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业;魏丽萍
为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痔术后并发皮肤湿疹的效果,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90例痔术后并发皮肤湿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地塞米松和息斯敏,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皮肤湿疹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皮损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皮肤湿疹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湿疹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损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痔术后并发皮肤湿疹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乐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患者男 ,62岁.自述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 ,于当地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 ,术后创面久未愈合.3个月前肿痛加剧 ,再次入院行药物保守治疗 ,至今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 ,并收入院.入院症见:肛周肿痛,手术创面久未愈合 ,伴大量脓性分泌物 ,无发热 ,无腹痛、腹胀 ,每日排便1~2次,质可 ,纳可 ,眠差 ,小便调.既往弥漫性间质性肺病1年余 ,现口服盐酸泼尼松片控制 ,病情控制欠佳;餐后血糖稍高 ,未行系统诊疗.
作者:魏冲;祝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探讨妊娠合并痔患者的护理及实施效果,将90例妊娠合并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妊娠合并痔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排便积分、疼痛积分;妊娠合并痔危害性认知、疾病治疗配合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妊娠合并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排便积分、疼痛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排便积分、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合并痔危害性认知、疾病治疗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全面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痔护理中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和配合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疼痛和改善排便.
作者:马景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日均排便次数、排便性状积分、JO A评分,便秘原因认知、便秘改善时间以及便秘加重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日均排便次数、排便性状积分及JOA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均排便次数、排便性状积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原因认知、便秘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加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胸腰椎骨折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好,可改善排便情况,提高腰椎功能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慧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分析研究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与病理学特征,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68例结直肠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共检出80枚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其中隆起型65枚,扁平型15枚.检出部位:直肠32枚,乙状结肠26枚,其他22枚.根据病理学类型,管状结直肠锯齿状腺瘤46枚,管状-绒毛状结直肠锯齿状腺瘤20枚,绒毛状结直肠锯齿状腺瘤14枚.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39枚,中度不典型增生21枚,重度不典型增生20枚.直径在10 mm以下的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增生程度较直径在10 mm以上结直肠锯齿状腺瘤轻(P<00.5).结果表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可能为结直肠癌前病变,而结直肠不典型增生息肉亦可能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临床应当合理利用病理特点,将患者癌变的检出率提升.
作者:潘翔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的影响,将肛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心理状态评分和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肛裂手术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280.9±12.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290.3±12.5)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89.7±13.6)分,SDS评分为(490.4±13.4)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裂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肛裂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妈咪爱联合思密达对20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2、IL-15、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5 d.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15、VIP水平、症状好转时间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好转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2、IL-15及V I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妈咪爱联合思密达可有效降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2、IL-15、VIP水平,对患儿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允;武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们采用精细的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66例 ,并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7例进行术后肛缘水肿、疼痛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新年;叶国勇;邢科峰;李角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百克瑞纱布是竹纤维纱布浸润复合溶葡萄球菌酶而成的生物酶制剂 ,有独特的双重破壁生物广谱杀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效.为此 ,应用百克瑞换药对创面起到有效的抗菌、消毒作用 ,对创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疗效[1 ]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肛肠科肛周感染性疾病术后的换药治疗 ,疗效较好 ,但不良反应报告较少.我科收治坏死性筋膜炎1例 ,在对该患者进行换药的过程中 ,临床出现不良反应 ,为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忠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其主要表现症状是腹痛 ,还有排便习惯发生变化等.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 ,肠易激综合征和睡眠障碍之间有密切关系 ,本文就肠易激综合征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孙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肠梗阻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效果,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46例)和系统组(46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显示,系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6.1%;系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闫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配合肛肠病手术的效果,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手术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结合侧卧位实施治疗,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结合截石位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2% 和926.8%,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0.5% 和731.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整体护理结合侧卧位应用于肛肠病手术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作者:胡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将118例脑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院后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频电刺激治疗,并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Bristol大便性状、CCS评分、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ristol大便性状、CCS评分、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李小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的疗效,将137例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一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期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44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时间、愈合后瘢痕面积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肛门功能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疗效显著.
作者:马世荣;殷毓琪;蔺国瑞;毛春娥;范连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效果,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碘伏温水坐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1.1±02.9)分,对照组为(39.8±03.5)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为(33.6±03.1)d,对照组为(65.4±13.1)d,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96±5.39)d,对照组为(239.3±6.07)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疗效显著,可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敬锋;宋太平;张威;刘瑞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排粪造影等技术,能显示器质性病变及功能异常 ,成为盆底疾病尤其是功能性出口梗阻的佳检查方法之一.同时能直观观察肠疝、膀胱疝及盆底下降等盆底疾病.弥补临床和其他物理检查手段的不足 ,对盆底疾病的治疗 ,尤其手术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
作者:张士荣;张立燕;倪晓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肛缘水肿常发生于混合痔术后,也可发生于混合痔术前.本研究对术前、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肛缘重度水肿患者61例.其中 ,29例(观察组)为术前肛缘水肿,因内痔嵌顿所致肛缘水肿 ,均为手法复位可成功者;32例(对照组)为术后肛缘水肿,因环状混合痔术后所致肛缘水肿.观察组29例中 ,男13例 ,女16例;年龄18~75岁 ,平均(40 ± 42.3 )岁.对照组32例中 ,男15例 ,女17例;年龄17~73岁,平均(42 ± 34.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 P >00.5).
作者:杨华娟;邹平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探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在脓肿分型、内口定位、界定病灶范围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肛肠外科2015-2017年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164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均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进行分型、判定内口及界定病灶范围,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示:黏膜下脓肿11例,括约肌间隙脓肿18例,肛周皮下脓肿83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9例,肛提肌上脓肿3例.手术结果确认:黏膜下脓肿13例,括约肌间隙脓肿13例,肛周皮下脓肿83例,坐骨直肠窝脓肿52例,肛提肌上脓肿3例.其中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皮下脓肿及肛提肌上脓肿的诊断符合率达100%,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分型诊断总符合率为939.0%.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定位内口142处,手术证实152处内口,符合率934.2%.结果表明,临床应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可准确地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进行术前分型、定位内口及显示病灶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贞吉;张士荣;马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与效果,将9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前后卡氏健康状况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分;护理配合依从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腔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卡氏健康状况评分和QOL-BREF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卡氏健康状况评分、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配合依从性、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面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好,可改善卡氏健康状况评分、QOL-BREF评分,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探讨直肠癌患者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肠造口术,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和排便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03.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直肠癌患者肠造口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其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