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月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益气祛湿汤治疗,对照组36例以西比灵和眩晕停治疗.2组前后均经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9.4%,2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益气祛湿汤是治疗气虚痰湿型眩晕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何坚;周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5年8月~2000年12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后期95例,并设用西医治疗的87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2],病例选择月经周期超过3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所有病例均排除妊娠,继发于人流术后,所行的人流术为吸刮术(妊娠10周内)或钳刮术(妊娠11~12周),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有病例人流术前月经周期均为28~30天.
作者:黄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4例均为门诊病例,且均为男性;小31岁,大46岁,平均33.6岁;病程0.5~6年,平均1.8年.单纯瘀血型21例,湿热瘀阻型17例,阴寒凝滞型6例.
作者:陆飞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常规疗法加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及口服真武汤加味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治疗的6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检测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加用的中药有协同治疗作用.
作者:杨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硬皮病是以皮肤进行性浮肿,硬化,后发生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临床分局限性及系统性硬皮病两种,系统性硬皮病可累及内脏.笔者按温阳化瘀施治1例,收到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方宗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一书,功能清热燥湿,治湿热下注而致的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或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证.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中用二妙汤加味,并以散剂改为汤剂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对关节积液的消除,减少滑膜炎的复发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林伍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妇女生育年龄延后,部分妇女因高龄、频繁人流或药流后再妊娠,易发生先兆流产,对于这些因母体因素引起的先兆流产,我科采用中药寿胎饮加减,配合胶艾散外敷神厥穴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60例做一回顾性总结.
作者:朱惠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采用大黄木香泡水服治疗骨折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0例,均排除内科疾患.上肢骨折26例,脊柱骨折153例,骨盆骨折52例,下肢骨折69例;年龄大81岁,小5岁.均为新鲜骨折患者,脊柱骨折者均无截瘫(截瘫者不列入观察).
作者:李承伟;刘昌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痹多为年老体衰,骨失濡养,气血失调,导致膝关节退化改变的一种疾病,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院1998年3月~2000年9月,采用中药内服并局部熏洗方法治疗膝关节骨痹37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2例,女144例;年龄大68岁,小24岁,以40~60岁者居多数;病程短者15天,长17年余.236例中神经根型64例,椎动脉型51例,交感神经型32例,混合型89例(未包括脊髓型).
作者:沈玉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脾可欣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对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0例,平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口服脾可欣;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总病程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脾可欣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
作者:莫武桂;倪少娟;梁广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其临床特征.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慈勤仁;解乐青;王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5~2000年,笔者应用自拟盘突消饮液口服辅以宽护腰带固定腰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全部为门诊病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45岁;病程3天~1年,平均2.5个月.单个椎盘突出16例,其中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椎间盘突出6例.L5~S1椎间盘突出5例.2个椎间盘同时突出4例,均为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3个椎间盘同时突出1例,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突出分型:单个椎间盘突出16例中,中央型8例,左侧型3例,右侧型5例;2个椎间盘同时突出4例中,为中央型合并左侧型1例,中央型合并右侧型3例;3个椎间盘同时突出1例为中央型合并左侧型及右侧型.21例中,CT影像见椎间盘突出物向椎管内突出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1~0.5cm×0.5~1.5cm 20个椎间盘,突出0.51~1.0cm×1.51~2.0cm 7个椎间盘.
作者:唐立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静脉复合麻醉患者按半随机化法分为2组,在手术结束,潮气量≥300ml时,观察组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10~20ml;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意识恢复的时间,意识恢复时MAP、HR、SpO2、PETCO2.结果: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缩短意识恢复的时间(P<0.01),且意识恢复时MAR、HR波动比对照组平稳,呼吸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完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麻醉患者有较好苏醒作用.
作者:黄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张志礼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在治疗皮肤病疑难杂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进修期间,跟随张教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介绍其验案3则,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一种中药制剂,每ml相当于丹参、降香、生药各1g,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凉血消肿,清心安神等作用,临床上常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心脉不宁所致的胸痹.曾有报道复方丹参液与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注射液混合后发生凝集变色反应,用于人体后会出现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不适等异常现象[1,2].2000年我们也发现2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针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绍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治糜灵栓是ZZ-4158-吉卫药准字(1996)第430868号纯中药制剂.方剂组成:黄柏、苦参、儿茶、冰片、枯矾等.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炎,去腐生肌.我院1998~2000年应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昌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熨烫后手法治疗本病35例(42个膝),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例,均符合<膝关节外科学>中膝关节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从36~73岁,平均54.7岁;病程从1个月~6年,平均6.5个月;单膝发病28例,双膝发病7例,共42个膝.
作者:鲍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24例采用四跌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正骨水外擦及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消肿、止痛及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跌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梁杰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1],此骨折以伸直型为多见,而伸直型又以儿童多见[2].笔者于1992~1999年采用快速屈肘法治疗伸直型孟氏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住院4例,门诊28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5岁,大38岁,平均11.5岁;病程短30min,长2天,平均5h;左侧19例,右侧13例.骨折为横断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作者:杨腾衡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