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

郭钦源

关键词:先天性斜颈, 五行磁吸针, 手法
摘要:小儿先天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畸形,是斜颈中主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引起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1],若不及时治疗,患侧的颜部发育会受影响,使颜面部不对称,在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我们自1997~2000年以来,采用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山楂药材的主要区别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pinnatif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为“北山楂”。味酸甘,微温,传统功效为: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常用于食滞不化,肉食不消,血滞瘀阻的多种证候。

    作者:陈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1941年Forbes等[1]首次提出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

    作者:刘汝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术加中药坐浴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

    嵌顿环状混合痔,是痔科急症之一,是由于括约肌痉挛,痔核脱出不能复位,而致充血、水肿所致,严重者可发生坏死、溃疡、全身不适及肛门剧痛。笔者于1996~1999年用外剥内扎术、肛门侧切术、皮桥切断吻合术,治疗嵌顿混合痔,术后辅以中药坐浴,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甘露饮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鼻咽癌为两广地区的高发肿瘤,放射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而放射性口腔炎在鼻咽癌的根治性放疗中十分常见,可引起口干、口腔灼痛、进食障碍等不适,甚则滴水不进,部分患者因口腔粘膜严重糜烂而被迫中断放疗。我们自1998年9月~2000年10月采用中药甘露饮为基本方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志强;黄智芬;郑献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拟补气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85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自拟补气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85例,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5例均是门诊病例,男262例,女123例;年龄小16岁,大76岁,平均年龄32.4岁;病程长7年,短3个月。肾结石256例(双肾结石62例,单肾结石194例),输尿管结石98例,膀胱结石31例。结石大径3.0cm,小径0.2cm。其中结石大径0.2cm42例,0.3~0.6cm255例,0.7~1.0cm80例,1.5~3.0cm8例。385例中结石少的1颗,多的达5颗。

    作者:黄景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复感汤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6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的多发病。由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且致病的病毒繁多,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中医中药在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力,扶正驱邪方面有其一定的优势,应用用中药防治复感儿,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

    作者:朱其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汤剂改革的讨论

    中药制剂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制剂规范》等规定的处方,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剂型之一,系指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

    作者:赵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针刀治疗髂后上棘筋膜炎痛阈变化和疗效观察

    髂后上棘筋膜炎是发生在髂后上棘附近的肌肉、韧带、筋膜的慢性损伤,并影响其周围皮下组织发生无菌性炎性改变,出现疼痛和压痛结节[1]。1996~2000年,我科应用小针刀治疗此病症,并测量局部痛阈改变,报道如下。

    作者:崔金先;毛琳;江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加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针刺加内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脑CT变化、血脂指标。结果: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u=3.9898,P<0.01);治疗后脑CT变化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值比对照组低,HDL-C值比对照组高(P<0.01,或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CT改善及调节血脂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

    作者:石柳芳;黄智江;刘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尖锐湿疣58例

    笔者在2000年8~10月间,采用中药配合应用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激光仪器厂生产的JY-ⅡG型CO2激光医疗机治疗尖锐湿疣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丘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舒胃口服液治疗胃脘痛60例

    近年来胃动力的改变已经逐渐成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笔者从1999年2月~2001年1月采用本院制作的舒胃口服液治疗60例脾胃虚寒证胃脘痛,取得较好效果。并在治疗的同时,观察记录该证患者胃动力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卫惠;李桂贤;刘雪玲;梁雪;何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微波加热法烫疗的护理体会

    我科采用中药微波加热法烫疗治疗或辅助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骨外伤及其并发症和后遗症等10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百玲;黄华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便血的护理体会

    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属中医“血证”范畴,多因火热伤络、湿热蕴结或脾胃虚寒所致,证型可分为:胃中积热型、湿热蕴蒸型、脾虚不摄型及脾胃虚寒型[1]。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0月对156例便血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急诊护理及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韦衡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畸形,是斜颈中主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引起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1],若不及时治疗,患侧的颜部发育会受影响,使颜面部不对称,在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我们自1997~2000年以来,采用五行磁吸针配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11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钦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栓心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8例

    为探讨血栓心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于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们用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并与同期使用心痛定治疗的11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裕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痔特佳片的含量

    痔特佳片由槐角、地榆、黄芩等药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血、收敛作用。用于一、二期内痔,血栓性内痔,肛窦炎,直肠炎等。该药收载于部颁药品标准[1]中,其质量标准尚无含量测定项,远不能达到对该药质量的控制。为了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药治疗伴上消化道疾患的咽异感症44例

    咽异感症在临床常见,致病因素多,若不细辨,则难以取效。随着临床医师对咽异感症诊治经验的增加和先进仪器被用于本症的研究,认为咽异感症患者群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有食管的潜在性炎症及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观点已受到关注,因此对咽异感症患者不应仅着重于局部所见,而应对可能存在的上消化道病因作进一步深入检查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笔者近2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4例伴有上消化道疾病的咽异感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KB型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的统称,常因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因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而患者防御机能较差以致病程迁延而造成慢性盆腔炎,是妇科较常见而又难治愈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我国妇女盆腔炎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盆腔炎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对妇女身心健康威胁很大,严重影响了妇女的正常工作,如何缓解盆腔炎患者的疼痛,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自1998~2000年底,我科采用了KB型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失为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荔;廖美荣;高英;秦惠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刺五加注射液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1例

    肠易激综合征西医多用支持疗法和药物治疗,稳定神经功能保证睡眠多用安定、氯丙嗪、苯巴比妥、谷维素等;缓解肠痉挛和腹痛选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颠茄制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但副作用较大,吗啡、可待因等麻醉药易致瘾,并可引起肠痉挛,一般避免使用,临床解痉多用匹维溴铵;缓解便秘多用西沙必利,有腹泻者服复方苯哌啶;伴精神抑郁者酌用抗抑郁药。1996年1月~2001年1月,笔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点滴为主,并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粪箕笃利尿、镇静及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粪箕笃乙醇、氨水、水煎剂等不同提取物对动物尿量、镇痛、自主活动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提取物给动物ig后,观察动物尿量,在10min的自主活动次数,对化学致痛的镇痛率。结果:非生物碱(水煎剂)部分对动物尿量明显增加有利尿作用,并有明显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其生物碱(氨水提取部分)无利尿作用,亦无明显的抑菌作用,但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和镇痛作用。其醇提物有利尿作用,而无明显的镇静和镇痛作用。结论:粪箕笃有利尿、抗菌作用。

    作者:林启云;谢金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