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沈玉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量表(SF-36)与生活自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和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刘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溃疡复发情况、再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复发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0/42),大于对照组的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确切,且可预防溃疡复发和再出血.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11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和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PTE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并PTE)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身高、吸烟、高血压、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OSAHS患者相比,OSAHS合并PTE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更高,气道通气换气功能更差.
作者: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应激反应(WBC、皮质醇、CRP、FT4、FT3)情况、炎症因子(IL-10、IL-8、IL-6、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BC、皮质醇、CRP、FT4、FT3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10、IL-8、IL-6、TNF-α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对减少手术创伤、炎症因子释放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
作者:解凯;王艳珺;李云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12次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评分.结果:干预12次后护士的MBI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王莉;管竹华;王冬梅;张海娟;王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院后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对照组209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未发生睡眠障碍,观察组发生了睡眠障碍.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部位、卒中性质、卒中次数、NHISS评分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睡眠障碍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5.9%.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失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过度睡眠;观察组年龄、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有冠心病史者所占比例、NHI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是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吴金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给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氟罗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炎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氟罗沙星单一治疗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同时有抗炎功效.
作者:牛和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产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其恢复.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全面系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00%(9/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67%(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采用全面系统化护理能缩短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蔡晓林;涂忠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向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浆D-D水平和全血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和全血黏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29),与对照组的6.90%(2/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D-D水平和全血黏度,且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8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MR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MR及DWI成像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特征患者的ADC值,分析宫颈癌病灶弥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临床关系.结果:鳞癌、高分化、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 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腺癌、低分化及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 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微血管浸润情况不同的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的ADC值与病理类型呈正相关,与组织分级、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3.0T MR DWI参数与宫颈癌的组织细胞学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对宫颈癌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赵琳琳;韩晓凤;孙聚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时间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长.
作者:赵书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的满意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丑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变化(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HI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的6.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显著作用,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