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龚云;吴雪梅;仲秀艳;周德萍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01~2012-12在该院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473例,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结果473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6例60例次(12.68%),其中神经根刺激症状16例,伤口感染10例,脑脊液漏8例,泌尿系统疾病7例,消化系统疾病6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心肺系统疾病8例,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除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操作外,围手术期间有针对性的预防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华;李荣祝;韦建勋;尹东;梁斌;丘德赞;韦敏克;唐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门诊收治疑似气管异物患者56例,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支气管镜检查作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共检出气道异物患者52例,1例误诊为肺炎,后经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漏诊2例,假阳性1例。多层螺旋CT检查及气管镜对气道异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 P >0.05)。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螺旋 CT 灵敏度为96.23%,特异度为66.67%,诊断符合率为94.64%。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气道异物,具有灵敏度高、符合率高特点,诊断时应结合病史、临床体征,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儿童检查应以低剂量扫描,避免辐射损伤。
作者:金勤剑;曾少良;祖孝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影(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的疾病构成、诊断技术及疾病与影像学特点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9例连续性肺部mGGO病例的基本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边缘特征、GGO百分比、内部特征、邻近特征、结节外表现)。根据确诊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并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结果19例肺部mGGO结节中良性病变4例(良性病变组),恶性15例(恶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中CT表现分叶征(86.7%)、边界清楚(86.7%)和血管集束征(80.0%)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GGO百分比≤50%为14例,良性病变组仅1例(P=0.016)。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部位、内部特征、结节外表现及结节至壁层胸膜距离在良恶性病变组中均无差异(P均>0.05)。11例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均获确诊。结论肺部mGGO结节的CT表现对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肺部mGGO结节确诊率高。
作者:蒋玲玉;秦志强;王毅;韦海明;陈桂荣;段世焕;卢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乡镇医院蜂螫伤救治经验。方法对82例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蜜蜂螫伤29例,黄蜂和胡蜂螫伤53例。出现风团皮疹80例,占97.6%;过敏性休克7例,占8.5%。经排毒、解毒、脱敏抗休克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救治成功率达98.8%(81/82)。1例死于休克并发肝肾肺功能衰竭,病死率为1.2%。结论蜂螫伤是临床重症,乡镇医院医生应不断提高蜂螫伤救治知识和技能,大限度地提高蜂螫伤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陈锡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药物变态反应( DA)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对该院2012年发生的147例D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性反应79例(53.7%),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皮肤反应68例(46.3%)。导致DA的药物前三位是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高,发生快,症状重,口服及局部外用药发生率较低,发生慢,症状轻。经停药(或换药)、抗过敏、对症、激素治疗均缓解或好转,6例过敏性休克均治愈。结论应加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等新药、中药的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经过,及时发现DA及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对27例(41眼)中重度的结膜松弛症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37眼裂隙灯下检查松弛的球结膜完全消除,结膜褶皱消失,结膜切口愈合良好,有效率为90.24%。结论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是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的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方法。
作者:宋晗;韩素珍;王洁;马艳波;马秋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的(1999)17号文件精神,入编正式期刊要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为此,来稿中请书写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论著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连排,不分段。其它文体可采用报道指示性摘要。摘要均用第三人称写法。关键词尽可能选用《医学索引》( 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语。重点文稿还须增加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任选)等。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0-09~2012-09该院住院脑损伤高危儿281例列为治疗组,将随访门诊监测脑损伤患儿232例列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监测两组患儿,比较两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中正常化86例(30.6%),显效138例(49.1%),有效57例(20.3%),无效0例;对照组患儿中正常化0例,显效17例(7.3%),有效152例(65.5%),无效63例(27.2%)。治疗组治疗后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进展。
作者:张雪艳;徐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26岁,门诊以“足月妊娠,先兆临产”诊断收入产科,因羊水过少且有相对性头盆不称,需行剖宫产手术。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均属正常范围,无药物过敏史。隔日,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利,母子平安。术后为防止出血,遵医嘱给10%葡萄糖500 ml、止血敏2.0 g静脉滴注,5 min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心慌,随即出现呼吸困难,颜面、口唇及全身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至测不到。
作者:陈大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感觉神经移位一期联合修复尺神经高位(肘关节以上)损伤,手内在肌组织学变化及吻合口神经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雄性猕猴6只,以上肢为研究单位,6只动物双侧上肢随机分为3组,每组4侧上肢。 A组(实验组):于上臂上段切断尺神经,再重新端端吻合。于远端切断桡神经浅支,移位于腕部与尺神经(外膜开窗)作端侧吻合。 B组(对照组):于上臂上段切除尺神经3 cm,两断端分别折叠结扎,腕部处理同A组。 C组(对照组):上臂部尺神经处理同A组,腕部不作神经移位。观察术后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萎缩程度。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猴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端侧吻合口、端侧吻合口以远的神经干及小鱼际肌组织,做成切片,光镜下观察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到A组雄猴手内在肌恢复自主活动,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不明显;B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程度较C组轻;C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明显萎缩。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A组神经纤维数量、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B组术后神经纤维数量、密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无明显变化,但未见肌肉出现变性坏死现象。 C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肌纤维数量亦明显减少,终大部分肌纤维萎缩伴玻璃样变,间质出血,肉芽组织形成。结论感觉神经移位能有效防止手内在肌萎缩、变性、纤维化,为高位损伤修复后的尺神经的再生、长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梁斌;李荣祝;韦绍仁;刘勇;韦爱仙;莫冰峰;楚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胆固醇( 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观察组血清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TC和高LDL-C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而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关联。
作者:陆智东;潘庆登;黄永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持续时间对大鼠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共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 A组:成模后血糖升高4 d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12 mmol/L之间;B组:成模后血糖升高持续8 d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C组:成模后血糖升高持续2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D组:未控制血糖。以正常血糖大鼠5只为正常对照组。对糖尿病大鼠分别于4 d、8 d、15 d及4周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CD8+及CD4+CD25+/CD4+T淋巴细胞比率,以评价不同高血糖持续状态对正常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组及B组大鼠4、8、15 d及4周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2) C组大鼠在15 d外周血CD4+比例下降,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 P<0.05)。经控制血糖后,C组大鼠在4周时外周血CD4+比例较15 d时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D组大鼠在15 d及4周外周血CD4+比例下降,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4)各组大鼠各阶段的CD4+CD25+/CD4+T淋巴细胞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糖持续时间超过2周以上即可对大鼠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产生部分影响。在高血糖持续时间超过2周后糖尿病大鼠体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表明长期高血糖可以对糖尿病个体免疫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余劲明;蔡德鸿;张桦;陈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常规放射治疗(CRT)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及动态心电图( DCG)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72例胸部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IMRT组和CRT组,每组36例,分别于治疗前、中、后进行24 h DCG监测,分析两组DVH参数及DCG改变情况。结果 IMRT组心脏V30、V40、V50均明显低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IMRT组及CRT组治疗前、中、后DCG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中、后IMRT组DCG异常发生率均低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引起DCG改变,但在相同剂量照射时,IMRT组心脏受照体积减少,对DCG影响更小。
作者:杨苏萍;覃晓波;蒿艳蓉;张琴;陈甲信;莫晓云;肖和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道裂孔疝附加抗反流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例新生儿食道裂孔疝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患儿手术顺利,术后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体重明显增加。结论重症新生儿食道裂孔疝应尽早手术,同期附加Toupet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吴骏;曹辛;洪伟;张鸿;高云鹏;杨仕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对以男性因素为主的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30个以男性因素为适应证在我中心接受IUI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处理前、后的精子前向运动数和精子回收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结果(1)根据处理前前向运动数分成三组:<20×106/ml组、>20~<100×106/ml组和≥100×106/ml组,各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08%、12.79%和12.50%,各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处理后前向运动数分成三组:<10×106/ml组、>10~<20×106/ml组和≥20×106/ml组,各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42%、10.59%和12.57%,各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处理后精子回收率分成两组:<25%组和≥25%组,两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45%和12.7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UI的妊娠率随着精液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精子回收率的升高逐渐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世凯;黄莉;覃捷;何冰;成俊萍;薛林涛;陆建柳;玉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一位的肿瘤,该病的治疗方法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质量的评价模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许多新技术的使用和手术器械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超声刀和Ligasure血管结扎系统等免结扎技术的应用。现就超声刀和Ligasure血管结扎系统等免结扎技术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伟龙(综述);赵仁峰(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采取强化管理措施后医院病区护士戴手套工作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对该院71名护士进行戴手套工作手卫生强化管理,比较强化管理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强化管理护士戴手套工作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取强化管理措施后,护士戴手套工作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应定期强化手卫生管理措施。
作者:卢燕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在基因多态性领域,基因研究表明胰岛素作用、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代谢、性激素功能失调、卵泡形成等相关影响基因以及慢性炎症因子均可能参与PCOS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敏(综述);王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