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玲;李永伟;程建祥
传统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剂型中应用早和为广泛的主要制剂之一,虽具有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随证加减、处方用药灵活、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奏效迅速等特点,但因汤剂的调配、携带和煎煮有诸多不便,煎出的药液量大口感差难以服用而不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等缺点已显而易见.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医院对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率正呈下降趋势,而接受中成药治疗者却日益增多,因此,改革传统中药汤剂,使之适应现代人的要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也是中医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中医院的管理者和中医临床工作者,笔者愿对此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贤达和中医药界的各位领导.
作者:蓝青强;庞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笔者于1997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采用肛肠坐浴Ⅰ号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50例,同期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50例作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4年2月~1999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及膝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以理疗、按摩、中草药外洗及局部封闭为主.笔者自1993年3月~1996年应用关节腔冲洗与点穴舒筋法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耀平;郭勇飞;梁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腰5骶1(L5S1)及部分腰4腰5(L4L5)棘突无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就成为连接两棘突的唯一结构.处于活动的腰椎和固定的骶椎间,牵应力大,故L5S1成为棘间韧带损伤的好发部位,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笔者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5骶1棘间韧带损伤64例,并与口服消炎痛片作对照,结果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善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下称脑缺血病)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包括颈动脉系统、椎_基底动脉系统)和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脑梗塞、多发梗塞性痴呆等)[1].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创制的补阳还五汤是目前治疗脑缺血病应用多的方剂,且已广泛用于治疗其它血管性疾病.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的作用机理自80年代初以来已有诸多研究,本文仅就近年来该方治疗脑缺血病作用机理研究的进展作一归纳.
作者:蓝美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99年3月~2000年3月用自拟方药骨愈散烫疗为主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作者:程军;庄小强;莫洪耀;王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笔者1996年2月~2000年3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超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1~1997年,笔者以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28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1].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造成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2].自1997年10月~1999年12月,笔者采用推拿治疗7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兔疫性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约为0.3%~0.5%[1],其中三分之一成为残疾[2].目前国内外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1995年6月~1999年6月以自拟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宁;李云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抗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两组动物在失血前、失血后1h,2h及输回原失血量后1h,2h的血压、心率及肠系膜微循环变化.结果:三七总皂甙组在输回原失血量后1h,2h的动脉血压比对照组高(P<0.01),心率比对照组加快(P<0.001);肠系膜微循环比对照组改善.结论:三七总皂甙能增强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有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作者:周小玲;李永伟;程建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理中汤本为温中之剂,主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诸证.<伤寒论>用其治霍乱吐利而不渴者,后世之治亦多不离此.笔者参合经旨,遵守师训,除上证之外,尚以理中汤治疗各种出血证,临证所验,效应佳良.兹举数案就所感略述脾统血的机理.
作者:赵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膈下逐瘀胶囊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确切疗效.方法:用该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并与大黄( )虫丸组30例进行同期对照,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且能明显地回缩肿大之肝脏,尚能明显地降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Ⅲ型前胶原、甘胆酸和羟脯氨酸,升高A/G.结论:加味膈下逐瘀胶囊具有显著的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唐农;韦艾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3~1999年笔者应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0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九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31岁.月经紊乱6年,结婚5年未孕,近6个月月经未来潮.
作者:林寒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厌食治疗的报道很多,各有其独到之处,但鲜有易于在家庭中普及的方法.为此,笔者近10年来致力于以简便易行的捏脊摩腹法治疗小儿厌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幼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水煎剂灌肠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患儿给予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水煎液30~50ml高位直肠滴注,每6h重复治疗1次,连用24h;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病毒、抗菌消炎、口服中药、物理降温治疗等.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愈显率分别为96.87%,73.33%.2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15,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水煎液直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韦丽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于1989~1999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潘利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千里光为较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的作用,其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份[1].1977年版<中国药典>曾收载.近来,我们在药材收购中发现一种千里光的伪品,经鉴定是菊科植物大头艾纳香Blumeamegaophala(Rand.)changetTseng的干燥地上部分[2,3];该原植物来源及性状鉴别已有报道.目前二者茎的显微鉴别尚未见报道,今对二者茎进行显微特征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何蓓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