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癣菌病33例

殷昭红

关键词:皮肤癣菌病, 壮医, 药线点灸, 民族医药疗法
摘要: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病),是当前常见的皮肤传染病,发病率极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癣病患者[1].1995年6月~12月,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33例癣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为主治疗胫骨复杂骨折66例

    胫骨干骨折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10%[1],其中复杂骨折处理困难.我院骨科于1996年8月引进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特别是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复杂骨折,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复方明矾注射液治疗小儿直肠脱垂123例

    复方明矾注射液是我院中医药专家李瑞吉研制的肛肠专科药物之一.笔者随师临床实践多年,深感该制剂治疗内痔和直肠脱垂疗效良好[1~2],对小儿直肠脱垂疗效更佳.现将1981年以来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自拟养胎汤治疗胎萎不长25例

    笔者自拟养胎汤治疗胎萎不长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年龄小27岁,大38岁;26~30孕周15例,31~36孕周8例,37~38孕周2例.症见胎儿发育指标小于同孕龄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根据母体宫高测量法,妊娠宫高曲线(可同时参考腹围,估计体重等曲线)连续3周无增长趋势者;B超诊断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值诊断各种检查证实为活胎.

    作者:卢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34例

    非淋菌性尿道炎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对该病治疗方法颇多,疗效报道不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42例

    1995年我院中医科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4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本院产科住院病人.年龄小23岁,大29岁,平均26岁.正常足月顺产4例,阴道助产4例(产钳3例、臀位助产1例),因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等多种原因剖宫产34例.阴道助产、剖宫产术后24h内发病者38例.热程在1~3天,4~10天,11~20天请中医科会诊分别为8例、23例、11例.口腔温度<38℃15例,38~39℃20例,39.1~40.5℃7例.血白细胞计数低4.2×109/L,高15.9×109/L,>10×109/L7例.42例辨证主要为邪犯少阳证.证见产后突起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脘痞乳胀,口苦胁痛,小腹隐痛,恶露量多少不定,色暗红有小血块,舌淡苔薄脉弦.兼夹血瘀见恶露量少色紫,夹湿阻见头重肢体痠楚,苔黄腻.

    作者:刘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选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医常规疗法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7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5列,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并于治疗2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前血粘度较高,SOD活力下降,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2组总有效率相似,分别为97.14%和90.63%,治疗组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显效率分别为71.43%和46.8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粘度,促进血流,提高SOD活力的作用,与西医常规疗法合用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脑梗死治愈率,减轻致残率.

    作者:黄立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18种商品蛤蚧原动物及性状的鉴别

    目的:对中药商品蛤蚧进行调查与真伪鉴定. 方法:在市场上收集各类商品蛤蚧18种,选择样品长度、头部、吻鳞、眼睑、鳞片、背腹部、指趾、尾及其他特征、地理分布进行原动物鉴定,并检索鉴别. 结果:18个样品中2个样品为蛤蚧Gekko gecko(广西蛤蚧泰国蛤蚧 ),其余16个样品均为蛤蚧混伪品,其原动物来源分别是壁虎、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荔波壁虎、睑虎、喜山鬣蜥、变色树蜥、蜡皮蜥、青海沙蜥、西藏沙蜥、石龙子、山溪鲵、红瘰疣螈、贵州疣螈、中国瘰螈、东方蝾螈.结论:市场销售中药商品蛤蚧伪品较多.利用本文提供的蛤蚧原动物及性状特征检索方法可鉴别之.

    作者:朱华;任仁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6例

    笔者1991~1996年对86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功能锻炼配合五方散外敷和早期内服大将逐瘀汤[1]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肖华;朱少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双料喉风散治疗褥疮10例

    笔者自1990年3月~1997年3月,对10例褥疮患者采用双料喉风散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35~50岁2例,51~81岁8例;病程短5天,长30天,平均18天.褥疮创面有3处3例,2处4例,1处3例.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分期标准按<护理学基础>[2].属瘀血红润期11处,炎症浸润期6处,溃疡期3处.发生在尾骶部14处,足跟部4处,外踝部2处.

    作者:刘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阳痿从肝论治体会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弛纵,引起阴茎痿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历代医家多从肾论治,近年来笔者从肝论治部分阳痿患者,效果颇佳.以下就其机理与治验作一小结.

    作者:何善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鳞纹钉内固定为主治疗股骨颈骨折198例

    我科自1991年10月~1997年12月,采用洛阳正骨研究所研制的鳞纹钉穿刺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9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余锋;洪定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

    笔者1994年2月~1997年2月,用化瘀通淋法以琥珀散加味为主结合针刺、耳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武;赵祖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二陈丸中橙皮甙含量测定

    二陈丸由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等组成,在中国现行药典中[1],其只有鉴别项目而无含量测定项目.为了完善其质量标准,本文采用TLCS法对其有效成分橙皮甙进行含量测定.

    作者:黄敏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体会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伤病之一.笔者近3年来采用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元戈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皮肤癣菌病33例

    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病),是当前常见的皮肤传染病,发病率极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癣病患者[1].1995年6月~12月,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33例癣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昭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自拟心梗方合中药注射剂为主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15例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重、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1].由于老年人心肌退行性变,对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等,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治疗效果比青壮年患心肌梗塞差.近几年笔者用自拟心梗方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为主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凯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外用熊胆液为主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22例

    笔者自1997年初采用自制熊胆液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2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2例均为住院病例.男14例,女8例;年龄大74岁,小18岁,平均46.5岁;病程长2周,短1天,平均7.5天;眼睑带状疱疹8例,耳廓带状疱疹10例(均无并发面瘫),颌面部带状疱疹4例.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作者:刘春松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施护

    笔者通过对35例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护理,有一定的体会,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35例患儿辨为伤食泻12例,风寒泻8例,湿热泻5例,脾虚泻7例,脾肾阳虚泻3例.临床分别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益气,补脾益肾止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护理.

    作者:蒋志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软组织损伤 急性乳腺炎 老年性便秘 青春期功血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