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救治

朱志清;张武容;茆仁胜;徐胜宏;蒋国荣

关键词:颅脑损伤, 胸部损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其伤情复杂而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全面详细的检查、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弄清颅脑损伤和胸部损伤的关系,积极防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组全麻药在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摘除术后清醒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应用全凭静脉复合全麻完成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摘除术后,两组患者的复苏清醒效果的对比.方法 66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3例,A组选用全麻药物为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做全麻诱导;B组选用全麻药物为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做全麻诱导,肌松药物均使用阿曲库铵.插管后静脉维持药物均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微泵注射,手术结束时停药.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相同,B组患者清醒时间比A组快,清醒彻底,无嗜睡现象,术后拔管时间快.结论 在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摘除术中使用咪达唑仑会影响术后患者清醒时间,有嗜睡现象,加用多沙普伦可改善这一现象,加快患者清醒速度.

    作者:王景强;李湛玲;彭丽丽;张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0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异常脑电图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异常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 对2006-01~2008-10在我院就诊、首次脑电图异常的104例HIE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04例异常HIE新生儿EEG中,低电压、背景波率慢为44例,电静息28例,痫性放电22例,爆发抑制8例,不对称2例.(2)104例异常HIE新生儿EEG中,轻度HIE 16例,其中低电压、背景波率慢12例,痫性放电4例;中度HIE 46例,其中低电压、背景波率慢28例,痫性放电10例,电静息4例,爆发抑制2例,不对称2例;重度HIE 42例,低电压、背景波率慢4例,痫性放电8例,电静息24例,爆发抑制6例.结论 新生儿HIE的异常EEG形式以电压偏低、电静息、爆发-抑制等多见;EEG的严重程度与新生儿HIE的临床分度相符.

    作者:冯军坛;宋雄;刘先知;廖家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妊娠期尿石症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妊娠期尿石症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 25例B超检查发现有结石;全部患者均先行保守治疗,但有反复尿路感染并不完全梗阻,肾绞痛反复发作者行膀胱镜逆行置入双J管;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行经皮肾造瘘;全部患者均足月分娩.结论 妊娠期尿石症的诊断首选B超检查,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不提倡创伤较大的治疗方法,以避免出现流产或早产;出现肾功能损害、尿路感染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主要是经膀胱镜逆行置入双J管、经皮肾造瘘和输尿管镜碎石.

    作者:古勇;秦志明;蒋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摘除术后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扁桃体摘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后遗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例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摘除病例.结果 1年后随访,发热、咽痛、异物感及打鼾症状消失例数所占百分率分别为96.0%(168/175)、85.1%(149/175)、100%(20/20)、100%(5/5);无效34例,其中7例并发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术后出现咽干41例,占22.7%(41/180).结论 手术摘除扁桃体仍是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要合理掌握其适应证,只有对不可逆性炎症性病变才考虑此术.

    作者:徐海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组织蛋白酶E第284位苏氨酸残基对酶活性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E第284位苏氨酸残基在酶活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点突变,将大鼠组织蛋白酶E内羧基端的活性部位基序中第284位苏氨酸残基用丝氨酸进行替代,构建变异体T284S.结果 当将野生型和变异型的大鼠组织蛋白酶E基因在HEK 293T细胞中进行异源表达时,在细胞培养基和细胞提取物中都发现有野生型和变异型的大鼠组织蛋白酶E的酶原蛋白表达.突变体T284S仍具有自我转化为成熟型酶的能力,尽管它们的酶活性只是野生型的40%,变异体的Km值与野生型的相似,但它的Kcat值却比野生型显著下降.变异体和野生型酶都被胃酶抑素和蛔虫胃蛋白酶抑制剂所抑制,Ki值几乎相同.变异体在各种酸碱度下的圆二色光谱与野生型基本相同.结论 (1)第284位苏氨酸残基对酶的催化活性确实非常重要.变异体T284S酶催化活性的下降是由于多出来的甲基使活性部位氢键的分布发生改变,从而使酶与底物的作用模式发生改变.(2)BACE-1不能被胃酶抑素抑制,可能与羧基端结构域的活性部位基序差异无关,而与BACE1蛋白结构中的其它部分有关.

    作者:刘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65例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AOGP)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65例梗阻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轻症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MAOGP)42例,保守治疗38例,急诊后期手术4例;重症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SAOGP)23例,均行早期或急诊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64例, 1例因伴心脏病、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腹腔感染术后2周内死亡.结论 对伴有化脓性胆管炎的AOGP者早期宜行急诊手术,轻型梗阻性AGP早期积极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治愈后2~4周内择期手术治疗胆石病,可以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龚福祥;张迪平;成灵才;张悍;郑冰;刘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治疗血透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致高血压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灌流组及对照组,分别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和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使用、血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甲状旁腺素(PTH)、醛固酮(Ald)等致高血压物质及血肌酐(Bcr)、磷(P)的变化.结果 伴难治性高血压血透患者存在高水平的PRA、ET 、ATⅡ、PTH、Ald、β2-MG;16周后,两组Bcr、P、β2-MG、Al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组ATⅡ、E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PTH 均有明显下降,灌流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PR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灌流组血压下降,降压药种类使用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血压及降压药使用种类有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灌流组对致高血压物质的清除优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文欣;彭小梅;龚智峰;唐盛;吴潮清;闭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发展,给不孕症的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其病理生理特点为大量血管内体液外渗,腹水、胸水形成,导致血容量极度耗竭及血液浓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OHSS是一种医源性疾病,一旦发生则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2007-02~2008-06共收治9例OHSS病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琴;张桂红;赵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抑癌基因PTEN与Cyclin D1/CDK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抑癌基因PTEN与Cyclin D1/CDK4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初步探讨PTEN在口腔鳞癌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口腔鳞癌、15例单纯增生、25例异常增生中PTEN、Cyclin D1/CDK4的表达,以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结果 在口腔鳞癌中PTEN阴性、弱阳性表达的占21.8%,显著低于正常组、单纯增生组及异常增生组(P<0.01);Cyclin D1及CDK4在OSCC中均以阳性表达及强阳性表达为主,分别占53.3%和100%,显著高于正常组、单纯增生组及异常增生组(P<0.01).PTEN与Cyclin D1、CDK4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yclin D1与CDK4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PTEN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口腔鳞癌中PTEN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作者:陈红英;谢思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TF)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不孕患者的效果.方法 42例PCOS合并IR不孕患者,其中22例作为试验组,口服MTF,3月未妊娠者加服克罗米芬(CC)3个周期;另20例直接口服CC 3个周期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排卵情况、妊娠结局及睾酮(T)、空腹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有14例(64%)恢复排卵;其中11例(50%)妊娠,均未发生流产,用药3个月后T、INS、BMI均明显降低(P<0.05),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有13例(65%)恢复排卵;其中6例(30%)妊娠,均未发生流产;用药3个月后BMI、INS、T、血脂均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MTF治疗可提高IR患者的妊娠率及降低T、INS、BMI,且安全、经济、方便.

    作者:韦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臀部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臀部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根据供区解剖特点和受区病损情况进行皮瓣设计,以臀上动脉为旋转点设计四叶岛状筋膜瓣,皮瓣仅达深筋膜,不损伤臀大肌,旋转90°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结果 2000~2008年临床应用1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 应用臀部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临床效果满意,外形饱满,且不影响髋关节活动.

    作者:邱福奎;廖文伦;朱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救治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其伤情复杂而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全面详细的检查、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弄清颅脑损伤和胸部损伤的关系,积极防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朱志清;张武容;茆仁胜;徐胜宏;蒋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IV与HCV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显示,HIV/HCV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普遍, HIV感染可能阻碍HCV急性感染者体内HCV的清除,更易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同时,HCV也可能加速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的进程.对于HIV/HCV混合感染的治疗,依然是用相应的药物对两个病毒进行对应治疗.

    作者:韦金露;谢志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6 h~3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液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基本痊愈28例(60.87%),总有效率82.61%,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液组(46.67%、62.22%),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优于复方丹参液,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王军;张仁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线粒体DNA13731点突变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线粒体DNA(mtDNA)突变位点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基因确诊的四个SCA家系10例患者及其亲属共34例与40例健康对照的线粒体ND5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对SSCP出现异常的样本进行相应mtDNA片段测序.结果 在一家系的1名确诊患者及1名症状前患者检测到mtDNA13731(T>C)点突变.结论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tDNA突变有关.

    作者:王栋慧;王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急诊瓣膜再置换成功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9岁.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5年,孕31周,胸闷、气喘进行性加重7 d于2008-11-19-20点入院.查体:端坐呼吸,下肢轻度水肿;双肺闻湿性罗音;心率103次/min,律整,心脏机械瓣音消失;腹膨隆,宫底于剑突与脐之间,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郑培秋;覃少州;陆升;周云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58例产后出血的观察与处理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产后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产后出血发生率3.18%,56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2例行子宫切除术,无一例死亡.结论 准确判断出血原因,争取及时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陈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人群3年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3年4~6月朝阳市市区居民1 062人糖尿病普查中IFG、IGT患者79人于2006年4~6月进行随访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做过夜空腹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随访的65人中22人发生糖尿病.其中孤立性IFG(I-IFG)糖尿病转变率为10.8%,孤立性IGT(I-IGT)为9.2%, IFG/IGT为10.4%.在不同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脂代谢异常有增加趋势,在40岁以上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血糖升高可能与增龄、糖尿病(DM)家族史、劳动强度、腰围指数(WC)增加、收缩压(SBP)增加、血脂异常等相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血压升高、中心性肥胖、体力活动强度减弱均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结论 I-IGT、IGT/IFG人群糖尿病累计发病率明显高于I-IFG人群.增龄、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体力活动减少是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对糖尿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光;王岩;王旭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病原菌调查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03~2008-06发病的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做常规细菌培养鉴定,用NCCL2005推荐指南的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4%,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较为突出,对阿米卡星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较为突出,对头孢吡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临床治疗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耐药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预防细菌耐药性增加,提高治愈率,降低医药费.

    作者:廖殿昌;饶小惠;李文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洛伐他汀治疗72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治疗72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4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9%,观察组TC、TG 、LDL-C、LDL/HDL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王秋娟;董火林;何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