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刘蓉;宋朝理
白塞病是一种影响多系统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当累及胃肠道时,称之为肠白塞,可有胃肠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表现,但因缺乏特异性而极易误诊阑尾炎、炎性肠病等.本文报道1例肠白塞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诊疗进展.
作者:吴旦斌;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3例中12例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呈局限性分布.其多层螺旋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13例;(2)小气道的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黏液栓3例;(3)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小空洞影2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4)有副鼻窦炎病史11例,常累及上颌窦;(5)DPB治疗前后CT变化,经治疗1~3个月后复查,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DPB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悦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方案隐匿的方法(按顺序编码、不透光、密封的信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西药基础上配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煎服,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症状积分(Gerd Q),评分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GerdQ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且实验组食管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治疗后(15.01±7.79 mmHg)较治疗前(14.35±7.83 mmHg)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厚朴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食管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
作者:余丹纯;贾林;余永森;刘静;黄耀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年来,Kisspeptins的发现使人们对调控青春期和生殖的神经内分泌轴有了新的认识.Kisspeptins不仅是促进GnRH分泌的上游因子,而且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主要表现在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青春期的启动以及生殖功能的调控等方面.通过对健康人群及生殖内分泌紊乱患者的观察,发现Kisspeptins可以刺激GnRH分泌,后者诱导LH分泌,而且增强LH的脉冲频率.这些研究表明Kisspeptins将成为生殖内分泌研究的热点,并为生殖内分泌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目前许多动物试验研究证明Kisspeptins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存在潜在的作用,如卵巢的功能的调节、胚胎植入及胎盘的形成.本文将集中收集关于Kisspeptins调控GnRH的脉冲式分泌的现有的依据,特别是青春期启动及生殖内分泌方面.
作者:石明晴;周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低危阴道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3月,阴道分娩且无会阴侧切指征的初产妇18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6例,对照组96例,观察组在胎头着冠后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则按照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及裂伤程度、会阴水肿情况、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X2=5.419,P<0.05),会阴水肿发生率低于观察组(Z=-2.3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会阴裂伤程度(Z=-0.647,P>0.05)、产后2h出血量(Z=-0.423,P>0.05)及新生儿窒息率(Z=-0.48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减轻了产妇会阴损伤程度,没有造成明显的分娩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柳红;明雅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科护士焦虑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以促进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焦虑原因有:易发生护患纠纷;家庭角色缺失;工作强度大易发生差错;睡眠质量差;职业效能下降.采取对策:管理者合理选择护士;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冲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重视自身调节;提高待遇等.认为管理者要合理选择急诊护士,注重护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急诊护士应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中的矛盾,注意维护自己良好的心态.
作者:汪洁;曾海燕;罗秋英;黄金花;吴慕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复合手术内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及介入方式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3例复杂动脉瘤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及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复合手术室内配合情况.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良好,术后无感染并发症.患者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l例.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是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术中护理配合要求高.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术中高效的器械配合、复合手术室内合理的器材布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苟艳霞;姚艳;王刚;张军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Q-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ASPP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肉瘤细胞中ASPP2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转移能力;co-IP实验检测β-catenin和E-cadherin相互作用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水平.结果8例手术标本Q-PCR检测发现,骨肉瘤组织中ASPP2 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4株骨肉瘤细胞系中(OS187、SAOS2、HOS和MG63)ASP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成骨细胞明显减少.过表达ASPP2蛋白的SAOS2其转移能力明显减弱,同时β-catenin和E-cadherin相互作用水平增加,而β-catenin核转位减少.结论ASPP2可以减少骨肉瘤细胞SAOS2的转移,其机制可能的通过稳定β-catenin-E-cadherin复合体,抑制β3-catenin核转位.
作者:郑少伟;钟浩博;缪海雄;刘伟乐;李胜发;陈楚群;孙春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适配子快速检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方法 利用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其高特异性适配子,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亲和力,终选出一条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适配子.枸橼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颗粒.建立基于免标记纳米金和适配子的分析方法,并对其方法进行考察.结果 通过6轮筛选得到三条NSE的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适配子,其中,a适配子特异性高.同时利用筛选得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a适配子和纳米金颗粒建立一种快速检测NSE抗原的方法.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为肺癌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赵运旺;朱家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涉及范围广.医学影像专业医学生真正进入临床成为合格的影像医师必需经过科学的、具有实效的临床教学阶段.迷你临床评估演练(Mini-CEX)作为一种重要的、先进的临床教学方法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内科、外科、口腔及护理等临床科室以评价各类医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目前国内大陆地区尚未见Mini-CEX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科中的研究和报道.Mini-CEX应用于医学影像专业的临床教学评估,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影像思维,促进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水平.该方法在影像学科初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灵艳;胡振彬;朱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中心静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错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以1例因“右前臂动静脉内瘘处疼痛1月余”入院的肾衰竭置管透析的老年男性患者为对象,分析其右上肢静脉造影特点,从中探索其处理方法.结果 造影结果显示右前臂桡静脉、头静脉血流缓慢,局部表浅静脉迂曲、增粗,肱静脉中段大量侧枝循环形成,上腔静脉近端呈支架置入术后改变,支架近端见一局限性狭窄,且支架中段断裂、错位;遂置入10 mmx40 mm球囊再次扩张狭窄段及支架,造影示:狭窄基本解除,支架内血流恢复通畅;术后患者右前臂无疼痛,右上肢体水肿完全消退.结论 对于支架置入术后上肢疼痛的患者应考虑支架错位甚至断裂的可能;造影是明确支架状态的有效措施,且可直接指导支架异常的处理.
作者:区景运;胡波;尹良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叶酸和活性叶酸补充对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人群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实验收集我院30~40岁有既往流产史或畸形胎儿史女性并记录实验对象体质量指数.从中筛选MTHFR677 1298基因突变的高风险人群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实验组给予活性三代叶酸800 μg/d,对照组给予叶酸800 μg/d.每周电话回访记录流产、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例数.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年龄、流产次数、基因突变风险等级及服药时长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平均40周的电话回访跟踪,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足月正常胎儿32例、早产儿4例、早孕期流产2例、晚期流产1例;实验组1例中途退出,足月正常胎儿30例、早产儿l例、早孕期流产5例、晚期流产2例.两组娩出活胎均无神经管畸形胎儿及其他结构畸形胎儿.两组妊娠结局经Mann-Whimey U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MTHFRC677T、A1298C基因突变高风险人群给予甲基四氢叶酸无明显益处.建议高龄、有不良妊娠结局史女性叶酸每日补充量可由400 μg/d提高至800μ g/d.
作者:王纯叶;钟婉平;黄良喜;陈剑虹;李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心梗后心衰是慢性心力衰竭中常见的类型,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反应迅速、持续的激活是心梗后心衰的重要特征.适当的炎症反应可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促进瘢痕形成及缺血心肌的恢复,而炎症反应过度、持久激活可促进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释放坏死物质,通过激活TLR介导的通路、补体系统以及ROS诱导的通路调控NF-κB相关通路,激活体内固有免疫.同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了炎症过程.如何通过调控心梗后心衰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病理性重构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炎症反应激活过程中的细胞基础及相关通路两方面,对炎症反应在心梗后心衰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系统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心衰过程中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抗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雪岩;李成花;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l8例经病理证实的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或MRI),与病理对照,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11例发生于20岁以下,女性12例;病灶体积常较大,12例大径线大于3 cm;CT值约20~40 Hu,大部分密度均匀;T1WI信号较低,T2WI呈高信号,2例其内可见低信号;增强扫描早期无强化,延迟期轻度强化.结论 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影像学方法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兰菁;许乙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泛素蛋白酶系统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Fbw7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结合单位,参与泛素化降解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有关的重要分子,其调控异常在肿瘤细胞中极为常见.Fbw7调控的底物包括一系列促癌分子和癌症相关转录因子,被认为是重要的抑癌分子.比如Fbw7可以通过调控Cyclin E、c-Myc、AuroraA减少因细胞周期异常而造成的染色体不稳,通过调控p63、Mcll来影响细胞损伤修复并增加细胞凋亡,通过调控TGFβ3、mTOR抑制肿瘤转移,再者可以通过对Notch和Bcl2家族分子的调控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因此稳定Fbw7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表型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就Fbw7结构功能、突变机制,调控通路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林靖;刘蓉;宋朝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膜联蛋白A1 (Annexin A1)蛋白在异丙酚对脓毒症大鼠肠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股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脓毒症模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异丙酚组、脂肪乳组、内毒素+异丙酚组、内毒素+脂肪乳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1(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AnnexinA1表达;HE染色比较各组肠组织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Annexin A1表达明显降低;脂多糖+异丙酚组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降低,AnnexinA1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有明显的保护和抗炎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膜联蛋白A1蛋白相关.
作者:陈茜;赵天云;郭小花;潘永英;刘文兴;宋兴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传统手术组)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并根据年龄段再次分2组.分析4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传统手术组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组中低龄组与高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较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作者:李荧;赵宏辉;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我院脊柱骨科与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13例行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14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无内固定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按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疗效评定标准17分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复查颈椎X线平片及颈椎MRI,了解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内固定对其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1~56个月随访,平均29.7个月,除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性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11.7分升高至末次随访时14.9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有出现鹅颈畸形的现象.结论 无论是否行内固定,颈椎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高飞;薛旭凯;江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使用两种扩增仪进行常规扩增和毛细管电泳,观察两种扩增仪对结果的影响以及有何不同.方法 运用PowerPlex试剂盒对DNA在Applied Biosystems 9700和Hema 9700两种扩增仪上进行扩增,扩增包括对血卡进行直接扩增和对提取后的DNA进行扩增,然后在Applied Biosystems 3130XL上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同一DNA进行5次重复试验进行扩增仪的稳定性检测;使用7种非人样本DNA进行种属特异性检测;运用不同稀释度的2800阳性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对使用两种扩增仪扩增检测后的所有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 使用两种扩增仪进行扩增检测后,其分型结果在两种扩增仪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其分型结果均稳定准确且在两种扩增仪上呈现一致性,种属特异性检测结果一致,灵敏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两种扩增仪在进行常规扩增检测时,其结果在两种扩增仪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其结果呈现出一致性,两种扩增仪均可应用于常规扩增.
作者:吴小芳;陆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共60个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包括结节的内部回声、边缘特征、纵横比、有无钙化、钙化类型及血流信号的分布特征等.并与同期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9例共48个甲状腺良性结节(≤10 mm)进行对比.结果 在内部低回声、边界模糊、细钙化、纵横比≥1及血流信号分布方面,研究组癌结节与对照组良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涛;高转转;张良西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