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梁杰群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 四跌膏, 中药外敷
摘要:目的:观察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4例采用四跌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正骨水外擦及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消肿、止痛及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护理

    小针刀是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组织粘连而导致疼痛、活动障碍性疾病及骨质增生症等的有效方法.其机理是在骨头、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发生粘连的部位用针刀进行剥离松解,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正常动态位置而达到治疗目的[1].我科自开展小针刀治疗一年多以来,先后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进行了小针刀治疗,并辅以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治愈24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现将小针刀治疗该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黄云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甜茶素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1

    目的:研究甜茶素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2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甜茶素,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测小鼠的血清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及肝糖原等生化指标.结果:甜茶素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降糖率为18.47%;其对小鼠糖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7.32%.同时,甜茶素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幅度为30.0 8%;对胆固醇含量也有降低作用.结论:甜茶素对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与控制糖异生途径有关.

    作者:田翠平;瞿伟菁;张雯;汪虹;李明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补肾化瘀法治疗月经后期95例

    1995年8月~2000年12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后期95例,并设用西医治疗的87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2],病例选择月经周期超过3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所有病例均排除妊娠,继发于人流术后,所行的人流术为吸刮术(妊娠10周内)或钳刮术(妊娠11~12周),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有病例人流术前月经周期均为28~30天.

    作者:黄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稻田皮炎23例

    稻田皮炎分为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两种.一般为下水田操作后发生,起初表现为趾缝及其邻近表皮肿胀,皮肤发白起皱,显示出浸渍现象;随后由于不断磨擦,发生破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和疼痛,可因继续劳作或处理不当发生感染.笔者1992~1999年期间,以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浸渍糜烂型皮炎并继发感染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运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温阳化瘀法治疗硬皮病1例

    硬皮病是以皮肤进行性浮肿,硬化,后发生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临床分局限性及系统性硬皮病两种,系统性硬皮病可累及内脏.笔者按温阳化瘀施治1例,收到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方宗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6例月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月骨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腕部解剖结构极其复杂,容易误诊或漏诊,以致于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我们自1986~2000年共收治16例,现就其损伤机制特点及诊断处理等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黄石方;米琨;钟远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麻醉复苏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静脉复合麻醉患者按半随机化法分为2组,在手术结束,潮气量≥300ml时,观察组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10~20ml;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意识恢复的时间,意识恢复时MAP、HR、SpO2、PETCO2.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缩短意识恢复的时间(P<0.01),且意识恢复时MAR、HR波动比对照组平稳,呼吸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完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有较好苏醒作用.

    作者:黄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黄木香泡水服治疗骨折后腹胀便秘

    我们采用大黄木香泡水服治疗骨折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0例,均排除内科疾患.上肢骨折26例,脊柱骨折153例,骨盆骨折52例,下肢骨折69例;年龄大81岁,小5岁.均为新鲜骨折患者,脊柱骨折者均无截瘫(截瘫者不列入观察).

    作者:李承伟;刘昌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4例采用四跌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正骨水外擦及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消肿、止痛及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梁杰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张志礼教授临证治验3则

    张志礼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在治疗皮肤病疑难杂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进修期间,跟随张教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介绍其验案3则,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用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采用常规疗法加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及口服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治疗的6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检测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加用的中药有协同治疗作用.

    作者:杨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8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在治疗上,一般的治疗方法难于奏效.笔者于1999~2000年采用小针刀治疗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中,住院12例,门诊26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小16岁,大76岁;病程长10年,短1个月.单侧25例,双侧13例;以腰痛为主28例,伴有下肢大腿后侧胀痛不适6例,有小腿麻木4例.38例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作者:李保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快速屈肘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32例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1],此骨折以伸直型为多见,而伸直型又以儿童多见[2].笔者于1992~1999年采用快速屈肘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住院4例,门诊28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5岁,大38岁,平均11.5岁;病程短30min,长2天,平均5h;左侧19例,右侧13例.骨折为横断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作者:杨腾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熨烫后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35例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熨烫后手法治疗本病35例(42个膝),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例,均符合<膝关节外科学>中膝关节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从36~73岁,平均54.7岁;病程从1个月~6年,平均6.5个月;单膝发病28例,双膝发病7例,共42个膝.

    作者:鲍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气虚痰湿型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益气祛湿汤治疗,对照组36例以西比灵和眩晕停治疗.2组前后均经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9.4%,2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益气祛湿汤是治疗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何坚;周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尤其作为当代长寿老人一种多发常见的疾病一A1zheimer's病(又称老年性痴呆症)更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病由德国精神病医生和神经解剖学家Alois Alzheimer于1907年发现[1].是一种由多源性因素引起的原发性大脑神经退行性病变,为特有的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及丢失.主要发生在皮质区、杏仁核、嗅球和少数皮质下核团,如前脑基底部的Meynert氏核、蓝斑核、外侧下丘脑和内侧网状结构等,伴有神经炎斑、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并有含β折片结构的淀粉样蛋白(Amyliod-protein,Aβ)沉积[2,3].

    作者:钟振国;张凤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顽固性呃逆一般指患者呃逆持续时间较长,症状较重,且经过中药、西药、针灸、甚至膈神经起搏等方法治疗仍不能缓解者[1].呃逆虽有虚实之分,但总的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西医则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膈神经受到刺激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1998年6月~2001年1月我们采用针刺睛明、翳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3例,并与药物穴位注射组25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明;张济文;赵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36例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中医称之为粉刺.笔者自1994~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6例患者,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1994~1999年的门诊患者,诊断符合<实用皮肤病治疗学>[1].分为2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21±3岁;病程6天~3年,平均为90±6.7天;丘疹型12例,结节型13例,脓疱型11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2±2岁;病程7天~3年,平均为%±7.3天;丘疹型11例,脓疱型9例,结节型1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分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病例中医分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均属湿热蕴结型.见:丘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便秘,口臭,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姜浩;李昌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十一方药酒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多因腰部用力不当或腰部活动范围过大而致腰肌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受到过度牵拉、扭转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严重疼痛,拒按,转侧不利,动则痛甚,X线检查多显示无异常.笔者自1994~1998年,以十一方药酒外用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47例,同期采用单纯手法治疗14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失眠症 输卵管积水 消化性溃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