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RDM1基因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徐理华;李玺;谭获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prdm1, SUDHL-4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PRDM1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SUDHL-4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在低表达PRDM1的SUDHL-4细胞中过表达PRDM1基因,通过MTT实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SUDHL-4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 过表达PRDM1的SUDHL-4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细胞G0/G1比例、S期比例下降;G2/M期比例升高,细胞阻滞于G2/M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DM1基因表达缺失可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及临床治疗的靶点.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1020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肺癌高危人群,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LDCT+血清肿瘤标志物组420例与CXR组600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1)本次研究进行CXR检查的600例患者中,12例(2.0%)存在多个非钙化的结节情况;给予相关检查后,2例确诊为该种癌症,所占比重为0.33%;本组420例受检者之中,56例(占13.33%)经LDCT检查发现存在不同个数的非钙化结节,显著高于CXR组(P<0.01);(2)对比3组血清标志物水平,CEA水平在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可行性较高,且临床价值高.

    作者:石毅;唐昌连;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小医院PACS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

    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新型PACS模式,从而减少中小医院PACS系统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方法 结合云计算技术中的SaaS模式,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SaaS模式的“云PACS”.并从云显示、云工作流以及云归档等3个部分设计了“云PACS”.结果 “云PACS”这种灵活租用的软件使用模式,可以缩短中小医院PACS建设的周期,减少建设以及维护所需的成本.结论 基于云计算的PACS将是新一代PACS的发展方向,将为中小医院、区域医疗以及集团化医院的PACS建设带来新的思路.

    作者:端妮;张家庆;蔡荣杰;李彭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进行的分析,给予实施干预.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的患儿家属300名为研究对象.心理因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针对压力源实施干预,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实验组.干预后300例家属再进行前后的心理因素对比.结果 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压力干预,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环境和对我们医务人员工作的了解.使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和识别家属的压力源,减少其压力应激,实施护理干预及情感支持有利于满足家属需求,优化服务,减少医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董莉;余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20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有条件经阴道试产的孕妇(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200例非疤痕妊娠经阴道试产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200例试产成功97例,成功率48.5%,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预后、住院时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增加,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结论 在有阴道试产的合适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是成功的、安全的、可推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但需严格掌握指征,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龙新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芩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腱骨愈合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大鼠腱骨愈合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取40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动物均行大鼠腱骨愈合模型造模.实验组大鼠灌胃黄芩素1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3周、6周各处死10只大鼠并取材,通过生物力学、组织学观察各组腱骨愈合的程度.此外,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肌腱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0.1、1、10 μmol/L)的黄芩素处理,14d后分别进行ALP、茜素红染色.Q-PCR、Western Blot检测Runx2、OSX、OCN、一型胶原以及β-catenin的变化.随后,在肌腱干细胞中加入10 μmol/L的黄芩素,并且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1共培养,14d后收集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β-catenin、Runx2以及OC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3周和术后6周时实验组的腱骨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3周和6周时腱骨界面细胞成熟程度更高,sharpey纤维生长密集度与间质钙化程度更高.ALP、茜素红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芩素均能提高肌腱干细胞的ALP活性,增加矿化结节形成、提高Runx2、OSX、OCN、一型胶原和β-catenin的表达.而β-catenin抑制剂DKK-1后能显著降低黄芩素的这种促成骨作用.结论 黄芩素可以有效促进腱骨界面细胞成熟与腱骨界面的胶原分泌,加速腱骨愈合并提高腱骨愈合质量,这种促进作用呈现WNT/β-catenin信号依赖性.

    作者:江华基;江小成;贺飞林;廖小卿;张文涛;张新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茶多酚联合替硝唑含片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茶多酚联合替硝唑含片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3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3例,对照组(38例)给予替硝唑含片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茶多酚联合治疗,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附着水平丧失、牙齿松动度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与对照组的76.3%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为4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附着水平丧失、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7%低于对照组患者21.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多酚联合替硝唑含片治疗慢性牙周炎能够有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抑制牙菌斑,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其玉;麦洁梅;叶泽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18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AO骨折分型,其中C1型7例,C2型5例,C3型6例;18例患者均采用肱骨远端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并均用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采用Cassebaum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采用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完成手术,均获得定期随访12~48(18±1.1)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连或创伤性关节炎情况发生;随访采用Cassebaum方法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3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9.0%.结论 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应该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李少龙;吴章林;曾参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钆对比剂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成为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发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影像诊断手段,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是通过静脉注射小分子顺磁性对比剂无创地评价组织血流灌注、渗透性等血管特性的功能性成像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全身多系统良恶性病变、动态监测肿瘤放化疗治疗效果、评估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在本研究中作者主要对钆对比剂在DCE-MRI中的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陈仲良;江治民;刘洁;章玉凤;张遇乐;蔡亮;刘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0%,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2.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卓少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部X线平片和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CT对肠梗阻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经手术治疗确诊肠梗阻病人,行腹部平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种方法在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32例肠梗阻患者,腹部平片确诊24例诊断准确率81.25%,CT确诊30例诊断准确率93.75%;腹部平片确诊肠梗阻病因17例诊断准确率53.13%,CT确诊28例诊断准确率87.50%;绞窄性肠梗阻5例,腹部平片确诊1例诊断准确率20%,CT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80%.结论 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梗阻的部位、原因与是否为绞窄性梗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永友;陈建春;蒲书译;王壮波;谢志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mir-17-5p、 mir-92a、let-7b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关系

    目的 探讨mir-17-5p、mit-92a、let-7b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关系.方法 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 及其耐药株A549/DDP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mir-17-5p、mir-92a及let-7b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其细胞存活情况,采用细胞克隆平台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A549/DDP细胞mir-17-5p的表达水平是A549细胞的2.11±0.25倍(P<0.05);A549/DDP细胞mir-92a的表达水平是A549细胞的7.40±1.05倍(P<0.05);而A549/DDP细胞let-7b的表达水平是A549细胞的(26.54±2.90)% (P<0.05);(2) A549转染mir-17-5pmimic,mir-92a mimic以及let-7b inhibitor后对顺铂的敏感性下降(P<0.05);A549/ddp转染mir-17-5p inhibitor,mir-92a inhibitor以及let-7b mimic后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P<0.05);(3)A549转染mir-17-5p mimic,mir-92a mimic以及let-7binhibitor后,细胞形成克隆集落数量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而A549/ddp转染mir-17-5p inhibitor,mir-92a inhibitor以及let-7b mimic后,细胞形成克隆集落数量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4)A549转染mir-17-5p mimic,mir-92a mimic以及let-7binhibitor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549/ddp转染mir-17-5p inhibitor,mir-92a inhibitor以及let-7b mimic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17-5p、mir-92a表达水平升高,let-7b表达水平下降,可以促进肺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以及使肺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下降.

    作者:宋先璐;廖志伟;余宏伟;杨光平;殷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优势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经超声诊断而临床触诊阴性病灶的341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旋切并对其中164例患者进行了BARD活检针穿刺活检,回顾分析了相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麦默通旋切系统较BARD活检穿刺针的诊治优势,同时对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 341例麦默通旋切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164例BARD活检穿刺针患者穿刺成功率为82.19%,麦默通旋切组标本病检阳性率为100%,而BARD活检穿刺针组阳性率仅为76.1%.341例患者中仅5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瘀斑,3例患者出现术后血肿.结论 针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具有微创、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术峰;翟伟林;李盈赢;欧阳蕴瑜;钟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室外引流在小儿脑室-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在小儿脑室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近10年在我院诊治的155例需要更换腹腔分流管更换的患儿,分析脑室外引流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堵管)的作用.结果 更换脑室腹腔分流管是安全,有效的.105例直接更换脑室腹腔分流管的患儿中,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另一组病人(50例),拔除原脑室腹腔分流管后,行脑室外引流,待脑脊液正常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外引流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管更换术中,如发现拔管困难、脑脊液浑浊或者出血,放置脑室外引流管,待脑脊液正常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邓高燕;邓志坚;张焯荣;郑永钦;黄间维;邓丽珊;曾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干扰RNA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对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CNE1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HIF-1αsiRNA转染入CNE13细胞中.WB法测定CNE1细胞内HIF-1α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B法测定CNE1细胞内BCL-2的表达.结果 干扰HIF-1α能有效地促进CNE1细胞的凋亡,同时可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证明HIF-1α因在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凋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来诱导凋亡.

    作者:詹建东;邱前辉;张水兴;陈少华;苏小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克罗米芬的不同使用时机对优思明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的不同使用时机对优思明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妇科生殖内分泌、不孕门诊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优思明治疗3~6个月后LH、FSH、T下降接近正常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停用优思明治疗后下月月经第5~9天开始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治疗3个月;B组:停用优思明治疗后月经第5~9天开始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激素水平、规律月经、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月经规律发生率分别为78.3%、58.3%,两组月经规律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6,P<0.05);A组和B组排卵率分别为78.3%、58.3%,两组排卵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6,P<0.05);A组和B组妊娠率分别为46.7%、26.7%,两组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5).结论 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停药第1个月多数可自然排卵,克罗米芬促排卵时间从第2个月开始,能明显提高受孕率.

    作者:魏守红;吴晓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浆生长素释放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及其营养不良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营养不良COPD组42例,非营养不良COPD组38例)及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Ghrelin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并测定身高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肤皱厚度、上臂中部臂围、血清白蛋白.计算分析血浆Ghrelin水平与营养参数、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COPD组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营养不良COPD组(P<0.01),营养不良COPD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营养不良COPD组(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与绝大多数营养参数呈负相关(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Ghrelin水平升高;病情越重,营养状况越差,Ghrelin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

    作者:张秀珍;罗健平;黄景培;黄小杏;何润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

    目的 探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相应手法治疗1个疗程.两组都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积分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颈曲均有所改善,观察组颈曲值改善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肯定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伍国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β-catenin和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子人宫内膜癌HEC-1-B细胞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用含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的条件培养基分别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 24、48、72 h后,应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β-catenin、E-cadherin基因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C-1-B中β-caten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随着子宫内膜癌细胞在含有黄芪注射液的条件培养基中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中E-cadherin基因表达逐步增强(P<0.05),而β-catenin基因表达逐步减弱(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而且黄芪注射液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β-catenin表达更低(P<0.05),黄苠注射液浓度越高E-cadherin表达更高(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β-caten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使WNT信号通路受到抑制.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欧阳小明;郅程;周芸;廖德贵;赖妙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对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对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10个重点手术科室120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进行管理,比较两组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晓率,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手卫生执行率83.3%、手卫生知晓率81.7%与对照组66.7%、65.0%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5);观察组客户护理满意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 PDCA循环法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有效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知晓率,并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熙乔;黄杰;陈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00例,术后按随机化分为A、B两组.A组遵医嘱给予止痛药,B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环境控制、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指导功能锻炼、耳穴贴压等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术后第1、2、3天数字疼痛评分.结果 B组术后第1、2、3天NRS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其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唐荣妹;郑芸;熊芳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