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谢薇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中医临床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亢理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住院时间为(20.7±4.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5±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潇一;虞鑫;周俊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知程度、认同感及执行力将直接决定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效果,而该机制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说明其制约因素日趋明显.文章基于患者视角,建立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具体构建发展制约因素的系统结构图,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患者的双向转诊意愿.
作者:杨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A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4%(4/51)低于对照组23.53%(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栾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组织瓣修复重建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制备193块皮瓣,制备的组织瓣有软组织瓣和骨组织瓣,对比分析所制备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所制备的皮瓣中,全部成活174块,完全坏死有12块,部分(皮瓣1/4~1/2)坏死有7块,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为90.16%.所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5例患者出现淋巴瘘,5例患者出现涎瘘.随访调查中,有1例出现病灶复发,再手术治疗后由于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张口进食、吞咽咀嚼、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肿瘤部位、类型、范围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对肿瘤的根治及口颌面部外形、功能的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丽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进行合理治疗,观察该药对于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应用三联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此为治疗基础,加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过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9.77%,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应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极大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
作者:徐晓霞;王晓晨;包玉双;李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8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体积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存在疼痛、发热、阴道排液和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对症治疗能够得到较快缓解.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较好,但其安全性和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再入院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为(465.36±36.33)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79.67±35.3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18.33%(11/6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1.07%(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电话随访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效果.
作者:吴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抗抑郁剂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17例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均给予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研究组在接受2周的药物治疗后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17评分(20.86±5.72)明显低于对照组(23.32±5.47);②治疗后研究组的TAS-20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3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研究组的PHQ-15评分(14.62±4.80)明显低于对照组(16.53±4.72).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改善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并能减轻患者躯体症状的感受.
作者:周璇;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将选取的9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辅酶Q10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心功能减退的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作者:程帅;李淑方;郝凌霄;魏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与肺部、呼吸道蛋白酶水平失衡、抗蛋白酶氧化作用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过度氧化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到COPD的发生与进展中,这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现阶段对COPD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为临床COPD治疗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杨双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L-6、MIF、CRP、BNP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作者:宁蒙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分析PICC管断裂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对PICC管断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说明了PICC管断裂的处理方式,后提出了PICC管断裂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作者:林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立卧位血压检测联合压力梯度袜预防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两组均在首次康复训练前行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评估后,对照组进行自立训练及其他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研究组利用电动直立床先进行体位性低血压(OH)筛选,OH患者在每次直立康复治疗前使用适合的压力梯度长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再进行其他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训练两周后复查STREAM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STREA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STREAM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明显增加,且研究组STREA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卧位血压检测联合压力梯度袜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体位性低血压时可有效减少卒中患者在直立康复训练过程中OH的发生率.
作者:倪华;袁勇;陈成瑞;梁乐;王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各30例.Ⅰ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Ⅱ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Ⅲ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Ⅳ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四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折愈合时间较Ⅱ组、Ⅲ组、Ⅳ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骨折愈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钢丝内固定术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快,而其余三种手术疗效差异不大.
作者:余东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抑郁状况,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香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作者:贾鹏;李明友;吕巍巍;张志贤;于俊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功血采用曼月乐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子宫内膜厚度、经期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99%)高于对照组(6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