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与肺部、呼吸道蛋白酶水平失衡、抗蛋白酶氧化作用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过度氧化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到COPD的发生与进展中,这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现阶段对COPD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为临床COPD治疗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杨双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疼痛的影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P<0.05);②观察组术后1 h、12 h、24 h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更快地适应术后生活,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透明质酸钠(HA)治疗Ⅰ~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Keligren Lawrence分级(K-L分级)为Ⅰ~Ⅲ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A组45例和PRP组41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后,关节腔内注射2.5 mL HA和3 mL PRP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均进行检查并记录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WOMA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PRP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P<0.05),且PRP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HA组(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PRP治疗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安全有效,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长期疗效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其川;王素芳;杜云飞;王云峰;崔银江;付新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抗抑郁剂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17例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均给予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研究组在接受2周的药物治疗后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17评分(20.86±5.72)明显低于对照组(23.32±5.47);②治疗后研究组的TAS-20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3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研究组的PHQ-15评分(14.62±4.80)明显低于对照组(16.53±4.72).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改善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并能减轻患者躯体症状的感受.
作者:周璇;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2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片加中药灌肠,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秦缓释片治疗.
作者:李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阳性组、高剂量补阳还五汤组、低剂量补阳还五汤组各20只.以阳性组为标准对照,模型组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给10 mg/kg蒸馏水,阳性组给予6.8 mg/kg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剂量、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给予13 g/kg、26 g/kg补阳还五汤溶液,持续2周.取大脑中海马体部分固定、包埋后,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体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制备蛋白样品、电泳、转膜、发生免疫反应,凝胶成像分析软件检测目标蛋白荧光强度,测定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细胞核固缩深染,染色质凝聚,空泡样变性坏死数量增加.假手术组海马体区不产生缺血性表现,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给药组多数神经细胞结构、形态改变相对较轻,核固缩少,且高剂量组对脑损伤的改善程度大于低剂量组.模型组p-AKT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阳性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阳性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间AKT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信号通路中AKT、p-AKT蛋白表达升高,促进AKT磷酸化.补阳还五汤还可保护神经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病理损伤,发挥保护脑作用.
作者:马杰;谢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刘立胜;魏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复苏率,呼吸恢复稳定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复苏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8%,呼吸恢复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呼吸支持治疗效果.
作者:仝旭亚;刘卫芳;宋颖飞;张利花;马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药房自2016年1月开始在药学服务中采用处方分析,特于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前)和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后)各抽取出20000份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不合理处方率等,同时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出200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实施处方分析后,不合理处方率从0.93%降至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用药与诊断不符、处方超量、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给药、无注脚这几类不合理处方率较实施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实施处方分析后,患者对中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实施处方分析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实施处方分析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率和提高服务满意度.
作者:刘正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抑郁状况,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香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放疗治疗)和观察组(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Stool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55.88%)、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2.94%)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44.12%)与对照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58.82%)、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5.88%)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47.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疗效.
作者:郑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作者:林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患者应激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应激障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应激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训练降低应激障碍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吴俊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预防脑挫伤后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脑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发生率为5.41%(2/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11%(3/37),与对照组的13.51%(5/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γGT、AST和TBIL水平均有提升,且观察组ALT和γ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钠预防脑挫伤后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效果.
作者:李良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与普通肝素组(采用肝素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0 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比伐芦定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可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肝素治疗.
作者:李志;雷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8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体积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存在疼痛、发热、阴道排液和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对症治疗能够得到较快缓解.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较好,但其安全性和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微创手术脊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立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各30例.Ⅰ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Ⅱ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Ⅲ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Ⅳ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四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折愈合时间较Ⅱ组、Ⅲ组、Ⅳ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骨折愈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钢丝内固定术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快,而其余三种手术疗效差异不大.
作者:余东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知程度、认同感及执行力将直接决定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效果,而该机制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说明其制约因素日趋明显.文章基于患者视角,建立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具体构建发展制约因素的系统结构图,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患者的双向转诊意愿.
作者:杨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二孩政策后孕妇产前焦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600例二胎孕妇进行调查.分析二胎孕妇产前焦虑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00例二胎孕妇的产前焦虑发生率为10.67%;低龄、低文化程度、孕妇单亲、担心产后恢复均是二胎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二胎孕妇存在产前焦虑情况,而低龄、低文化程度、孕妇单亲、担心产后恢复均是二胎孕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靖;王仙仙;邱萌;张蕾;李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