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永;陈焕群;崔冰;王忠启
目的 系统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anfang,CNKI,VIP中关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4月.按纳入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66例.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69~–0.40,P<0.001)、总胆固醇(MD=–1.17,95%CI:–1.30~–1.03,P<0.001)、三酰甘油(MD=–0.51,95%CI:–0.55~–0.47,P<0.001)、C-反应蛋白(MD=–2.40,95%CI:–3.25~–1.55,P<0.001),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MD=–1.52,95%CI:–1.68~–1.36,P<0.001)和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MD=–1.67,95%CI:–1.89~–1.46,P<0.001).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D=0.11,95%CI:0.06~0.15,P<0.001);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上述结果尚需更多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小龙;武宁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我院应对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带来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法 对本院年龄在20~50岁育龄的女性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追溯过去2年生育情况及因妊娠及生育导致的缺岗情况.结果 31~40周岁年龄段妊娠率高,各年龄段妊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孕期对临床工作的负荷感受影响首志愿是否愿意提前结束产休上岗(P<0.01).灵活排班方式和一定激励措施对护理人员有一定吸引力.出生年份、职称、担任职务是影响提前结束产休上岗意愿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的增长不能满足因妊娠及生育产生的缺岗位空缺.结论 建立完善的婚育意愿上报机制,合理规划招聘计划,激励产休未完的护理人员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建立护理人才库及机动护士库,重视男性护理团队的发展等措施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能有效应对二孩政策导致的缺岗潮.
作者:周淑芬;谢翠媚;邓敏娉;李玲;卢溢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64排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每例患者均行主动脉增强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成像等方法后处理,使内膜片、真假腔、破口和再破口、受累分支及主动脉夹层血栓获得良好显示.结果 依照DeBakey分型,其中I型43例(35%),II型6例(5%),III型74例(60%).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覆盖范围大、对小分支显示能力强,能准确、快速地诊断及评估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影像信息.
作者:欧阳永;陈焕群;崔冰;王忠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CD11c是主要分布于髓样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细胞的活化、转化和增殖等一些重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CD11c+细胞在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真皮层血管周围、淋巴结内大量聚集提示CD11c+细胞不单纯是由局部细胞产生的,很可能是是由其他细胞产生并通过全身的淋巴-血液循环运输到炎症部位并参与皮肤局部炎症反应的.CD11c+细胞的这种参与作用又与T细胞(Th1/Th2/Th17)、角质形成细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CD11c+细胞可通过影响T细胞的分化来参与皮肤炎症反应.皮损处不同表型CD11c+DCs的激活是决定特应性皮炎向Th2/Th1免疫应答发生的关键.银屑病皮损处CD11c+DCs可以诱导活化的Th1/Th17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NF-γ/IL-17.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人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产素,可以激活CD11c+DCs,进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另一方面,CD11c+DCs通过分泌IL-36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一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使其过度增生从而加剧皮炎反应.
作者:杜林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中将盆骨作为危机器官进行计划设计的剂量学优势,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IM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1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进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采用6MV X线,多野共面照射,每个患者设计4个IMRT计划,两个7野计划IMRT7f和BMS-IMRT7f,1个5野BMS-IMRT5f计划和9野BMS-IMRT9f计划.IMRT7f为未对盆骨限量的7野调强计划,BMS-IMRT5f、BMS-IMRT7f和BMS-IMRT9f分别是将盆骨视为危机器官的5野、7野、9野调强计划.IMRT7f和BMS-IMRT7f比较,旨在分析对盆骨限量的计划对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其他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的影响.BMS-IMRT5f、BMS-IMRT7f和BMS-IMRT9f相互比较,研究不同射野数量对盆骨保护的剂量差异.结果 BMS-IMRT7f与IMRT7f相比,等剂量线在盆骨处分布更加紧凑.BMS-IMRT7f与IMRT7f在PTV适形性和均匀性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是BMS-IMRT7f在盆骨保护上明显优于IMRT7f(P<0.05).BMS-IMRT9f和BMS-IMRT7f计划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明显优于BMS-IMRT5f(P<0.05);在盆骨和小肠保护方面,BMS-IMRT5f和BMS-IMRT7f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BMS-IMRT9f在低剂量区照射面积大,而在高剂量区照射面积小.在直肠保护方面,BMS-IMRT7f对直肠的照射面积小.BMS-IMRT9f对膀胱的保护好,BMS-IMRT7f次之.从跳数MU上分析,BMS-IMRT5f跳数少,BMS-IMRT9f跳数多.结论 BMS-IMRT7f在不牺牲计划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的基础上,较好的保护了盆骨,但略微增大直肠、小肠和膀胱的高剂量区.BMS-IMRT7f在PTV适形性、均匀性和危机器官保护上,优于BMS-IMRT5f,略差于BMS-IMRT9f.BMS-IMRT9f跳数较多,治疗时间较长.从剂量和实际执行效率来说,BMS-IMRT7f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郝丽霞;程欢欢;王晓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的脂肪变程度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及饮酒情况分组:CAP<238 db/m组为正常组,CAP≥238 db/m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CAP、肝脏硬度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AP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高于正常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CAP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r=0.726,P<0.05),得出回归方程为:Y=77.417+2.503X(Y为CAP,X为体质量).结论 体质量为2型糖尿病脂肪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变程度与体质量的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
作者:潘琼华;王为民;苏庆建;许华智;颜新;杨丽;张君;李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在镇静镇痛下纤支镜取活检术中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全麻下纤支镜取活检术患者共40例,男22列,女18列,年龄52~85岁,随机编号选择麻醉方式:右美托咪定组(20例),丙泊酚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组患者的血压、脉指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右美托咪定组相比,丙泊酚组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手术时间延长(P<0.05),发生呼吸抑制率及心肌缺血率更高(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下行纤支镜下活检术可降低患者心率、血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呼吸抑制及心肌缺血的风险.
作者:廖科;陈维永;柯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术中使用乌司他丁联合氟比洛芬酯对结肠癌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及快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电脑随机分组分为乌司他丁(W)组、氟比洛芬酯(F)组、乌司他丁+氟比洛芬酯(WF)组及对照(C)组,每组20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势阿曲库铵联合七氟醚维持麻醉.W组在术前、手术结束时给予乌司他丁5000 U/kg.F组在术前、术后24、48、72 h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WF组于术前、手术结束时给予乌司他丁5000 U/kg,于术前、术后24、48、72 h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C组在WF组给药同样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W组、F组在WF组用药而本组不用药时也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患者都采用切口局部麻醉镇痛,不使用阿片类术后镇痛药.于麻醉前(T1)、术后6 h(T2)、24 h(T3)、72 h(T4)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取静脉血浆检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W组、F组、WF组的T2、T3、T4时间点血浆TNF-α与IL-1β含量较低(P<0.05),VAS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早(P<0.05).与WF组比较,W组、F组的T2、T3、T4时间点血浆TNF-α与IL-1β含量较高(P<0.05),VAS疼痛评分较高(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晚(P<0.05).各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癌根治术术中使用乌司他丁联合氟比洛芬酯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魏湘华;谭晓红;王志仪;李文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新生儿脓毒症病情进展迅速,急性肾损伤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其常见的器官功能损害,需及早甄别,以免器官功能损害加重而危及生命.充分液体复苏是逆转脓毒症所致组织低灌注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资料,经过积极扩容、补充凝血因子及抗感染等治疗,第1小时扩容量达115 mL/kg后患儿循环状态趋于稳定,凝血指标、肾功能恢复正常,而避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杨艳章;杨艳芳;王莉;陈凤琴;徐丽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软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方法有截肢术与保肢术两种.本文报道1例肱骨软骨肉瘤患者行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术的结果,随访12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讨论肱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适应症等,以期对软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孙继高;孙继飞;姚俊浩;蔡余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广东省内三家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的膀胱癌标本120例,同时选取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29在膀胱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429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同时观察miR-429过表达或者敲除时T24细胞(膀胱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膀胱癌组织miR-429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Ⅲ+Ⅳ期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膀胱癌(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miR-429过表达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增加,凋亡减少;而miR-429敲除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结论 miR-429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斌;房杰群;温似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作者:陈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癌的诊治方法,为相关临床诊疗作参考.
作者:晏锦胜;陈妍凝;何晓华;赵建夫;赵仓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结果 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田素升;张炜;范海涛;燕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临床工作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死亡的患者脑组织普遍存在严重的缺血损伤,涉及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出现(3 d~2周)之前脑组织内所发生的病理生理事件,包括脑灌注、微循环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酶的消化作用导致基底膜IV型胶原蛋白缺失,分布于蛛网膜下腔的血清、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促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血管收缩,血小板的活化及在微血管内聚集打断脑循环导致脑灌注不足、局部缺血加剧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及进展做一综述,为未来能更好控制这些继发性事件、有效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依据.
作者:单宏宽;刘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形性腺瘤常见于腮腺,以30~50岁为多见,罕见低龄患者;其复发率高,并且具有癌变的潜在危险,在低龄患者中复发率较成人偏高.因此,在临床应尤其重视对低龄原发多形性腺瘤的治疗,这对预防其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1例原发低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与与年龄的关系,并得出:早期发现,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切口,术后随访可有效降低低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
作者:胡琛;张磊涛;罗醒红;张凯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max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作者:周维风;高光健;杨继文;戴云海;程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两种检测方法在胚胎停育患者胎儿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78例胚胎停育患者清宫后的妊娠组织行细胞培养后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若培养失败,采用FISH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胚胎停育患者的妊娠组织,染色体培养且成功用于核型分析者38例,其中检出正常核型23例、异常核型15例、常染色体三体8例、三倍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结构异常3例.40例染色体培养失败,采取FISH检测,检出正常染色体15例,异常染色体25例,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占19例、三倍体2例、45XO 4例.结论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对胚胎停育的妊娠组织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异常核型和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有明显差异,对胚胎坏死时间长的妊娠组织,FISH成功率更高.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为下次妊娠提出指导意见.
作者:何淑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接受套扎术后患者的预后与生存情况.方法 入选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套扎的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与生存时间.结果 随访期内对照组的再出血高于观察组(54.7%vs 17.6%,P=0.000),且再出血量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期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31及32月,而对照组分别为21及16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9,P=0.002).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Child-Pugh A级B级患者的再出血时间间隔延长、再出血率降低、再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对Child-Pugh C级患者的疗效尚有待更多病例验证.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患者应尽早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Child-Pugh C级患者采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并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栩聪;林谦益;陶克奇;麦永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1(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CADM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测,染色结果通过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HMIAS-2000)进行染色强度和阳性率判定.结果 CADM1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记条带中CADM1的灰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M1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表达下调或者失活的现象,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可参考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艳芬;钱怀萍;胡淑娟;陈仰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