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马大伟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观察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管介入治疗,评估治疗1年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11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既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迟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效果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术治疗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7例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GO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OS评分比较,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个月时,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术可有效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硬膜下积液,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豪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1、3、6 h后的体温水平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75/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时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降温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殷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产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其恢复.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苏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早期康复治疗配合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衡能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水中步行训练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衡能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均持续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3、6个月时的平衡能力(BB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BBS、K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配合水中步行训练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衡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早期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陈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王明磊;杨秀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与成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程度将其分为三组,A组为初中及以下,B组为高中,C组为大学及以上,每月进行1次糖尿病知识教育,随访3年,记录三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量表(ADKnowl)得分、糖尿病生存质量(DSQL)评分,分析健康教育与成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教育后ADKnowl得分C组高,B组次之,A组低,DSQL评分A组高,B组次之,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Knowl得分与DSQL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教育效果取得的效果越好,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作者:郑月月;柳德学;石小霞;周广远;李瑞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丑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86只患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只患眼)与观察组(46只患眼)各33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眼压、散光和裸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裸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

    作者:吴祎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2±2.16)d,少于对照组的(7.66±2.08)d;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4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韩立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结直肠癌中MMP-2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6在31份结直肠癌及31份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74份结直肠癌和65份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6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MMP-2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31份结直肠癌样本中,有20份(64.52%)样本的MMP-26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21份(67.74%)MMP-26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6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51%(47/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15%(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6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MMP-2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可能在癌细胞浸润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王彩霞;王桂梅;吴庆田;刁为英;丁成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和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赖雨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赵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溃疡复发情况、再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复发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0/42),大于对照组的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确切,且可预防溃疡复发和再出血.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评分、依从程度及对病症的认知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度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症认知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TIA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依从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何慧芳;孙艳华;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开放式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变化情况及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的异同.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高洪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部分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疗效不佳,或发生轴性疼痛、C5神经根麻痹、门轴断裂、术后再关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康复.本文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作者:梁田子;姚啸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