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稻田皮炎23例

何运仲

关键词:稻田皮炎, 浸渍糜烂型皮炎, 加味黄连解毒汤, 外治法
摘要:稻田皮炎分为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两种.一般为下水田操作后发生,起初表现为趾缝及其邻近表皮肿胀,皮肤发白起皱,显示出浸渍现象;随后由于不断磨擦,发生破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和疼痛,可因继续劳作或处理不当发生感染.笔者1992~1999年期间,以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浸渍糜烂型皮炎并继发感染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益气化瘀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1982~2000年,笔者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6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为住院病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小30岁,大63岁,平均48岁.病程短1年,长13年,平均3.8年.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胃气虚为主,其中单纯脾胃气虚34例,兼胃阴不足3例,兼肝胃不和5例,兼脾胃湿热4例.1.2 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46例在治疗前均经本院胃镜、病理活检而确诊,其中萎缩重度8例,中度18例,轻度20例.疗程结束后均作胃镜和病理活检复查.

    作者:庄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十一方药酒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多因腰部用力不当或腰部活动范围过大而致腰肌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受到过度牵拉、扭转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严重疼痛,拒按,转侧不利,动则痛甚,X线检查多显示无异常.笔者自1994~1998年,以十一方药酒外用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47例,同期采用单纯手法治疗14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稻田皮炎23例

    稻田皮炎分为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两种.一般为下水田操作后发生,起初表现为趾缝及其邻近表皮肿胀,皮肤发白起皱,显示出浸渍现象;随后由于不断磨擦,发生破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和疼痛,可因继续劳作或处理不当发生感染.笔者1992~1999年期间,以加味黄连解毒汤外洗治疗浸渍糜烂型皮炎并继发感染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运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气虚痰湿型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益气祛湿汤治疗,对照组36例以西比灵和眩晕停治疗.2组前后均经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9.4%,2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益气祛湿汤是治疗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何坚;周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针剂配伍引起不良反应2例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一种中药制剂,每ml相当于丹参、降香、生药各1g,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凉血消肿,清心安神等作用,临床上常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心脉不宁所致的胸痹.曾有报道复方丹参液与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注射液混合后发生凝集变色反应,用于人体后会出现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不适等异常现象[1,2].2000年我们也发现2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针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绍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甜茶素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1

    目的:研究甜茶素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2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甜茶素,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测小鼠的血清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及肝糖原等生化指标.结果:甜茶素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降糖率为18.47%;其对小鼠糖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7.32%.同时,甜茶素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幅度为30.0 8%;对胆固醇含量也有降低作用.结论:甜茶素对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与控制糖异生途径有关.

    作者:田翠平;瞿伟菁;张雯;汪虹;李明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用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采用常规疗法加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及口服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治疗的6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检测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加用的中药有协同治疗作用.

    作者:杨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98例

    寒凝血滞型痛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为贪凉饮冷、感受风寒湿邪,寒客冲任胞宫,致经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发病急剧,疼痛剧烈,多采用止痛片及镇静剂治疗,但临床效果不理想.1992~2000年,我们采用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内服,配合推拿按摩治疗9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孔令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6例月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月骨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腕部解剖结构极其复杂,容易误诊或漏诊,以致于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我们自1986~2000年共收治16例,现就其损伤机制特点及诊断处理等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黄石方;米琨;钟远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脾可欣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脾可欣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对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0例,平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口服脾可欣;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总病程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脾可欣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

    作者:莫武桂;倪少娟;梁广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快速屈肘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32例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1],此骨折以伸直型为多见,而伸直型又以儿童多见[2].笔者于1992~1999年采用快速屈肘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住院4例,门诊28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5岁,大38岁,平均11.5岁;病程短30min,长2天,平均5h;左侧19例,右侧13例.骨折为横断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作者:杨腾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4例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4例均为门诊病例,且均为男性;小31岁,大46岁,平均33.6岁;病程0.5~6年,平均1.8年.单纯瘀血型21例,湿热瘀阻型17例,阴寒凝滞型6例.

    作者:陆飞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黄木香泡水服治疗骨折后腹胀便秘

    我们采用大黄木香泡水服治疗骨折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0例,均排除内科疾患.上肢骨折26例,脊柱骨折153例,骨盆骨折52例,下肢骨折69例;年龄大81岁,小5岁.均为新鲜骨折患者,脊柱骨折者均无截瘫(截瘫者不列入观察).

    作者:李承伟;刘昌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68例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其临床特征.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慈勤仁;解乐青;王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236例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2例,女144例;年龄大68岁,小24岁,以40~60岁者居多数;病程短者15天,长17年余.236例中神经根型64例,椎动脉型51例,交感神经型32例,混合型89例(未包括脊髓型).

    作者:沈玉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59例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40%.我们1992~2000年先后分别运用丝线荷包缝合内固定、张力带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的术式,配合中药内服、薰洗治疗髌骨骨折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9例均为住院病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大77岁,小19岁,平均42岁.右膝27例,左膝32例,均为新鲜骨折;横断骨折38例,粉碎性骨折21例,其中上极粉碎7例,下极粉碎14例.急诊手术15例,2周内手术44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麻醉复苏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静脉复合麻醉患者按半随机化法分为2组,在手术结束,潮气量≥300ml时,观察组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10~20ml;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意识恢复的时间,意识恢复时MAP、HR、SpO2、PETCO2.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缩短意识恢复的时间(P<0.01),且意识恢复时MAR、HR波动比对照组平稳,呼吸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完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有较好苏醒作用.

    作者:黄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4例采用四跌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正骨水外擦及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消肿、止痛及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梁杰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50例

    治糜灵栓是ZZ-4158-吉卫药准字(1996)第430868号纯中药制剂.方剂组成:黄柏、苦参、儿茶、冰片、枯矾等.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炎,去腐生肌.我院1998~2000年应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昌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120例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当于中医的头风.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部疼痛,以颞额部头痛为主,甚至连及眼、齿,呈搏动性跳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失眠等症状,较为顽固[1].1998~2000年笔者用针刺、梅花针配合中药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东英;陈路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