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临床关系研究

赵琳琳;韩晓凤;孙聚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8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MR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MR及DWI成像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特征患者的ADC值,分析宫颈癌病灶弥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临床关系.结果:鳞癌、高分化、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 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腺癌、低分化及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 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微血管浸润情况不同的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的ADC值与病理类型呈正相关,与组织分级、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3.0T MR DWI参数与宫颈癌的组织细胞学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对宫颈癌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指导性意义.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12次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评分.结果:干预12次后护士的MBI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王莉;管竹华;王冬梅;张海娟;王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的满意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67例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抑郁程度、躁狂症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躁狂量表(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躁狂及抑郁状况,且安全性好.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产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其恢复.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质量及其黄疸指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33/42),观察组有效率95.45%(42/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3、4、5、6天,观察组患儿黄疸指数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疸患儿施予综合干预有效率高,改善黄疸指数水平.

    作者:乔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与成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程度将其分为三组,A组为初中及以下,B组为高中,C组为大学及以上,每月进行1次糖尿病知识教育,随访3年,记录三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量表(ADKnowl)得分、糖尿病生存质量(DSQL)评分,分析健康教育与成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教育后ADKnowl得分C组高,B组次之,A组低,DSQL评分A组高,B组次之,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Knowl得分与DSQL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教育效果取得的效果越好,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作者:郑月月;柳德学;石小霞;周广远;李瑞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王明磊;杨秀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用时、引流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2 h、6 h、24 h时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 h、6 h、24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可缩小切口长度,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寇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时间、紫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房室瓣E与A峰比值(E/A)、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经鼻导管吸氧治疗效果.

    作者:高建波;解发雨;郑伟伟;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清TG水平将其分为TG正常组135例和TG升高组81例,统计比较两组持续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情况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分析患者血清TG水平与持续器官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G升高组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中度和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轻度升高患者,重度升高患者明显高于中度升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TG水平越高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越严重、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越高.

    作者:林燕;张发钦;李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针刺康复护理)和研究组(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步态和下肢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步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患侧支撑期及健侧摆动期长于治疗前,双侧支撑期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步态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效果.

    作者:赵丽聪;李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管介入治疗,评估治疗1年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马大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时间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长.

    作者:赵书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11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赵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和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效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赖雨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孟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2±2.16)d,少于对照组的(7.66±2.08)d;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4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韩立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万拉法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情况(HAMA量表)、功能状态(GAF量表)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AF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万拉法新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孙仕田;郭长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