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湿疹汤口服加中药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胜广

关键词:
摘要: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 ,亦偶可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囊 ,临床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结痂、脱屑等多种皮肤损害为表现.病程长 ,常反复发作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专科检查可见皮损形态为多样性 ,局部皮肤潮红、丘疹、肿胀 ,严重者皲裂、糜烂、渗出 ,慢性者可见皮肤增厚 ,苔藓样变 ,常伴瘙痒难忍.西医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抗过敏为目的 ,选用抗组胺、镇静及糖皮质激素类等治疗为主 ,副作用较多 ,而且复发率高.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药自拟湿疹汤口服加自拟中药坐浴方治疗肛门湿疹 ,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为探讨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所检出的细菌种类中,革兰阴性菌株44株,革兰阳性菌株24株.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多(23株,33.82%),肺炎克雷伯菌次之(8株,11.76%).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多(11株,16.1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革兰阴性菌而言,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敏感性高,复方新诺明抗敏感性低.对于革兰阳性菌而言,利奈唑烷抗敏感性高,红霉素抗敏感性低.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多为混合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低.临床工作中应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成脓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孙瑞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千金方》痔病针药运用特点浅析

    吸收中医经典古籍之精华,解决当前中医临床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一直是中医学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古代著名医学典籍的挖掘和研究也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前国内学者积极对《千金方》进行挖掘.众多现代学者对《千金方》在养生[1]、儿科[2]、妇科[3]等各个医疗领域进行深度挖掘,甚至上升到了哲学思想层次[4].

    作者:周愉;陆毓;罗贞恋;宫毅;郭振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达芬奇机器人在直肠癌TME术中的应用优势及现状分析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男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08/10万,死亡率为13.41/10万,位居恶性肿瘤致死病种的第5位,并且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趋势有所上升[1].据201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由结直肠癌引起的预计死亡人数是50310,新发病例为136830,分别占所有癌症病例的8%和9%[2].

    作者:吴德望;杜斌斌;裴成明;杨熊飞;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与焦虑的影响

    肛瘘属于临床肛肠外科多发疾病 ,主要通过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较好 ,但术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且疼痛时间较长,不利于康复 ,无形中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给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对肛瘘患者术后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迫切.笔者对肛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丁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清热活血汤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为观察清热活血汤直肠滴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效果,以期为该药用于临床治疗UC提供理论依据,将40只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各10只.各组小鼠均应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饲养5 d后,A组不予治疗,B、C组分别予高(25 m L/kg)、中(20 m L/kg)剂量的清热活血汤直肠滴注,D组予美沙拉嗪水溶液(20 mg/kg)直肠滴注,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存活时间.实验结束后,解剖各组小鼠,观察结肠外观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显示,B、C、D组小鼠一般状况优于A组,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发现各组UC症状明显改善.B、C、D组小鼠生存情况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清热活血汤对UC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与美沙拉嗪同效.

    作者:石强;刘翠萍;潘贺;聂旋;田昕;杨增凤;张扬;司晶;马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一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传统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改良组).对比2组手术总体疗效、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术后疼痛程度(V A 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显示,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传统组(80.95%),P<0.05;2组术后肛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VAS评分(2.41±0.87)明显低于传统组(4.75±1.20),创面愈合时间[(7.55±1.15)d]明显短于传统组[(12.57±2.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传统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肛裂切除术相比,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存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联合红光照射对高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为观察康复新液换药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高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寻找促进高位肛瘘术后创面快速愈合的新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术后24 h后采用中药硝矾洗剂坐浴熏洗,红光治疗20 m in后进行换药,换药时以碘伏消毒后用康复新液原液冲洗创面,再以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对照组于术后24 h后采用中药硝矾洗剂坐浴熏洗,换药时以碘伏棉球消毒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率100%;但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肉芽组织生长与疼痛程度方面,术后第7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泌物方面,第7、14、21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康复新液联合红光照射能显著减少高位肛瘘术后创面分泌物分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缓解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富利;卢红阳;马传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肛瘘手术治疗的研究概况

    肛瘘手术方案、医治材料等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改变,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肛瘘手术治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术后创口愈合不良.创口表面需要被健康的肉芽组织填补才可痊愈,其需要创面引流通畅等前提条件,若是引流不畅,就会减慢新生上皮组织的生长速度[1],不利于创口愈合,导致创口不愈.第二,肛门功能损伤.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瘢痕形成等都是肛门功能损伤的常见表现.现阶段,未发现有专科医生能够将穿行在括约肌重要位置的瘘管切除,并且无法保证术后肛门控制能力完全正常,术后肛门失禁不仅是手术所致,还与患者心理因素、自主控制能力等因素有关.第三,疾病复发.高位复杂性肛瘘复发率高.本文就肛瘘手术治疗的现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天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正念干预对大肠癌放化疗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的影响

    为探讨正念干预对大肠癌放化疗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的影响,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放化疗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负面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结果显示,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正念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大肠癌放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优势探讨

    为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将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3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心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射血分数(EF)、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脏指数(CI)等术中心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10.91%),P<0.05.结果显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手术情况,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王雁军;黄天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腹泻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腹泻的影响,选择2017年1~9月于我科就诊的≤18个月龄的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喂养方式,分别选取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患儿各4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组患儿腹泻治愈时间明显短于人工喂养组,P<0.05;且大便好转、止泻、止吐、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人工喂养组,P<0.05.结果表明,与人工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更有利婴幼儿腹泻病情恢复.

    作者:孙彩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窦道切除联合单边内翻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窦道切除联合单边内翻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回顾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行窦道切除联合单边内翻缝合术治疗的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7例患者均愈合良好,局部无血肿、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窦道切除联合单边内翻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效果满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红梅;蒋笑影;雷玉翠;王晓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为分析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复发原因,提出对策,将23例肛周脓肿根治术后复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口处理不正确5例;脓腔未充分打开引流不畅7例;假性愈合6例;术后创面不愈合,脓液稀薄,病理检查诊断为结核3例,抗痨治疗后痊愈;脓腔内异物残留2例,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结果表明,术中未正确处理内口,脓腔敞开不彻底、异物残留,或者术后创口换药不当引起假性愈合等,是导致肛周脓肿术后复发的原因.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早期干预.

    作者:沙静涛;赵伟;曾进;支娟娟;贺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为探讨生长抑素皮下注射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将7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予生长抑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腹围缩小、胃肠减压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生长抑素皮下注射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能够有效减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荣福;李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小元运用参白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并伴有其他肠外表现,临床诊断及处理十分困难,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痛苦,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随着环境及饮食的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作者:赵高斯;张小元;崔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自拟湿疹汤口服加中药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 ,亦偶可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囊 ,临床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结痂、脱屑等多种皮肤损害为表现.病程长 ,常反复发作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专科检查可见皮损形态为多样性 ,局部皮肤潮红、丘疹、肿胀 ,严重者皲裂、糜烂、渗出 ,慢性者可见皮肤增厚 ,苔藓样变 ,常伴瘙痒难忍.西医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抗过敏为目的 ,选用抗组胺、镇静及糖皮质激素类等治疗为主 ,副作用较多 ,而且复发率高.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药自拟湿疹汤口服加自拟中药坐浴方治疗肛门湿疹 ,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吴胜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为观察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 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将68例脾肾阳虚型U 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比2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27/34),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ESR和CR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更低,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9.38%,3/32)明显低于对照组(29.63%,8/27),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1例出现恶心、上腹轻微胀痛感,未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果表明,黄土汤合四神丸加味口服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UC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恢复,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胃肠功能等作用有关.

    作者:武赞仁;李丰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体位在局部麻醉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为探讨局部麻醉下采用不同体位行肛肠手术对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术野暴露情况、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将60例拟于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取侧卧位和截石位进行手术.对比2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术野暴露情况,以及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显示,侧卧位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时血压波动情况均小于截石位组,P<0.05;且术野暴露情况及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均优于截石位,P<0.05.结果表明,局部麻醉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术中取侧卧位,患者血压波动小,术野暴露好,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为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排便时和未排便时的疼痛程度,排尿困难、肛门水肿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排尿困难及肛门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患者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青丽;冀春丽;杨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藻酸盐医用敷料在肛肠疾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为减少肛肠疾病患者术中及术后渗血、渗液,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笔者对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手术结束时应用藻酸盐医用敷料,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科手术治疗的1016例肛肠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508例.对照组男285例,女223例;年龄23~56岁,平均(36.5±10.5)岁.试验组男269例,女239例;年龄20~59岁,平均(34.5±9.8)岁.

    作者:孟海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