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莫祖聪
目的:研究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大鼠体外循环( CPB)转流期间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组)10只,右侧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体外循环组(RC组)10只。两组转体循环后转流1 h。在转流前,定于动脉静脉置管成功后为T0;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30 min为T1;体外循环后1 h为T2。3个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血气及乳酸含量,计算动静脉血氧分压差( Pa-vO2)。结果两组大鼠乳酸、Pa-vO2和血压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心率、乳酸和Pa-vO2的组间和分组间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心率和乳酸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能改善大鼠体外循环后的灌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能力,改善机体的微循环。
作者:黄倩;张炳东;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sTBI患者(GCS评分3~8分),入院后随机分为IIT组100例及常规胰岛素治疗(conventional insulin treatment ,CIT)组100例。 IIT组血糖(blood glucose,BG)控制在3.9~6.1 mmol/L,CIT组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患者入院后即开始采用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疗效(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结果治疗期IIT组BG低于CIT组( P<0.01),低BG发生率、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均高于CIT组( P<0.05或P<0.01)。伤后6个月,两组在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并不能改善sTBI的预后,且增加了低BG发生率,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是比较理想的水平。
作者: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莫祖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加化学灭活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例施行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加胆囊化学灭活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术后6周经引流管注入95%无水酒精进行胆囊化学灭活,未发生胆瘘、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1~3年无一例再出现“胆囊炎”症状。结论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加化学灭活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创伤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温钦;何暖坚;廖伟明;曾迪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8~2013-10应用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2例的手术疗效和经验。结果62例均成功取净结石。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肝功能及血、尿淀粉酶,术前肝功能异常者术后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均明显下降,无一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增高。1例出现腹腔引流管引流淡黄色胆汁,3 d后自行消失。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2~8周复查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62例均未见明确残石影,5例报告乳头狭窄影,但无自觉症状及体征,未予处理。术后3~6个月复查B超,报告胆管积气影3例,未予处理。结论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威;黄雄;陈安平;易斌;王佳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胸水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01~2014-01该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行胸水CA125测定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确诊为肺炎旁胸腔积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胸腔积液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胸水CA125水平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胸水CA125<68.6 U/ml 3例,68.6 U/ml≤CA125≤600 U/ml 17例,>600 U/ml 10例;对照组胸水CA125<68.6 U/ml 1例,68.6 U/ml≤CA125≤600 U/ml 28例,>600 U/ml 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胸水CA125水平测定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凌;覃雪军;陆爱玲;王武;韦彩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9-01~2013-06在该院行胃癌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0天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拔除胃管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并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志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92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统计术后并发症。292例患者中,前列腺癌12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106例,增生并慢性前列腺炎症28例,前列腺增生伴上皮内肿瘤18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15例,前列腺结核2例,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1例。结果采用6+X 点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阳性率为41.78%,平均穿刺针数6+1.73。术后并发症:血尿43例,血便25例,发热20例,少量出血20例,腰痛16例,尿痛14例,排尿不.11例,大出血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方便,时间短暂,并发症少,前列腺癌检出率高,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林韵;王小燕;沈桂新;康利克;凌冰;贺琰;董晓圆;刘泰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认识并改变不良习惯。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现状是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不高,依从性差。该文综述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与具体运用,以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做好冠心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贾赟丽;李金莲(综述);金献萍(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在胎盘植入( 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1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PI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血流分布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56例PI患者,CDFI成功检出38例,漏诊18例,检出率为67.9%。结论 CDFI检查有助于PI的检出,结合病史,重点分析血流分布特点有助于降低PI漏误诊率。
作者:李忠文;庞业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包括Phenomenex 溍Synergi 4 u Polar-RP 80A色谱柱(250 mm ×4.6 mm,4μm),甲醇-水(用冰乙酸调pH至2.8)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0~17 min,10%~40%甲醇;18~37 min,40%~60%甲醇,检测波长256 nm,柱温25℃,体积流量1 ml/min。测定12批滇桂艾纳香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12批药材依法检测得到256 cm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1个特征峰构成的滇桂艾纳香指纹图谱,其中2号峰为原儿茶酸,4号峰为绿原酸。12批的相似度>0.99,说明12批药材性能良好。结论该方法提供滇桂艾纳香的鉴别方法,有助于推广滇桂艾纳香药材的应用以及为中成药的中间体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Leelakittisin Benjakarn;蒋伟哲;黄兴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半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主要通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缩短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占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 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5.0%、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三组住院病死率、脱机成功率和48 h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程序化脱机法和智能化脱机法与经验性脱机法比较,均可减少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郭炜妍;王宝华;白静;张军伟;唐明贵;王印华;安立红;浦践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伞式腹壁悬吊装置在动物实验中行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头实验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伞式免气腹技术(伞式组,n=15)和气腹技术(气腹组,n=12)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建立手术空间时间、胆囊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意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伞式组建立手术空间时间、胆囊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气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伞式组有2例出现大网膜钩挂于伞叶上。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大出血、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术中意外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7)。结论应用伞式腹壁悬吊装置在动物实验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吴东波;邵新华;冯泽荣;刘杨桦;何纯钢;刘超;覃素娇;陈湘;包延丽;杨胜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院2005~2012年收治的3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梅毒的临床表现以皮疹、黄疸为主。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均阳性。选用青霉素静滴2~3周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使用青霉素静滴,疗效满意。常规开展孕期梅毒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可明显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潘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03~2013-05收治的119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椎管内麻醉组(85例)和全身麻醉组(34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5例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34例接受全身麻醉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椎管内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 P<0.05)。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采取相应措施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前进行正确评估之后采取适宜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配合有效的术前安抚以及术后访视工作,可降低老年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宜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