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

汪晓丽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肺血栓栓塞,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PTE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并PTE)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身高、吸烟、高血压、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OSAHS患者相比,OSAHS合并PTE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更高,气道通气换气功能更差.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标总个数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斑厚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纯眼底激光治疗效果.

    作者:张卫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痛经、盆腔痛、性交痛)评分、性激素(LH、FSH、P、PRL及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经、盆腔痛、性交痛等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H、FSH、P、E2及PRL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优于单纯孕三烯酮治疗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PTE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并PTE)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身高、吸烟、高血压、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OSAHS患者相比,OSAHS合并PTE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更高,气道通气换气功能更差.

    作者: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孟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12次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评分.结果:干预12次后护士的MBI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王莉;管竹华;王冬梅;张海娟;王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统计两组术后情况[切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VAS)、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7天肛管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研究组肛管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瘘道切除闭式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术后疼痛感较轻,可缩短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对括约肌功能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潘沈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结直肠癌中MMP-2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6在31份结直肠癌及31份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74份结直肠癌和65份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6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MMP-2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31份结直肠癌样本中,有20份(64.52%)样本的MMP-26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21份(67.74%)MMP-26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6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51%(47/7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15%(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6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MMP-2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可能在癌细胞浸润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王彩霞;王桂梅;吴庆田;刁为英;丁成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变化(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HI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的6.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显著作用,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枸橼酸氯米芬联合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枸橼酸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联合HCG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优势卵泡率和单卵泡发育率分别为96.15%(25/26)和92.30%(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5%(12/26)和42.31%(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卵巢的RI、PI及子宫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92.31%(24/26)和89.66%(2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6/26)和46.15%(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联合HCG能显著增加PCOS患者排卵情况和妊娠率,明显改善子宫及卵巢血流动力学情况,临床效果较显著.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王明磊;杨秀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86只患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只患眼)与观察组(46只患眼)各33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眼压、散光和裸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裸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

    作者:吴祎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因子水平、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相关因子水平、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优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浆D-D水平和全血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和全血黏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29),与对照组的6.90%(2/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D-D水平和全血黏度,且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评分、依从程度及对病症的认知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度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症认知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TIA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依从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何慧芳;孙艳华;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和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苏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既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迟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传染病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传染病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抚顺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5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是否进行传染病检测将其分为观察组1345例和对照组1155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孕25~28周接受传染病检测,记录观察组产前传染病检测结果、两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与产前传染病检测项目相同).结果:观察组1345例孕妇均顺利于孕25~28周完成相应传染病检测,其中HBsAg阳性率9.59%(129/1345)、PRP阳性率1.56%(21/1345)、抗HIV阳性率0.07%(1/1345);两组均成功分娩单活胎,观察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89%(12/1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5%(123/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检测应用在产前检查中,有利于临床医生掌握孕妇实际情况,针对检验结果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降低母婴传播疾病发生率意义重大.

    作者:张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胸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应激反应(WBC、皮质醇、CRP、FT4、FT3)情况、炎症因子(IL-10、IL-8、IL-6、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BC、皮质醇、CRP、FT4、FT3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10、IL-8、IL-6、TNF-α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对减少手术创伤、炎症因子释放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

    作者:解凯;王艳珺;李云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部分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疗效不佳,或发生轴性疼痛、C5神经根麻痹、门轴断裂、术后再关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康复.本文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作者:梁田子;姚啸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