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张卫民

关键词:眼底激光, 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标总个数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斑厚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纯眼底激光治疗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和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宋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既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迟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丑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12次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评分.结果:干预12次后护士的MBI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王莉;管竹华;王冬梅;张海娟;王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因子水平、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相关因子水平、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优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质量及其黄疸指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57%(33/42),观察组有效率95.45%(42/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3、4、5、6天,观察组患儿黄疸指数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疸患儿施予综合干预有效率高,改善黄疸指数水平.

    作者:乔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产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其恢复.

    作者:王风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院后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对照组209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未发生睡眠障碍,观察组发生了睡眠障碍.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部位、卒中性质、卒中次数、NHISS评分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睡眠障碍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5.9%.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失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过度睡眠;观察组年龄、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有冠心病史者所占比例、NHI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是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吴金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在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在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T分期、神经浸润、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T1分期的阳性检出率为86.67%;T2分期阳性检出率为78.95%;T3分期的阳性检出率为92.31%;神经浸润的准确性为80.00%,敏感性为80.39%,特异性为77.78%,阳性预测值95.35%,阴性预测值41.18%;血管浸润的准确性为95.00%,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8.00%,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96.08%;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61.67%,敏感性为61.11%,特异性为61.90%,阳性预测值40.74%,阴性预测值78.79%.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分期、血管浸润、神经浸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但其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果不佳.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变化(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HI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的6.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显著作用,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传染病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传染病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抚顺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5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是否进行传染病检测将其分为观察组1345例和对照组1155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孕25~28周接受传染病检测,记录观察组产前传染病检测结果、两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与产前传染病检测项目相同).结果:观察组1345例孕妇均顺利于孕25~28周完成相应传染病检测,其中HBsAg阳性率9.59%(129/1345)、PRP阳性率1.56%(21/1345)、抗HIV阳性率0.07%(1/1345);两组均成功分娩单活胎,观察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89%(12/1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5%(123/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检测应用在产前检查中,有利于临床医生掌握孕妇实际情况,针对检验结果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降低母婴传播疾病发生率意义重大.

    作者:张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1、3、6 h后的体温水平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75/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时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且降温速度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殷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时间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长.

    作者:赵书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姚奔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给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氟罗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炎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氟罗沙星单一治疗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同时有抗炎功效.

    作者:牛和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孟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2±2.16)d,少于对照组的(7.66±2.08)d;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48±3.64)分,高于对照组的(88.48±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韩立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的满意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