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

蔡清华;楚文瑛

关键词: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 检测, 诊断
摘要:为探讨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并对疾病临床分型、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儿年龄3个月至3岁9个月,平均(1.26±0.85)岁.120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49例(40.83%),轮状病毒检测阴性71例(59.17%).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中,19例(38.78%)CK-MB升高,22例(44.90%)ALT升高;轮状病毒检测阴性者中,15例(21.13%)CK-MB升高,13例(18.31%)ALT升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均予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部分患儿联合应用口服免疫球蛋白,并改用腹泻奶粉,均痊愈出院.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我科收治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仅出现不适症状时随诊,定期复查.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出院时相比,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除生理功能和精力两方面变化不明显外,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2组出院后各方面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UC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艰难梭菌毒素A 对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为探讨艰难梭菌毒素A(Tcd 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利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 TT法)检测Tcd 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利用细胞荧光染色技术观测Tcd A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Tcd A均能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并且其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P<0.05).Tcd A浓度为800 ng/mL、作用48 h时抑制率大,为42.50%.不同浓度Tcd A作用于SW480细胞48 h后,也能显著诱导SW480细胞发生凋亡,并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Annexin V-FITC/PI染色可见晚期凋亡细胞,可观察到黄-红色的胞质、红色的胞核和环绕细胞的绿色胞膜,还可见胞膜皱缩和起泡.结果表明,Tcd A不仅能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还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吴德望;王涛;杜斌斌;张维胜;傅思武;杨熊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肛门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体会

    为观察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肛门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效果,对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13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肛门成形术患儿实施规范化护理,包括术前常规护理、积极肠道准备、针对性心理护理,全面的术后评估、观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规范的肛门护理及科学的扩肛操作,出院给予护理指导并密切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显示,13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肛门解剖位置及排便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肛门成形术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高文芳;郑琪;魏花萍;魏兰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消痔灵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科采用消痔灵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该法与单纯外剥内扎术相比,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7 年 7 月于我科就诊的 20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符合《痔临床诊治疗指南(2006 版)》[1] 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观察组男 60 例,女 40 例,年龄 24 ~ 62 岁,病程 5 ~20 年.对照组男 61 例,女 39 例,年龄 26 ~ 60 岁,病程 9 ~ 15 年.2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国鹏;高国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RPH联合外剥、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RPH联合外剥、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6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RPH联合外剥、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总体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64%,25/31),P<0.05.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出血、排尿困难、赘皮外痔、创口感染、肛门狭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复发率(3.2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6/25),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剥、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冀春丽;杨亚飞;贾彦超;宋红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联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三联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将52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术治疗,即直肠脱垂黏膜瘢痕支持固定术、黏膜下点状注射术和肛门紧缩术,治疗组在三联术的基础上,术后予以中药熏洗.对比2组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疼痛、直肠脱出、肛门坠胀感和局部潮湿瘙痒感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单纯三联术治疗相比,三联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直肠脱垂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外切内扎联合半闭锁悬吊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外切内扎联合半闭锁悬吊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外切内扎联合半闭锁悬吊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出血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患者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2组手术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2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平整度、复发情况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切内扎联合半闭锁悬吊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治愈率高,术后出血少,创面愈合快,肛门平整度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宝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位隧道剥离、低位切除术 联合中药坐浴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为探讨高位隧道剥离、低位切除术联合中药坐浴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治疗的5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行高位隧道剥离、低位切除术,术后予自拟中药汤剂坐浴,对照组行高位挂线、低位切除术,术后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及手术前后肛管测压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前肛管测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肛管大收缩时间缩短不明显,P>0.05,对照组肛管大收缩时间缩短明显,P<0.05;主动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2组术后肛管测压结果比较,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更接近术前,P<0.05,肛管大收缩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长,P<0.05.结果表明,高位隧道剥离、低位切除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肛门功能更好.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86例结肠癌患者(观察组)及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常规放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种放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及近期放疗不良反应和远期放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4.4%、66.3%和52.3%;对照组分别为55.0%、46.3%和36.3%.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1%、55.8%和45.3%;对照组分别为51.3%、42.5%和30.0%.观察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常规放疗相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结肠癌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更好,近期放疗不良反应和远期放射损伤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罗昕;郑佳丽;张续兰;王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为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将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一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及48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方面各指标评分亦低于对照组,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焦虑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一种佳的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方法,本研究对比一次性根治术和切开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效果.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婴幼儿(年龄6个月至3岁)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汉中市中医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市3201医院肛肠科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总体疗效、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1)观察组治愈59例(98.3%),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7例(11.7%),无效53例(其中脓肿复发24例,形成肛瘘29例).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1.04,P<0.05.2)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8.75±1.43)d,对照组(5.60±1.20)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1天、第3天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年龄6个月至3岁的肛周脓肿患儿,虽创面愈合时间稍长,术后早期(1周内)生活质量偏低,但可一次性治愈,阻断疾病进展,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痛苦.此类患儿建议行一次性根治术.

    作者:梁靖华;苏红波;孙兴伟;贾彤;李青;景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济川煎加减口服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济川煎加减口服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80例年龄 ≥60岁的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济川煎加减口服,对照组予麻仁胶囊口服,对比2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改善情况以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及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各方面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2/40),P<0.05.结果表明,济川煎加减口服治疗老年阳虚型便秘的疗效确切,优于麻仁胶囊口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嵌顿痔坏死继发感染1例

    嵌顿痔是因为内痔脱出后,痔核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致水肿 、淤血,甚至坏死.患者有内痔脱出史,出现急性疼痛,还可导致尿潴留.查体发现肛门外球形痔团块伴有明显血栓形成和水肿.内痔脱出 、嵌顿并水肿.患者触痛明显,不能耐受肛门镜检查.随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局部溃疡 、坏死和坏疽.极少数病例的病情发展严重,脱出的内痔因血液循环障碍更加严重,由嵌顿进而形成绞窄,黏膜溃破,痔核坏死变黑 ;有的甚至可因栓塞蔓延 、坏死腐脱,继发感染.我科近期收治的 1 例嵌顿痔坏死继发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以期引起肛肠同仁的重视.

    作者:秦少龙;刘晖;王丽;李国伟;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

    为探讨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和胶体金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并对疾病临床分型、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儿年龄3个月至3岁9个月,平均(1.26±0.85)岁.120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49例(40.83%),轮状病毒检测阴性71例(59.17%).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中,19例(38.78%)CK-MB升高,22例(44.90%)ALT升高;轮状病毒检测阴性者中,15例(21.13%)CK-MB升高,13例(18.31%)ALT升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均予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部分患儿联合应用口服免疫球蛋白,并改用腹泻奶粉,均痊愈出院.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蔡清华;楚文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长期服用益生菌防治结肠癌术后消化不良/腹泻的效果分析

    为探讨长期服用益生菌防治结肠癌术后消化不良/腹泻的效果,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术后拟行化疗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立即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对照组不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组患者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症状时给予蒙脱石散口服.观察3个月,对比2组患者消化不良、腹泻发生率,以及发生消化不良、腹泻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消化不良6例,腹泻3例,消化不良合并腹泻2例,总发生率为39.3%(11/28);对照组消化不良8例,腹泻9例,消化不良合并腹泻4例,总发生率为75.0%(21/28).观察组消化不良/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7%,11/12)明显高于对照组(42.9%,9/21),P<0.05.结果表明,结肠癌术后化疗期间长期服用益生菌可降低消化不良或腹泻发生率,发生消化不良或腹泻后在蒙脱石散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益生菌效果更好.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热奄包热敷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术中对肛门直肠及其邻近组织的牵拉 、挤压 、损伤,容易引起局部水肿和剧痛,导致尿道和膀胱颈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加之麻醉后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容易出现尿潴留.为有效减少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自 2017 年 3 月开始,笔者采用中药热奄包对痔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辛华;贾金英;李起;尹永丽;武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安全性,将我院2016年收治的72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胶囊.对比2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IL-1)、IL-8、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IL-8、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各指标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UC,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姚志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封包腹部热敷预防痔术后便秘及改善焦虑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中药封包热敷腹部预防痔术后便秘及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予痔康片口服,除此之外,手术当天开始,观察组予中药封包热敷腹部,对照组予毛巾热敷腹部.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排便情况及术后焦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除在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肛门坠胀感、腹胀方面,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封包热敷腹部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排便困难,缩短排便时间,减轻肛门坠胀感及腹胀,有效预防痔术后便秘,而且可减轻患者焦虑不安感,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梁小霞;冯群虎;梁海彬;颜小香;胡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拟中药熏洗治疗血栓外痔60例疗效观察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笔者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治疗血栓外痔 60 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60 例血栓外痔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ZY /T001.7-94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其中男 45 例,女 15 例 ;年龄 27 ~55 岁,平均 43.3 岁 ;病程 4 ~ 10 d,平均 6.3 d.

    作者:李富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坏死性筋膜炎2例

    坏死性筋膜炎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多种细菌入侵引起的以皮肤 、皮下组织及深浅筋膜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1].该病发展迅速 、病情凶险,以皮肤和皮下筋膜组织迅速广泛坏死而不侵犯肌肉组织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主要表现有患处局部炎性改变,如红 、肿 、热 、痛等,甚至可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坏死,有恶臭脓液流出,重者可表现为感染性休克[2].然而,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为肛周脓肿.近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收治坏死性筋膜炎 2 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辛学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