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循证护理

李佩竹;何庆秋;伍红;黎意芬;林茵;谭守勇;刘健雄;陶曙;张克迅;陈其琛

关键词:结核病, 流动人口, 循证护理,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社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确定护理问题为社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到文献187篇.对文献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评价、提取分析并计算结果,得出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设实验组17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对照组174例,按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96%患者能按医嘱规律治疗和按时复查,治愈率达98%;对照组88%患者能按医嘱规律治疗,86%患者按时复查,治愈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循证证据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与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低温降低流量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探讨

    目的 探讨浅低温降低流量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符合条件的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根据体外循环温度及流量控制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浅低温(鼻温30~32 ℃),降低流量2.0~2.2 L/(min·m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停跳体外循环方式[鼻温(33~35 ℃),流量2.6~3.2 L/(min·m2)].抽取颈静脉血检测转机前及转机后20、40、60 min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结果 实验组转机20、40、60 min FHb数值(mg/L)分别为(243.73±104.52)、(342.33±115.78)和(386.13±122.79),而对照组数值分别为(513.60±213.47)、(607.53±291.93)和(742.80±282.74).两组各时间点对照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浅低温降低流量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中血液破坏较传统不停跳体外循环方式小,具有血液保护的作用.

    作者:黄爱兰;林辉;温红;易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0例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夹板内固定治疗,术后CT检查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8例,良2例,差0例;12个月复查结果为优29例,良1例,差0例.结论 可吸收夹板在髁突颈内固定术中效果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作者:梁一雷;苏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持续心肌逆行灌注下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自体氧合机血的方法,进行双瓣膜置换术加改良迷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组27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施行手术.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 ℃)维持,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通过压力和容量控制的冠状静脉窦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完成心内主要操作后复温,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结果 27例全部存活,术中出血量少,未发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及脑栓塞.随访4~26个月,其中22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偶发房扑2例,经服用乙胺碘呋酮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中低温体外循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下的双瓣膜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历时缩短,安全性高.

    作者:罗又桥;方海宁;谭伟;李树松;曹辉庆;赖纪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现就该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谭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曲安奈德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不同面积的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14例门诊患者分瘢痕面积<5 cm2组、5~10 cm2组及>10 cm2组,各组均予曲安奈德局部皮损内注射后联合液氮冷冻,并加强护理.结果 114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瘢痕面积<5 cm2组42例,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5例;瘢痕面积5~10 cm2组33例,痊愈8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8例;瘢痕面积>10 cm2组39例,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15例.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6.595,P<0.05),说明瘢痕疙瘩面积越小,疗效越显著.所有病例无注射部位皮肤萎陷、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多毛等副作用出现.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肯定,且瘢痕面积越小治疗效果越佳,提示宜在瘢痕的早期阶段积极治疗.

    作者:黄云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该院2009-01~2011-06行胸膜活检的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共行142次胸膜活检,1次成功检取组织105例,共197块;2次成功检取组织8例,共13块;3次成功检取组织7例,共10块.其中确诊结核性胸膜炎52例,胸膜转移瘤41例,间皮瘤2例,支气管黏膜淀粉样变合并胸腔积液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增高症1例,慢性炎症12例,未取到胸膜者11例.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胸膜反应3例,合并气胸6例,出血16例,术后发热17例,肿瘤细胞针道种植1例.结论 胸膜活检操作简单,费用低,创伤小,患者易接受,对胸腔积液病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顺旺;冯淑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触诊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隐匿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对56例(60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的术前前瞻性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临床触诊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在60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中有43侧证实有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其中临床触诊检出者30侧(敏感度为69.77%,特异度为64.70%,正确率为68.33%),漏诊13侧(漏诊率为30.2%);磁共振成像检出者40侧(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8.89%,正确率为91.66%),漏诊3侧(漏诊率为6.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者39侧(敏感度为92.85%,特异度为76.47%,正确率为86.67%),漏诊4侧(漏诊率为9.3%).结论 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鼻咽癌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

    作者:何承诚;司勇锋;马隆佰;康利克;覃颖;江河;陶仲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腕背腱鞘囊肿105例手术体会

    目的 总结腕背腱鞘囊肿105例手术临床经验.方法 105例腱鞘囊肿均予手术治疗.结果 伤口Ⅰ/甲愈合103例,2例术后伤口皮肤轻度感染予换药后治愈.所有患者腕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4年,1年内复发3例,>1~2年复发2例.总复发率为4.8%.结论 实施腕背腱鞘囊肿切除术,适当的大切口是手术充分显露的前提;紧贴腕骨切除囊肿是完整切除囊壁、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注意保护桡动脉腕背支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血肿形成;使用自制的负压引流器可减轻加压包扎所致肢体肿胀、疼痛等不适.

    作者:孙洋;周齐娜;姜清桂;蒲晶;赵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45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22例列入3DCRT+化疗(放化疗组),23例列入3DCRT组(单纯放疗组).两组放疗均全程应用3DCRT,2 Gy/次,1次/d,5次/w,食管癌原发病灶总剂量60~70 Gy.放化疗组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共化疗2~3个周期.结果 放化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90.9%,单纯放疗组为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放化疗组分别为63.6%、50%、36.4%,单纯放疗组为47.8%、36.4%、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毒副反应大于单纯放疗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加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但毒副反应增加(患者均可以耐受).

    作者:韦良鹏;黄增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6例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以抑郁、焦虑、人格障碍为主要表现.药物及心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帕金森病以出现心境障碍为重要特征,部分病例以抑郁症状为首发.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何洪程;葛茂宏;胥爱萍;王增信;王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研究

    目的 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 cm)第四肋间进胸,行右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体外循环,无须显露和阻断升主动脉.B组采用常规经右胸前外侧切口(12~18 cm)第四肋间进胸,显露并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两组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 切口长度:A组(6.7±0.61)cm,B组(16.51±1.52)cm(P<0.05);心脏血管手术时间:A组(74±12.00)min,B组(71±11.00)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A组(58±13.30)min,B组(56±11.60)min(P>0.05);出血量:A组(183±56)ml,B组(196±43)ml(P>0.05);ICU停留时间:A组(36±8.5)h,B组(37±7.8)h(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2.3)d,B组(13±2.9)d(P>0.05).全组无伤口感染,无气栓栓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主动脉、股动脉和静脉损伤并发症,均恢复顺利.心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进一步缩小胸部切口的长度、减少创伤、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恢复快和切口美观的效果,为临床多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容易推广.

    作者:林辉;温昭科;李香伟;龙小毛;陆卫军;梁胜景;卢昌超;周一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程度的降低是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凋亡抑制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重要一员,XIAP通过抑制半胱天冬酶途径及参与其他细胞凋亡途径抑制细胞的凋亡.该文对XIAP的分子结构、表达调控、作用机制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娟娟;张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前列腺按摩1小时内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早期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各30例患者行按摩前、按摩1 h内及按摩24 h后的PSA监测.结果 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与自身对照比较按摩前与按摩1 h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前、按摩1 h内与按摩24 h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列腺按摩1 h内及时抽血测定对PSA值无影响,门诊病人有针对性实施PSA监测对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革文;周元明;覃智标;潘元平;闭克明;李坚;凌辉;李晓峰;蕾蓓;以敏;吕琨;黄瑞旭;黄新;梁秀月;郑仿;杜娟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家庭护理干预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逐渐增多,并由此引发围产儿死亡率、围产儿患病率增高及产科合并症增多.该文就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结局、转归以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家庭护理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

    作者:谭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芒果甙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芒果甙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作用,近期的研究报道芒果甙具有抗肿瘤作用.芒果甙抗肿瘤作用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NF-κB信号途径激活、影响E-cad介导的细胞黏附及信号转导、干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及与化疗药物发挥联合作用等.

    作者:刘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乳腺癌206例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旨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206例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包膜、纵横比、内部及后方回声、有无钙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二维超声对声像表现典型的乳腺癌大多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其诊断符合率为86%,误诊率为4%,未定性率为10%.结论 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90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5.6%),吻合口狭窄2例(2.2%),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并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章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近年来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目前动物模型的局限性,使得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仍无法达到临床的要求,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尚无突破性进展.该文就国内外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宏宇;蔡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 对2010-08~2011-12实施腹腔镜手术2 0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有6例行中转开腹术,其余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和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保证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宁冬兰;赵灵敏;刘海芳;张冬群;朱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恙虫病合并肾损害244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恙虫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从收治的412例恙虫病中选取有肾损害的24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恙虫病合并肾损害总的发生率为59.2%,其中老年人为55.3%(135/244),其他人群为44.8%(109/244),经抗病原体治疗后,治愈236例(96.7%),死亡8例(3.3%).结论 恙虫病合并肾损害临床上较常见,尤其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及时进行抗病原体治疗效果好.

    作者:韦启麒;梁飞立;卫奕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