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媚;张曙;石海燕
作为人类可遗传变异中常见形式,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代表了种族间的遗传差异.随着SNPs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家们在SNPs的种族遗传差异的意义及其应用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SNPs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种族遗传差异分析方面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焦伟;刘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揭示双侧指和趾畸形的形态变化.方法 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尸体并进行全面解剖,切取病变组织进行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构变化.结果 比较左右手及左右足的僵硬连结状态可见,右侧手指畸形程度明显严重于左侧手指畸形;而左侧足趾的畸形程度则明显严重于右侧足趾畸形,形成了右手指畸形与左足趾畸形严重程度相一致,而左手指畸形与右足趾畸形严重程度相一致的左右和上下相互交叉畸形之总体外观.H-E染色切片显示,拇指和躅趾的末端均发生溃疡,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出现慢性肉芽肿,其中有许多中性粒细胞存在.结论 由于本例的各指(趾)与掌(跖)的复杂畸形使关节形成僵硬的连结状态,并严重影响到手和足活动的正常功能,故应尽早施行外科手术矫正之.
作者:玉洪荣;郭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例先天性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的检查与治疗.方法 对200例临床疑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心脏各房室大小,判定有无肺动脉高压形成等.结果 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年龄6~68岁,男89例,女儿1例;18岁以下者54例(27%),18~44岁者115例(58%),45岁以上者31例(15%).房间隔缺损62例,室间隔缺损55例,动脉导管未闭19例,室间隔膨出瘤15例,其他类型先天性心脏病49例.47例进行经食管超声(TEE)检查.3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或介入治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助于临床进行介入和手术治疗.
作者:周清华;吴玉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前置胎盘的诊断相对容易,但胎盘植入因产前难以明确,易造成产后出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产妇生命.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剖宫产等子宫手术的增多,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较以往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并穿透性植入胎盘1例报道如下.
作者:丘茜;黄昶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改良式压膜保持器戴用期间的牙周健康状况与Hawley's保持器戴用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效果评价.方法 将80例结束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式压膜保持器组和Hawley's保持器组,每组40例,分别于拆除固定矫治装置全口洁牙后(作为基线数据)和戴保持器后1、3、6、12个月进行牙周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的检测;同时还教会患者自身有效的口腔卫生自我检查与自我维护的方法.结果 (1)无论压膜保持器组或Hawley's保持器组,除各阶段的PLI与基线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阶段的PD、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PD在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则在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只要保持器设计制作合理,牙周预防保健措施到位,压膜保持器戴用期间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2)无论压膜保持器或Hawley's保持器,戴用期间都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牙体牙周病变.
作者:周嫣;方志欣;韦惠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23例病人经心理和药物治疗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改善环境和应用心理及药物治疗对胸心血管手术后反应性精神病预后良好.
作者:卢昌超;温昭科;陆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水囊填塞宫腔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避孕套导尿管自制的水囊,填塞宫腔24~48 h,观察手术操作完成时间、止血时间、止血效果.结果 水囊填塞手术操作完成时间5~8 min,止血所需时间3~10 min,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为96.6%.结论 自制的水囊,填塞宫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种快速止血的简易方法.
作者:苏雪红;黄秀群;梁如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3岁,因进行性双上肢无力3年余于2009-01-09入院.患者于3年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梳头困难,双上肢肌肉萎缩,耸肩无力,无抬头、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作者:黄炳功;滕晓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缺血性肾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IRD)已成为老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包括:肾动脉狭窄(RAS)、胆固醇栓塞、肾动脉血栓等.IRD的病理改变以肾小管损伤常见,而临床表现以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肾动脉狭窄合并肾功能不全做出IRD的诊断.肾动脉造影仍是确诊IRD的金指标.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伍秋霞;龚智峰;曾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是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在大多数病例中,它是一个诊断困难而治疗相对简单的疾病,误诊率很高.常用的诊断亚甲炎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核医学方法因其简便、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至今亚甲炎尚无一个标准诊断方案.临床表现联合多种诊断方法可以提高亚甲炎的确诊率.
作者:韦智晓;覃伟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间歇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34例MODS患者,行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BUN、CRE、K+、血pH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的变化并进行APACHⅡ评分.结果 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血液滤过能有效清除溶质,调整离子和酸碱平衡,稳定血液动力学,改善APACHEⅡ评分,是一种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方法.
作者:龚蓉;郭华;梁柱;徐争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新技术.方法 对3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二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克氏针固定,适度制动及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127 d骨折均愈合,随访平均36个月,按Harris评分优20例,良7例,可4例,关节功能满意,恢复日常工作,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效果好,能促进骨折愈合,对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接福;李峰;满益旺;彭湘霖;黄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加正脊调盆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手法治疗;治疗组予以手法加正脊调盆法治疗.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积分值进行疗效判断;病例随访1年进行复发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对照组复发率为21.6%,治疗组为7.1%,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医手法加正脊调盆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手法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法治疗.
作者:杨嘉珍;陈春宇;覃一珏;唐艺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护理特点.方法 总结35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安全快速解除梗阻,尿毒症症状减轻或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是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的理想方法,积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挽救肾功能的关键.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昆仑;余锋;方征;李界明;何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小儿肠套叠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加压整复方法与钡剂灌肠加压整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经临床、X线检查确诊的小儿肠套叠分别进行空气灌肠加压整复38例,钡剂灌肠加压整复48例.结果 空气灌肠加压整复方法达到完全整复35例,不能整复3例,整复成功率为92.11%;钡剂灌肠加压整复达到完全整复48例,整复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5).结论 小儿肠套叠采用钡剂灌肠加压整复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申国光;杜喜枚;申仪;陆业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8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GM1治疗组(n=40)和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n=40),疗程20日,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意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37.5%和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
作者:陈俭;魏风;朱晟;卢科;谢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以感染诱发的103例急性荨麻疹的性别、年龄,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方法 收集103例急性荨麻疹资料,分析其病因、病程及治疗情况.结果 急性荨麻疹以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为主,抗感染治疗有效.结论 急性荨麻疹发病与感染有某种程度的特殊性关系.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6~2007年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六县六城区2006、2007年出生的围产儿出生缺陷1212例和1467例,进行对比和数据分析.结果 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分别是13.95‰、15.73‰.缺陷中,以心血管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以唇、腭裂为多)、四肢手足畸形为多,分别居第一、第二、第三位.结论 做好婚前健康体检、孕前孕早期优生监测指导以及围产保健卡的建立与提高出生缺陷筛查技术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作者:廖丹梅;杨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初筛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实验方法,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以EDTA为MBLs的抑制剂,以亚胺培南IMP和头孢他啶CAZ为MBLs的底物,采用双纸片增效法作MBLs初筛试验,将两种初筛试验的结果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PCR法,在70株耐IMP和或CAZ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VIM型MBLs阳性株4株,IMP型MBLs阳性株6株.IMP-EDTA纸片法的敏感性50%,特异性28.6%;CAZ-EDTA纸片的敏感性85.8%.特异性13.3%.结论 IPM-EDTA纸片法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获得性MBL的初筛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室日常工作中开展.
作者:史映红;冯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