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

马明远;徐杰;黄国敏;于娜

关键词:ICU, 消毒,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A组)、2012年(B组)和2013年(C组)本院ICU内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统计同期ICU抗生素的使用率、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等指标,以及分析3组相应的院感防控措施.其中C组在前两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严格环境消毒策略.结果 3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有明显变化,C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降低ICU的抗生素使用率和患者死亡率.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的优化研究

    目的 探讨一个相对直接、简洁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 使用贴壁法分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培养初期的频繁换液和传代过程中减少胰蛋白酶的暴露时间,达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化.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暴露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使细胞成骨、成脂,并向肝胆系分化.结果 分离所得的细胞阳性表达CD29, CD44,CD90,而对于造血细胞标志物CD45呈阴性.在成骨、成脂培养基的诱导下,细胞ALP、茜素红、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并发现传至10代的细胞仍保持分化功能.我们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贯续暴露于不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得到了表达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特异标志的子代细胞.结论 通过改良后的方法可以高效、简洁地分离出形态均一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够向多胚层的细胞分化.

    作者:祝旭龙;颜谭;王永恒;程冲;姚维杰;吕毅;李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践思考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是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体会为例,探讨了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模式.认为通过岗前培训,可以培养新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认同医院的核心价值和医院文化,使新员工迅速融入医院.可以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医院核心制度,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白仪;钟文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6-2012年肺癌分期分型与血小板计数、分布宽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分型和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PLT)和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法国产Stag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06~2012年我院收治并有详细病历和检查结果登记的1329例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早中期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和分布宽度(PDW)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升高,而晚期患者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宽度则明显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变化,尤其是肺癌晚期患者变化明显.晚期肺癌患者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宽度有明显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肺癌的分型结果,如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则对血小板计数和分布宽度影响不大,结论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PL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有所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肺癌的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参考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作者:楼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功能医学与抗衰老服务实践

    在医学界本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日益增加的退行性疾病,如何抑制或者减缓衰老的进程,也就是解决了由于机体衰老导致的退行性疾病及各种亚健康状况的问题.在2007年功能医学走入了中国,帮助中国医生开启了一片抗衰老的新天地.

    作者:刘智慧;常红恩;戴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15例,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据此分为A组(CIMT≥0.9 mm,伴或不伴斑块)和B组(CIMT<0.9 mm),比较两组间血压、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别,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均高于B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34 95% CI: 1.015~1.066 P=0.038)、颈围(OR=1.118 95% CI: 1.088~1.172,P=0.001)、腰围(OR=1.276 95% CI: 1.064~1.185,P=0.001)、收缩压(OR=1.022 95% CI:1.006~1.047,P=0.044)、糖化血红蛋白(OR=1.058 95% CI: 1.026~1.084,P=0.008)、总胆固醇(OR=1.046 95% CI: 1.028~1.076P=0.023)、皿.尿酸(OR=1.124 95% CI: 1.062~1.185,P=0.001)、高密度脂蛋白(OR=0.725 95% CI:0.508~0.924,P=0.00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延缓其发生、发展.

    作者:高建勤;张晶;季宇;胡逢来;杨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农村药物规范化治疗冠心病现况及意义

    根据WHO定义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7%为人口老龄化.民政部2008年末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5%,截至2011年末达到1.8499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达17.7%,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在6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量年青人涌入城市,农村老龄人口比逐年提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农村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规范化治疗显现尤其重要意义.现在,我们以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治疗为例,说明规范化治疗现况及重要意义.

    作者:王纯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ec3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栓链因子复合物亚基Sec3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抑制剂AG1487组、Sec3 siRNA组、阴性siRNA对照组、NE组、NE+AG1478、NE+ Sec3 siRNA组、NE+阴性siRNA组,采用ELISA、RT-PCR法分析上清液MUC5AC的相对含量及细胞中MUC5AC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ec3蛋白及pEGFR的相对含量.结果 单纯NE刺激组上清液中MUC5AC含量,细胞中MUC5AC mRNA、pEGFR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AG1487可明显抑制上述刺激作用;转染Sec3 siRNA可阻断MUC5AC分泌(P<0.01),但并不影响其转录水平(P>0.05).结论 在NE诱导的人气道上皮黏液高分泌过程中,栓链因子复合物亚基Sec3对黏蛋白出胞有重要的介导作用.

    作者:何芳;周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本科生加入研究团队可加强中医科研实验室内涵建设

    目的 中医科研实验室是培养中医学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然而与实验室硬件建设迅速提高不匹配的是,实验室内涵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技术传承无序和人才招收困难等问题.我们前期进行了本科生加入科研团队提高实验室内涵建设的尝试,结果表明,本科生进入研究团队后,其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就有可能找到研究的创新点、做出有深度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技术传承,同时这些学生也是我们招收高水平中医药基础研究生的人才储备,从而解决上面提到的诸多问题,提高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内涵建设.

    作者:刘亚伟;吕志平;彭洁;蔡红兵;孙学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疆地区回族、汉族人群HBV基因型的分布与特点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回族、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HBV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对来自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的回族与汉族乙型肝炎患者共194例,收集血清样本,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测序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基因载量.结果 94例回族患者中各基因型比例分别为:B型7例占7.44%,C型66例占70.21%,D型21例占22.34%.100例汉族患者中各基因型比例分别为:B型23例占23%,C型57例占57%,D型12例占12%,B/C混合型8例占8%.汉族和回族中均以C型占优势,但4种基因型在汉族和回族中的总体分布不同:C型和D型在回族的分布频率大于汉族(P=0.004和P=0.002),而B型和混合型在汉族中的分布频率大于回族(P=0.003和P=0.007).HBV基因载量测定检测结果显示,回、汉两民族间D基因型在HBV-DNA拷贝数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型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的4种基因型在汉族和回族中总体分布不同,两民族C型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基因类型构成又各具特点,体现了新疆地区HBV基因型的地域分布和族群分布特点.

    作者:杨柳;张红梅;徐娇阳;王瑞;刘鸿春;王铮;余伍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军医学员灾难医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灾难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军医大学的学员将在未来的灾难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根据前期教学研究经验,结合学员反馈,对灾难医学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作了总结及进一步探索,以期为军医大学的灾难医学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杜琰;苏彤;曹广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报告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4例,并分析该病例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减少该病例发生的措施.方法 通过4例青年女性因不孕行胚胎移植术后导致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临床病例分析.结果 4例青年女性均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腹腔镜检术行病灶清除或切除患侧输卵管.术后病检均证实宫外妊娠,宫内予以保胎治疗后目前产检均正常.结论 现因不孕行胚胎移植术后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几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需临床警惕其发生及避免误诊、提高预后率.

    作者:丁彩凤;曾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气管的种类及其研究动态

    目的 对人工气管在大气道手术修复重建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人工气管的基础研究及修复重建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当各种疾病因素所致气管切除长度过大时,直接吻合往往无法实现,而应用人工气管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人工气管应具备气管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它具备密闭、一定的弹性抗压性、及内壁可生长气管粘膜上皮等要求.但是,人工气管在气管修复重建中的远期疗效有待迸一步观察,应用于临床需要更深入研究.结论 已有的人工气管种类及方法很多,熟知这些人工气管的研究,也许能为日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李刚;张靖;崔晓海;赵阳;路璐;李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个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健康杀手,已经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COPD的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阻止疾病进展,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病死率.本文就近年来COPD的现代医学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孕15周~28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流产3例(10%),早产3例(10%),足月产24例(80%),新生儿存活27例(90%).结论 宫颈环扎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及时行宫颈环扎术,可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有效降低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

    作者:陈嵘;何秋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肿瘤CT、MRI的诊断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MRI对于胰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临床确诊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肿瘤CT、MRI的表现进行诊断总结分析.结果 病变分布情况:4例位于胰腺体部,2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主要影像特征5例表现CT平扫胰腺低密度囊性病灶,2例变现为实性病灶,MRI检查主要表现胰腺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及混杂异常信号病灶,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淋巴管瘤2例,脂肪瘤3例,畸胎瘤1例,胰腺淋巴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于诊断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科星;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A组)、2012年(B组)和2013年(C组)本院ICU内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统计同期ICU抗生素的使用率、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等指标,以及分析3组相应的院感防控措施.其中C组在前两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严格环境消毒策略.结果 3组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有明显变化,C组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严格环境消毒策略对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降低ICU的抗生素使用率和患者死亡率.

    作者:马明远;徐杰;黄国敏;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危险指数结合超声频谱参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在判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中,恶性危险指数(RMI4)分别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指数(m)、搏动指数(PI)、时间平均大速度(TAMXV)联合应用,判断其中佳联合方式,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50例卵巢肿瘤患者(92例良性病例,58例恶性病例)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包括二维声像图特征和频谱多普勒RI、PI、TAMXV测值;根据患者超声二维声像图像特征、绝经状态、血清CA125进行RMI4评分.记录单一变量以及双变量(RMI4分别与RI、PI、TAMXV以两种诊断标准结合)判断肿瘤为良恶性的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计算各组的敏感度、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MI4单独诊断时具有91%敏感性及22%假阳性率,多普勒变量中,TAMXV具有100%敏感性与49%假阳性率.而当RMI4与TAMXV的组合(同时符合二者恶性标准既判断肿瘤为恶性)具有敏感性91%与假阳性率1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RMI4评分与TAMXV同时符合恶性标准时诊断卵巢肿瘤为恶性的判断方法,优于单一变量及其他双变量联合方式.

    作者:罗春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剂量CT扫描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8月之间在我院行IVP检查的92例患者,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120 kV,150 mAs)CT扫描或低剂量(120 kV,50 mAs)CT扫描,观察2组患者的诊断率.结果 本实验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剂量CT扫描与IVP检查、常规CT扫描与检查IVP检查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低剂量扫描与常规CT扫描间无论在双肾及双输尿管结石的发现上均无显著差异.而IVP检查与常规CT检查比较发现在双肾结石的发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低剂量CT扫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东旭;黄锦炽;郭绣琴;徐振锋;黄清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及使用的实践经验

    目的 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分层次管理及使用,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方法 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全院护士按层级管理推进护士岗位管理有效实施.结果 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应急水平、服务态度等都有明显改善,护士岗位管理有效地实施.结论 科学分层次管理及使用,促进岗位管理有效实施是新形势下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必要条件.

    作者:童丽灵;林白浪;王伟海;王曙红;黄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6MV-X射线对肝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肝癌细胞对6MV-X线放射敏感性与细胞周期进程间的联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Gy 6MV-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HepG2和PLC/PRF/5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状况.结果 4Gy 6MV-X线照射后24 h,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PLC/PRF/5细胞,分别为(7.61±0.77)%和(5.63±0.87)%(P<0.05),且随时间和剂量增加,差异越显著;HepG2细胞受4Gy照射后12h,G0/G1比例下降,后逐渐上升,G2/M期比例增高,随后逐渐下降,0~6 Gy照射24h后,G0/G1期比例逐渐上升,G2/M期比例逐渐下降;PLC/PRF/5细胞G2/M期比例随照射后时间延长及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G2期阻滞更为明显.结论 HepG2细胞对放射更为敏感,0~6 Gy 6MV-X线照射可以改变HepG2与PLC/PRF/5细胞周期进程,HepG2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PLC/PRF/5发生G2期阻滞.

    作者:陶振超;邱俊;钱立庭;王明明;吴爱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