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梅;尹东;谢培彦;范雪娇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06该院收治46例宫角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宫角妊娠部位楔形切除缝合肌层修补术组(切除组,n=19)和宫角妊娠部位病灶切开取胚并缝合修补切口组(切开组,n=27),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的术中所见、术后恢复情况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造影结果提示切开组的病灶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好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盆腔粘连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宫角妊娠均可达到治愈目的,宫角楔形切除术可能增加术后输卵管堵塞风险,有待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伟容;赵仁峰;吴玉英;封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01~2016-03就诊于该院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相比,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治疗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且血肿清除更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师少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三种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锁定板(locking paoximal femoral plate,LPFP)、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 screw,DH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01~2015-10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其中PFNA组44例采取PFNA治疗,LPFP组42例采取LPFP治疗,DHS组42例采取DHS治疗.观察记录三组术中与术后指标变化,以及随访1年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与LPFP组和DHS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LPFP组住院时间较DHS组短(P<0.05);三组随访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较好效果,但PFNA佳,LPFP次之,DHS差,临床应合理选择.
作者:李彦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其应用日趋广泛的同时,放疗抵抗问题也日趋凸显,放疗敏感性不高成为影响肿瘤患者放疗疗效的关键问题.环氧合酶-2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证实其表达能导致放疗抵抗.该文将对环氧合酶-2的表达在放疗抵抗的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珊;赵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一大难题,晚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其佳治疗方法.近年来,该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青壮年寿命长、对关节运动要求高,行THA术后将面临多次翻修可能,心理及经济负担较重.保髋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保髋疗法能延缓患者病情,减轻痛苦,减少关节置换的需要.
作者:吴毅华;招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渐进性破坏髋关节功能的疾病,早期股骨头坏死如得到有效治疗,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合适的微环境下对股骨头坏死局部有促进成骨和成血管作用,缓解或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BMSCs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该文就当前骨科临床中使用B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各种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指导.
作者:黄思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院骨科2015-04~2016-06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40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SSI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05例患者中,有11例(2.72%)发生SSI;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手术风险分级标准评分(NNIS)、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脑脊液漏与SSI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 =4.10,95%CI=1.01~16.75)、手术持续时间>4h(OR=5.20,95%CI=1.29 ~21.03)、有脑脊液漏(OR=7.89,95%CI=1.09~56.89)是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院内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SSI的发生.
作者:唐玉梅;尹东;谢培彦;范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因“反复腰痛3年余,加重伴左下肢麻痛1年”就诊于外院,外院术前腰椎X线片示L5椎体Ⅲ°滑脱伴双侧椎弓峡部裂,腰椎MRI示L5/S1椎管狭窄(图1),骨密度全身T值-5.0.外院予行“L4/5、L5/S1椎板切除、椎管减压、L5/S1椎间盘切除、椎间横突间植骨融合、后路L4-S1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腰痛及左下肢症状缓解,术后2周术口拆线时发现术口渗液,术口拭子细菌培养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并先后予术口清创、VSD负压吸引3次后未见明显好转而转至我院.查体:腰部见长约10 cm伤口,周围红肿,内有VSD负压吸引海绵填塞,表面可见黄白色渗出液体,四肢肌力、肌张力、感觉、血运大致正常.
作者:陈泳添;张国威;林宏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胚胎着床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成功的关键,而反复着床失败的原因复杂,治疗棘手,是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异常的子宫收缩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的原因之一,若在胚胎移植前后应用药物抑制子宫收缩,可能会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该文就子宫收缩与胚胎着床的关系,以及子宫收缩抑制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译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果糖胺等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餐后2h的C肽及胰岛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餐后2h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果糖胺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细胞功能,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掩饰性矫治后有好的咬合关系的患者治疗前颌骨不调的极限.方法 选取已完成掩饰性固定正畸治疗的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患者38例,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牙合模型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获取治疗前后PAR指数、ANB角、U1-SN角等测量项目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ANB角与其它测量项目的相关性.结果 (1)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2)治疗前角ANB与加权PAR总值减少量、治疗后U1-SN存在着线性正或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部分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掩饰性矫治获得满意的咬合效果,但当治疗前ANB角大于9°时,应积极建议患者考虑正颌外科治疗.
作者:黄懂声;付丽丽;黄敏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降低工勤人员锐器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全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工勤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课堂理论授课、操作与技能演示、考核纠错、定期督查与反馈等措施.对比风险管理前后工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上报率、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防护措施执行率等.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工勤人员防护意识增强、防护能力提高,锐器伤发生率下降,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工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高秀娟;黄丽燕;韩佳夏;胡琼燕;曹译丹;覃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健康人群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探讨血清OPG水平在EH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05 ~ 2014-12到该院诊治的EH患者88例(EH 1级组27例,EH 2级组30例,EH 3级组3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4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OPG水平;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并对比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EH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清OPG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P<0.01).结论 EH患者血清OPG水平增高,并且其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观察血清OPG水平变化对EH的早期诊治和病情评估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苏蓉;刘云兰;唐树荣;张涛;曾西云;尤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用于四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18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可视化疼痛量表(VAS)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Z=-4.517,P=0.000),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0%(90/90),对照组优良率为86.66%(78/90).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P=0.000);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8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林伤科十三味主方配合针刺内麻点在四肢骨折术后镇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应予以推广.
作者:李俊豪;招健明;张帅;孙小东;叶东城;颜林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3 ~2016-09该院门诊收治的CVA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CVA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呼气高峰流量(PEFR)、大呼气量(FVE)、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哮喘持续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CVA患儿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15-01~ 2016-10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间从围手术期至出院后6个月.内容包括疼痛管理、感染管理、血栓管理、饮食管理、康复管理、随访管理.结果 术后干预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提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RAS理念可以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付海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急腹症误诊为胃肠炎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5-09~2016-09就诊的20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6例误诊为胃肠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检查情况,探讨误诊为胃肠炎的原因,并提出合理解决对策.结果 200例中16例(8.00%)误诊为胃肠炎,分别为急性阑尾炎6例,肠梗阻3例,消化道穿孔4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2例,宫外孕1例.在16例误诊者中,误诊原因为症状相似7例,病史描述不全3例,查体不仔细1例,病情分析缺乏全面性5例.16例误诊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为(8±2)d.结论 大部分急腹症患者发病初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若查体、病史询问不到位,则会误诊.
作者:马健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在人IgA肾病肾组织中是否表达及尿HMGB1与病理的关系,分析其预测IgA肾病病理严重程度可能性.方法 肾穿刺活检300例,其中112例确诊IgA肾病,另188例为非IgA肾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尿HMGB1水平,对肾脏病理半定量评分,通过ROC曲线分析HMGB1对病理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 (1)IgA肾病患者平均尿HMGB1浓度为(1.5268±0.7116) mg/μmol Cr;(2)在肾小管、间质、小球细胞核均有HMGB1表达,且不同病变程度中HMGB1表达范围和程度不同;(3)尿中HMGB1浓度预测(佳切值1.8191 mg/μmol Cr,95% CI=1.2573~2.2622)严重系膜增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95%CI=0.646 ~0.818),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7.8%;尿中HMGB1浓度预测(佳切值1.4954 mg/μmol Cr,95%CI=1.3162 ~1.7392)严重球性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95% CI =0.760 ~0.904),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67.4%;尿中HMGB1浓度预测(佳切值1.4645 mg/μmol Cr,95% CI=1.3495~1.4645)严重小管间质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95% CI=0.743 ~0.892),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67.9% (P <0.05).结论 尿HMGB1水平与IgA肾病的系膜细胞的增殖、球性硬化和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尿中HMGB1的表达可作为预测IgA肾病病理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作者:林鑫;尹麟;刘鹃;董蓉;谢莹;袁静;查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儿,女,年龄1个月20天,因出生后反复呕吐、体重不增伴反复发热、咳嗽入院.患儿因呕吐并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至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检查发现右侧膈肌上异常消化道含气影,转诊至我院.入院后胸部CT提示胃腔疝入右侧胸腔,考虑食管裂孔疝旁疝,腹部胃肠B超提示,肥厚性幽门梗阻.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控制肺炎后拟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鸿;曹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14-02~ 2016-08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血清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