳腺康Ⅱ号各组造模成功后的第31天分别以大、中、小剂量的乳腺康Ⅱ号灌注大鼠30天,并继续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用药结束后取大鼠乳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改变,取大鼠血液测定其性激素水平.结果:小剂量乳腺康Ⅱ号胶囊可以改善大鼠增生乳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使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和乳腺缩小,病理显微分级优于模型组(P<0.01),并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P<0.01).结论:小剂量乳腺康Ⅱ号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而改善增生乳腺的组织学形态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作者:劳梅丽;肖廷刚;李廷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所致骶尾部疼痛12例

    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遇到部分无明显外伤史的骶尾部疼痛患者,予以常规疼痛部位局部推拿治疗,疗效往往不明显.通过检查发现,这些患者中有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错位.据此,我们运用整复骶髂关节错位的手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育风;黄永;雷龙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两种有毒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部分药用植物是有毒的,在临床和民间应用中,因用药不慎或误用等原因而引起中毒乃至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对花叶万年青和假烟叶两种有毒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附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图,供医药部门在鉴定和应用时参考.

    作者:韦松基;苏春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马鬃蛇对去势大鼠血清睾酮和一氧化氮及附性器官的影响

    目的:研究马鬃蛇石油醚提取物(CVPE)对去势大鼠血清睾酮、一氧化氮(NO)及附性器官的影响.方法:对成年去势雄性大鼠连续灌胃CVPE 21天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阴茎组织匀浆液的NO含量;并计算其附性器官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VPE高、低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大鼠血清睾酮水平(P<0.05或P<0.01);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血清和阴茎组织中NO水平(P<0.05或P<0.01);高剂量组可升高阴茎组织中NO水平(P<0.05),但血清中NO水平升高不明显;CVPE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升高精囊腺和提肛肌的脏器系数(P<0.01).结论:CVPE可以改善成年去势大鼠的雄性激素水平及增加附性器官重量.

    作者:刘雪梅;谢金鲜;周芳;李爱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