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红药防治混合痔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马洁

关键词:痔, 手术, 出血, 云南红药
摘要:为探讨云南红药外用防治混合痔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50例给予云南红药胶囊外用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龙血竭胶囊外用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云南红药防治混合痔术后出血疗效肯定.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肛门后侧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女,67岁.因“发现肛门后侧肿物6个月,进行性增大1月余”于2015年10月2日就诊,门诊以“肛旁肿物待诊、怀疑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前6个月,患者无意间发现肛门后侧包块,约蚕豆粒大小,无红肿热痛,无破溃、流脓及出血,不伴有肛门坠胀、肛周瘙痒等,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近1月余患者诉包块进行性增大、变软,局部微红肿,触痛不明显,无破溃、流脓及出血,伴有肛门坠胀及排便不尽感,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等其他不适.查体:截石位,6点位距肛缘1 cm处可扪及一6cm×7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波动感明显,活动度可,皮色微红,皮温正常,触痛不明显,包块顶端无破溃口,挤压无分泌物溢出.局部彩超示:肛门后侧皮下有60×65×40 mm的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未见其与肛管明显相通.初诊表皮样囊肿?骶尾椎X片骨质未见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史冰花;吴志均;蒋尚玲;李红燕;刘世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鞍麻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为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鞍麻用于肛肠病手术的效果,将肛肠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各20例.R组一次性注药1.0 mL(0.75%罗哌卡因5 mg,10%葡萄糖0.2 mL);DR组在常规麻醉用药的基础上再追加小剂量右美托咪定5 μg.观察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术前5 min、术中10 min及术后5 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1、3、6、9、12及24 h疼痛VAS评分,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指诊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结果显示,与R组相比,DR组在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2组患者术前5 min血压及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R组术中10 min及术后5 min血压、心率均低于R组(P<0.05);2组患者术中肌松情况及术后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患者在术后3、6、9、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 <0.05);DR组较R组寒战与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鞍麻可增强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肌松满意、术后镇痛时间长及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曹永;王培安;赵丽;张培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显示,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等优点,是较实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青松;辜军;曾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伴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男,52岁.因肛周肿痛1d,伴发热急诊人院.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自觉发热(未测量),于当地医院静滴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缓解,肿痛仍剧烈.患者自诉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年余,长期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入院时精神较差,痛苦面容.专科检查:骑伏位,肛周左侧皮肤红肿,范围20 cm×10 cm,色红质硬,皮温高,压痛明显.入院查体:体温38.0℃,白细胞10.01×109/L,血红蛋白93 g/L,血沉83 mm/h,白蛋白:27 g/L.初步诊断:肛周脓肿,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低蛋白血症.硬腰联合麻醉,切开皮肤至脓腔处,见皮下坏死筋膜,并大量稀薄脓液伴气泡溢出,恶臭,未累及肌肉.明确诊断为肛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并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

    作者:肖斌;王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硝唑联合云南红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奥硝唑联合云南红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疗效,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奥硝唑联合云南红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云南红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40例中,治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40例中,治愈1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奥硝唑联合云南红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伟涛;刘天天;郑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定点结扎悬吊及外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研究

    为探讨高定点结扎悬吊及外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2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5例.治疗组采用高定点结扎悬吊及外剥整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在肛缘水肿、痔核残留、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分泌物、治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高定点结扎悬吊及外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近远期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4种血清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

    结直肠癌常用的标志物有TPA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m)、癌胚抗原(CEA)、CA199、CA50,统称为结直肠癌标志物组合四项,为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特异性,我们测定了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116例的4项指标水平.

    作者:刘亮;李春阳;韦全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纳肛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临床观察

    为观察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纳肛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将肛门病术后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给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1粒纳肛,每日2次;对照组36例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1粒纳肛,每日2次,连用5d.结果显示,治疗组不同时间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其中第1、2、3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69.4%(P<0.05).结果表明,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纳肛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吴周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混合痔术后祛毒洗剂坐浴和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186例临床观察

    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我们将祛毒洗剂熏洗坐浴、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用于混合痔术后186例,并与术后采用1∶5 000 PP液坐浴、油纱条换药的186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新平;郁俊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肛门病术后疼痛病机及治疗

    肛门疾病术后疼痛极其常见,不但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诱发相关并发症,及时解决肛门病术后疼痛,对术后换药、术后创口愈合、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等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朱光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痔围手术期抗凝治疗1例分析

    患者女,61岁.于2015年11月2日因“肛内肿物脱出反复发作半年”以“混合痔”入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拟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于2013年7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每天口服华法林3mg.为防止痔术中及术后创面大出血,一般情况下术前1周应停口服华法林改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在肝脏的合成,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较长,服用90 min可达到高血药浓度,半衰期为36~42 h,而低分子量肝素钠具有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皮下注射3h达到高血药浓度,半衰期为3.5 h.为再次确保安全特请心内科医师会诊,其会诊意见:1)停华法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8 INR即可手术;2)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6 000 IU,每12h1次(Q12 h),即早9点晚9点各一次;3)手术应于上午进行,手术日上午停用一次低分子量肝素钠,术后8h再次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

    作者:王卫卫;梅笑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高乌甲素治疗痔瘘术后疼痛80例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高乌甲素治疗痔瘘术后24 h内疼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痔瘘术后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岁.混合痔57例,肛瘘15例,肛裂8例.术后均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高乌甲素治疗.对照组中,男5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1.5岁.混合痔57例,肛瘘16例,肛裂7例.术后均采用高乌甲素治疗.

    作者:商群献;袁绚丽;杜进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防治肛门病术后水肿的临床研究

    通过不同的中药熏洗时间、熏洗温度对肛门病术后水肿疗效的观察,寻找适合肛门病术后水肿的佳熏洗方法.将30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按水肿发生时间分为A组和B组,每组根据熏洗时间长短随机分为3组,各组50例.观察采用不同药液温度、熏洗时间各组水肿恢复情况,比较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患者经采用不同熏洗时间、不同药液温度的中药熏洗护理后,各组总有效率为A176%、A296%、A376%、B160%、B292%、B378%,A2组、B2组疗效及疼痛水肿消退程度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早期使用适宜药液温度(43±2)℃、适宜熏洗时间(15 min)的中药熏洗可以加强肛门病术后疗效,对于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创口水肿消退、促进创口愈合均起到较好的作用,缩短了疗程.

    作者:王攀;冯彬;程友花;刘巧;孙彩梅;许利;陈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追忆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开拓者张有生先生

    2016年6月4日14时37分,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开拓者、全国著名肛肠病学家、原辽宁中医学院肛肠医院首任院长、肛肠医院创始人张有生先生,因肺大泡、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这位世纪老人走完了他卓越的一生.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目前UC病因尚不明确.中医认为,UC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多由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脏腑而形成,属于中医“肠澼”“肠风”“泄泻”“脏毒”“滞下”等范畴.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UC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PH和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35例

    为评价PPH和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对PPH和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5~35 min,平均30 min,住院时间4~6 d,平均5d.术后半年复查直肠排粪造影,均未见明显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排便通畅.结果表明,PPH和黏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张华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在肛门疾病术后的应用

    为观察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在肛门病术后的疗效,将12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液熏洗治疗,2组患者均从术后第2天开始熏洗,连续熏洗7d;对比分析2组患者用药第7天临床疗效及术后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症状积分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用药第7天,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用于肛门疾病术后疗效确切,能缓解创面疼痛,减轻肛缘水肿及肛门坠胀,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伟先;于世元;柳玲;朱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升提止血汤口服加麦滋林-S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为观察升提止血汤口服联合麦滋林-S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采用口服升提止血汤,麦滋林-S 3.35 g加地塞米松5 mg加入50 mL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晚1次;对照组31例采用麦滋林-S3.35g加地塞米松5 mg加入50 mL温生理盐水混匀保留灌肠,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对照组71.0%(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升提止血汤口服联合麦滋林-S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2%~52%.解除患者尿潴留,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很重要.1 心理干预术后及时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及时自行排尿,减少泌尿系统感染.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的系统评价

    为系统评价中药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以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药液熏洗的创面有效率、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P液熏洗,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及有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文献较少质量不高,上述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高家治;施展;王建东;田亮;陈平;丁培霖;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