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立玉

关键词:整体护理,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2±2.16)d,少于对照组的(7.66±2.08)d;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4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万拉法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情况(HAMA量表)、功能状态(GAF量表)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AF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万拉法新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孙仕田;郭长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质量及其黄疸指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33/42),观察组有效率95.45%(42/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3、4、5、6天,观察组患儿黄疸指数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疸患儿施予综合干预有效率高,改善黄疸指数水平.

    作者:乔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PTE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并PTE)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身高、吸烟、高血压、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OSAHS患者相比,OSAHS合并PTE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更高,气道通气换气功能更差.

    作者: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1、3、6 h后的体温水平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75/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时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降温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殷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变化(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HI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的6.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显著作用,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和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赖雨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王明磊;杨秀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溃疡复发情况、再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复发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0/42),大于对照组的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确切,且可预防溃疡复发和再出血.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清TG水平将其分为TG正常组135例和TG升高组81例,统计比较两组持续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情况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分析患者血清TG水平与持续器官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G升高组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中度和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轻度升高患者,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中度升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G水平越高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越严重、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越高.

    作者:林燕;张发钦;李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2±2.16)d,少于对照组的(7.66±2.08)d;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4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韩立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评分、依从程度及对病症的认知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度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症认知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TIA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依从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何慧芳;孙艳华;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苏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孟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在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在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T分期、神经浸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T1分期的阳性检出率为86.67%;T2分期阳性检出率为78.95%;T3分期的阳性检出率为92.31%;神经浸润的准确性为80.00%,敏感性为80.39%,特异性为77.78%,阳性预测值95.35%,阴性预测值41.18%;血管浸润的准确性为95.00%,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8.00%,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96.08%;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61.67%,敏感性为61.11%,特异性为61.90%,阳性预测值40.74%,阴性预测值78.79%.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分期、血管浸润、神经浸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但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果不佳.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管介入治疗,评估治疗1年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马大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姚奔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量表(SF-36)与生活自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和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刘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标总个数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斑厚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纯眼底激光治疗效果.

    作者:张卫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的满意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向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